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造林生长比较研究

2014-12-09 10:31黄春妹何应会邓荔生曾佩玲韦铄星王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造林

黄春妹+何应会+邓荔生+曾佩玲+韦铄星+王勇

摘 要:为系统总结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造林技术,本试验对2种立地条件下的多树种混交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的苗圃地生长相对较好,其中柚木(Tectona grandis)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均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以及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则无显著差异,且林分总体材积蓄积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试验中两种立地条件下均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2)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评价树种的速生效果结果表明,以观光木速生效果较佳,按速生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Manglietia glanca)>红锥>降香黄檀>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关键词: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生长比较;造林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101-03

混交林的生产力优势及其在改善地力等生态效益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在研究方法和经营途径上尚有局限[1]。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长,以往研究方向上的针阔混交、复层混交、异龄混交等多数限于树种两两混交,且珍阔树种往往作为伴生树种,而将珍阔叶树种作为目的树种的研究目前尚不多[2-4]。由于珍贵用材树种诸如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等人工造林短时期内很难实现经济效益,因而推广种植难度较大。本试验拟通过设置多树种混交模式,短长期经营相结合,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多树种混交林的生长适应性,探讨多树种混交模式的可行性,最终为南方地区珍贵树种发展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为了掌握立地条件对珍贵阔叶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的影响,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立地条件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

立地A: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东安村小林林场第17林班19、20、27小班内,中心地理位置为107°79′E,23°16′N,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森林群落为常绿阔叶林,全年夏季较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1 500h,年降雨量1 300mm,年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2.1℃,全年平均相对湿度83%,无霜期345d以上。于2008年6月造林,试验地总面积为9.7hm2。

立地B:于2011年初造林。上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高岭苗圃所在地,位于广西南部的上林县澄泰乡漫桥村,距上林县城约10km,距上林至南宁二级路约2km。林区有漫桥至高顶新建水泥村道横穿而过,交通便利。林区为低缓坡耕地,土壤种类为紫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土,适宜林业优良品种的繁育和示范基地建设,试验地总面积为13.33hm2。研究地的立地条件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混交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原则:一是推广应用地带性典型代表树种或乡土树种,适当选用已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二是模拟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组成和自然分布,从中选择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三是参考广西地区珍贵树种造林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混交造林。因此,本试验选择的树种包括格木、降香黄檀、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柚木(Tectona grandis)、灰木莲(Manglietia glanca)。

1.2.2 造林模式 多树种混交造林树种配置情况:格木20%(500株/hm2)、红锥10%(180株/hm2)、观光木10%(166株/hm2)、柚木20%(220株/hm2)、灰木莲20%(331株/hm2)、降香黄檀20%(330株/hm2),种植穴规格为50cm×40cm×40cm。树种配置均采用配苗法∑xiyi公式计算,式中xi表示第i个树种的造林比例,yi表示第i个树种造林密度国家或地方标准[5-6]。

1.2.3 生长测定 造林后,定期对林分成活率、生长情况进行观测。按20m×20m规格设置标准地,标准地内调查树种株数,测定树高、胸径等指标,并根据调查数据求算各树种平均胸径(DBH)、平均树高(H)等指标,然后根据造林年限计算年均生长量、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等,分析比较不同立地条件下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第3年林分生长情况。立木材积按广西阔叶树二元材积公式计算:V阔=0.667 054×

10-4D1.84795450H0.96657509[7];蓄积量=V阔×林分树种保留株数。数理统计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立地条件混交林生长指标情况 在抚育措施相同的情况下,2种立地条件下的3a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林分总体平均保存率均达到93%以上。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红锥的保存率相对较低,为86.7%。从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各树种树高、胸径生长指标对比结果来看,多树种混交林在低缓坡耕地,石砾含量较小的苗圃地生长相对较好,但变异幅度不大。然而,在较贫瘠的裸岩石山地不同树种的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83~1.43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1.27~1.87cm,其中,红锥生长量均超过了丰产林指标。因此,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中各个珍贵树种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适应性。

从2个立地条件的总体平均来看,年均胸径生长量以观光木为最大,达1.85cm,为年均胸径生长量最小的格木1.32cm的1.40倍;年均树高生长量以柚木为最大,达1.52m,为年均胸径生长量最小的格木0.92m的1.65倍;平均单株材积以柚木为最大达0.006 0m3,为年均胸径生长量最小的格木0.002 3m3的2.61倍。endprint

2.2 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显著性 表3列出了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下转134页)(上接102页)高、胸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性结果,表中数据显示,格木、柚木、灰木莲生长情况受立地条件影响较大,其中柚木在不同立地条件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格木和灰木莲分别为树高、胸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表现出不同立地条件生长差异不显著。

2.3 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初步评选 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8],对2个试验点参试6个树种初步评选,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3个性状进行数据标准化,按速生目标,分别以权重0.3、0.2、0.5计算综合得分,再按得分排序进行选择,结果见表4。可以得出3a生6个珍贵阔叶树种速生优良程度按高到低的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3 小结与讨论

(1)研究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生长相对较好,其中柚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无显著差异,且林分总体材积蓄积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试验的2个不同地点的立地条件上均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土壤含砾量少、养分含量高的立地条件人工林生长更快、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更高[9-11]。翁启杰等人在海南的柚木引种试验中得出,5a生柚木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2m和1.71cm,与本试验2个立地条件下柚木生长量平均值1.52m和1.70cm相当,长势较旺盛[12]。本试验中,2个立地条件各树种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除格木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92较低外,均与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在研究格木、红锥、降香黄檀等珍阔树种时得出的数据相当,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均分别大于1.0cm和1.0m[13]。

(2)从3a生2个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情况来看,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评价树种的速生效果,以观光木速生效果较佳,按速生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参考文献

[1]章异平,徐军亮,康慕谊,等.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4-217.

[2]蔡益航,林星,李宝福,等.降香黄檀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5-206.

[3]陈清根。红锥木荷混交林生长状况及间伐试验效果研究[J].林业科学,2011(13):182-184.

[4]林思祖,黄宝龙,洪伟,等.杉阔混交林混交比例确定的新途径[J].林业科学,2004,40(1):158-161.

[5]殷声毅,王建隆,林露花,等.四年生多树种混交造林调查分析[J].林业科学,2011(1):225-227.

[6]项仕法.几种速生型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J].科技信息,2011(21):387-388.

[7]牛长海.马尾松与红椎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和碳贮量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8]洪伟等编著.计量林学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成都,1993:291-296.

[9]唐罗忠,刘志龙,虞木奎,等.两种立地条件下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和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6):661-670.

[10]何平,金晓玲,盛卫平,等.立地条件和营林模式对榉树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2):11-15.

[11]唐罗忠,虞木奎,严春风,等.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2):130-135.

[12]翁启杰,郑海水,黄金城,等.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02,18(2):27-30.

[13]蔡道雄,贾宏炎,卢立华,等.我国南亚热带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165-169.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2.2 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显著性 表3列出了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下转134页)(上接102页)高、胸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性结果,表中数据显示,格木、柚木、灰木莲生长情况受立地条件影响较大,其中柚木在不同立地条件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格木和灰木莲分别为树高、胸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表现出不同立地条件生长差异不显著。

2.3 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初步评选 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8],对2个试验点参试6个树种初步评选,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3个性状进行数据标准化,按速生目标,分别以权重0.3、0.2、0.5计算综合得分,再按得分排序进行选择,结果见表4。可以得出3a生6个珍贵阔叶树种速生优良程度按高到低的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3 小结与讨论

(1)研究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生长相对较好,其中柚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无显著差异,且林分总体材积蓄积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试验的2个不同地点的立地条件上均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土壤含砾量少、养分含量高的立地条件人工林生长更快、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更高[9-11]。翁启杰等人在海南的柚木引种试验中得出,5a生柚木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2m和1.71cm,与本试验2个立地条件下柚木生长量平均值1.52m和1.70cm相当,长势较旺盛[12]。本试验中,2个立地条件各树种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除格木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92较低外,均与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在研究格木、红锥、降香黄檀等珍阔树种时得出的数据相当,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均分别大于1.0cm和1.0m[13]。

(2)从3a生2个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情况来看,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评价树种的速生效果,以观光木速生效果较佳,按速生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参考文献

[1]章异平,徐军亮,康慕谊,等.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4-217.

[2]蔡益航,林星,李宝福,等.降香黄檀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5-206.

[3]陈清根。红锥木荷混交林生长状况及间伐试验效果研究[J].林业科学,2011(13):182-184.

[4]林思祖,黄宝龙,洪伟,等.杉阔混交林混交比例确定的新途径[J].林业科学,2004,40(1):158-161.

[5]殷声毅,王建隆,林露花,等.四年生多树种混交造林调查分析[J].林业科学,2011(1):225-227.

[6]项仕法.几种速生型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J].科技信息,2011(21):387-388.

[7]牛长海.马尾松与红椎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和碳贮量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8]洪伟等编著.计量林学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成都,1993:291-296.

[9]唐罗忠,刘志龙,虞木奎,等.两种立地条件下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和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6):661-670.

[10]何平,金晓玲,盛卫平,等.立地条件和营林模式对榉树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2):11-15.

[11]唐罗忠,虞木奎,严春风,等.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2):130-135.

[12]翁启杰,郑海水,黄金城,等.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02,18(2):27-30.

[13]蔡道雄,贾宏炎,卢立华,等.我国南亚热带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165-169.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2.2 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显著性 表3列出了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下转134页)(上接102页)高、胸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性结果,表中数据显示,格木、柚木、灰木莲生长情况受立地条件影响较大,其中柚木在不同立地条件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格木和灰木莲分别为树高、胸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表现出不同立地条件生长差异不显著。

2.3 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初步评选 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8],对2个试验点参试6个树种初步评选,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3个性状进行数据标准化,按速生目标,分别以权重0.3、0.2、0.5计算综合得分,再按得分排序进行选择,结果见表4。可以得出3a生6个珍贵阔叶树种速生优良程度按高到低的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3 小结与讨论

(1)研究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生长相对较好,其中柚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观光木以及红锥则无显著差异,且林分总体材积蓄积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在试验的2个不同地点的立地条件上均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土壤含砾量少、养分含量高的立地条件人工林生长更快、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更高[9-11]。翁启杰等人在海南的柚木引种试验中得出,5a生柚木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2m和1.71cm,与本试验2个立地条件下柚木生长量平均值1.52m和1.70cm相当,长势较旺盛[12]。本试验中,2个立地条件各树种树高、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除格木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92较低外,均与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在研究格木、红锥、降香黄檀等珍阔树种时得出的数据相当,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均分别大于1.0cm和1.0m[13]。

(2)从3a生2个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情况来看,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评价树种的速生效果,以观光木速生效果较佳,按速生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观光木>柚木>灰木莲>红锥>降香黄檀>格木。

参考文献

[1]章异平,徐军亮,康慕谊,等.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4-217.

[2]蔡益航,林星,李宝福,等.降香黄檀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5-206.

[3]陈清根。红锥木荷混交林生长状况及间伐试验效果研究[J].林业科学,2011(13):182-184.

[4]林思祖,黄宝龙,洪伟,等.杉阔混交林混交比例确定的新途径[J].林业科学,2004,40(1):158-161.

[5]殷声毅,王建隆,林露花,等.四年生多树种混交造林调查分析[J].林业科学,2011(1):225-227.

[6]项仕法.几种速生型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J].科技信息,2011(21):387-388.

[7]牛长海.马尾松与红椎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和碳贮量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8]洪伟等编著.计量林学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成都,1993:291-296.

[9]唐罗忠,刘志龙,虞木奎,等.两种立地条件下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和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6):661-670.

[10]何平,金晓玲,盛卫平,等.立地条件和营林模式对榉树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2):11-15.

[11]唐罗忠,虞木奎,严春风,等.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2):130-135.

[12]翁启杰,郑海水,黄金城,等.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02,18(2):27-30.

[13]蔡道雄,贾宏炎,卢立华,等.我国南亚热带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165-169.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造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如何正确掌握造林方法与技术
浅谈湿地造林时机的把握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浅谈造林施工作业设计重要性
浅淡造林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沙棘育苗造林技术
北屯垦区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