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花卉产业发展前景探析

2014-12-09 10:35刘武城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永春县发展前景探析

刘武城

摘 要:永春县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桂花、杜鹃、茶花、罗汉松、兰花等传统花卉在福建省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永春县花卉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但花卉生产的品种,生产工艺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该文就全县花卉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作试探性分析。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前景;探析;永春县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111-03

永春古称“桃源”,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誉。温和宜人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使这里繁花似锦,满园春色。永春明清年间就记载60余种观赏花卉。解放以来,蓬壶、达埔等地相继建立了花圃。改革开放以来,永春花卉有了更大的发展,现已成为闽中南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杜鹃、茶花、桂花、罗汉松、兰花等传统花卉名列我省前茅,我县传统花卉远销香港、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笔者从事花卉生产、园林绿化多年,并对全县的花卉产业进行过初步的调查,就花卉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析,对未来花卉产业作了较乐观的憧憬。

1 永春县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1 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永春县花卉业历经20多a的发展,已由分散、单一品种经营逐步朝着区域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花卉专业村,不断引进花卉企业,有效带动区域花卉产业发展。永春野生花卉资源丰富,花卉品种繁多,主营花卉品种上100个,其中以毛杜鹃、茶花、罗汉松、桂花、兰花为主导品种,形成永春花卉业的5大特色品种。在产业分布上,以花卉起步期早的蓬壶、达埔等中部乡镇为中心,逐步往东部扩展,形成蓬壶、达埔、五里街、石鼓、桃城等花卉主产区,以及向吾峰、湖洋等东部乡镇和向一都、横口等西部乡镇辐射的花卉新区。

1.2 产业形态逐步多样化 永春花卉业初步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以零散的花农自发种植为主,一些人因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始花卉种植,并无强烈的市场经营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永春花卉业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亮点,产业组织形态从零散的花农、花卉专业户,到花卉专业村、花企。目前,永春花卉产业的组织形态以花卉专业村为主,新兴花卉企业为辅,随着更多大型花卉企业的入驻,这一状况将得到改变。

1.3 花卉品种资源优势逐步显现 永春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带,是一个生境多样化,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地区,拥有优越的气候资源,是培育亚热带花卉的最佳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促使永春花卉种苗宜栽范围广、辐射半径大,突显永春花卉品种优势。以桂花为例,永春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所产桂花质量好,毛杜鹃也是永春最适宜的种植地区;近几年发展快速胜美兰花的国兰产业。

1.4 花卉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进入21世纪,随着花卉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花卉专业户、专业村及花卉企业,推动永春花卉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永春花卉生产面积迅速增加。以前绝大部分花卉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花卉发展基础较好的东部乡镇,近几年西部乡镇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就目前的土地情况看,东部乡镇可用于花卉种植、生产的面积并不多,而西部乡镇可开发利用的面积较大。因此,今后应着重引导西部乡镇发展花卉业,降低花卉规模的分散度,以利于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5 花卉企业龙头作用显现 永春独特而优厚的自然资源,适宜许多花卉品种的生长,具有创造优良花卉品质的特有条件。近年来,随着永春当地花卉企业的兴起及外地花卉企业的入驻,永春花卉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品种日益丰富,销售渠道得以拓宽,同时,通过花卉企业对市场信息的解读和传递,有效促使花卉专业户、专业村与花卉市场实现良好对接,带动并引导花卉专业户、专业村开展科学种植、科学营销。

2 存在问题

2.1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近年来,永春花卉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初具产业规模,但距离产业化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其产业布局直接影响着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方面,花卉种植呈现片区分散、农户自发经营等现象,在花卉品种经营及各个品种的面积规模上缺乏规划,容易与市场产生脱节,影响花卉整体的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永春花卉生产、种植集中达埔、蓬壶、石鼓、桃城等东部地区,花卉生产面积占全县花卉生产面积的绝大部分。而地广、野生花卉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永春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优良花卉品种的发展。

2.2 产业基地相对零散 目前,永春花卉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显著的品种优势已日渐露出光芒,成为花卉市场的新秀。因缺乏规划指导,大部分花卉企业只是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在县域内选择落脚点,难以形成规模化的花卉基地。花卉专业户、专业村受村域范围限制,缺乏主导产业,难以实现面积的突破,且各家各户的经营状态各异,往往是一户经营多个品种,有限的土地使得每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偏小,普遍存在同一品种分散种植、不同品种集中种植等现象,导致规模效益差。

2.3 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科技含量相对不高 永春花卉种植还是以传统露地种植方式为主,配套小部分简易设施,依靠科技手段培育花卉的较少。2000年建设的景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有组培中心楼1 750m2,电子控温大棚25 000m2,高山催花标准大棚10 000m2,进驻催花30万株/a),其主导产业是培育洋兰,并非本地品种;胜美兰花有限公司主要培育国兰。大部分花企及专业户仍以较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花卉生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花卉的生长情况受控于气候、地形、地势等客观因素,若出现极端气候条件,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后果。生产方式的传统化,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永春花卉业的科技水平不高,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花卉种植品种还没突破地域的限制,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2.4 花卉研发相对滞后 永春花卉业的经营主体是花农与花企。花农、花卉专业村因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具备花卉开发研究的软、硬件条件。而大部分花卉企业都是小型企业,特别是当地新兴起的花企,一般以个体户经营为主,受资金限制,难以有足够的科研投入,且这些企业大多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状态,对花卉科研投入意识不强,导致本地优势地缘种和外来引种花卉研发水平低,缺乏科技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挖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无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致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endprint

2.5 产业信息渠道不畅,产品销售渠道不宽 永春花卉目前还是以农户自发种植为主,且种植户很少甚至没有直接参与花卉市场建设,无法及时接收、掌握花卉市场信息。缺乏市场信息的及时引导,农户的花卉经营行为显得盲目,这加大了花卉业发展的风险。此外,永春花卉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平台,使得花农花企在信息接收、传递的过程中费劲且时效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销售渠道的不够畅通,直接影响到花卉生产与销售。

3 发展前景

3.1 自然资源优势

3.1.1 自然资源充足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永春是福建东南部的山区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田地少,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峰近60座,戴云山脉绵延全境。独特而丰富的地形地貌资源使永春成为典型的中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又有高山类似北亚热带的气候,是个跨气候带、生境多样化的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全县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花卉宜栽范围广,辐射半径大,可以发展的花卉品类多,局部地区还具备开发冷凉型花卉业。

3.1.2 野生花卉资源丰富 永春境内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乏有钟萼木、水松、南方红豆杉、闽楠、观光木、半枫荷、榉树、黑桫椤、兰花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以及青钱柳、红楠、白桂木、深山含笑等省级珍贵树种,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永春花卉品种多样,包括园林花木、观叶植物、小盆景、鲜切花、根雕树桩等,其中以桂花、罗汉松、毛杜鹃、茶花、兰花等为多,种类齐全,质量优良,产销数量居全省前列。

3.2 土地优势 花卉业规模化发展需要成片的土地资源作为支撑,广阔的花卉种植基地是推动花卉业发展的源泉和力量所在。永春在可用土地方面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柑橘黄龙病的出现和茶叶价格的波动,永春部分柑橘种植地和中西部乡镇大量的茶园需要转变种植品种,花卉作为高附加值产品,理应成为柑橘等园地转换品种的首选,故部分柑橘和茶园种植地有望转为花卉种植基地,可实现农业产业的迅速向花卉业转型。

3.3 经营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永春县发展花卉产业的另一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地价、劳动力成本不高等方面:一方面,永春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多,地价较便宜,与周边花卉发展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土地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可转化为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永春县有相对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成本不高。花卉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是构成花卉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之一,降低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降低生产成本。

3.4 品种优势 永春花卉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快,花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以花卉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和收入来源的村民越来越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逐渐形成以村为单位,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某一种花卉产品或少数几种,作为主打产品,朝着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凸显当地特色,打造品种优势。目前,随着花卉业(下转120页)(上接112页)发展,永春已形成桂花、毛杜鹃、茶花、罗汉松、兰花等5大主导品种优势。

3.5 外部大环境逐渐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具有美化绿化环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花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伙伴,成为环境建设必需的点缀,于是,花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人们对花卉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另外,永春“对外快捷畅通、对内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将进一步推动永春花卉业快速发展。泉三和莆永高速公路贯穿永春全境,在建厦沙高速将通过永春,大大拉近永春与厦门、广东等地的距离。近10个高速公路出口及车站,促使永春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龙头、省道县道公路为骨架、乡村公路为支撑”的交通网络已成形,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福建中部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

3.6 花农花企强烈的发展意愿 永春具有良好的花卉种植条件,理应成为花卉主产区。目前,永春现有10多家花卉企业,从事花卉种植的农户有几千户。花农花企对永春花卉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有些乡村专门成立花卉合作社,负责引导本村花卉种植、销售和对接市场信息等工作;然而,缺乏健康、稳定、长效机制的引导,花农、花企各自为阵,力量单薄,无法适应花卉业发展的需求,难以实现花卉产业的健康、有序、规范化发展。为此永春花农、花企都表达对产业规划、政策引导的关注与盼望和对产业发展意愿。

4 结语

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必将给花卉经济不断注入巨大的市场需求能量,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成长。未来的城市绿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模将更大,对花木需求将更多,市场将更热。尤其是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建设高潮,必将对花卉苗木有更多的需求,以大规格、彩色树种、垂直绿化、物种多样化等园林将给永春花卉业带来无限生机。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永春县发展前景探析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永春县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VR阅读探析
永春县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