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卵巢组织学研究

2014-12-09 10:37程玮玮任雪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程玮玮+任雪平

摘 要:该文研究了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净体重呈线性相关,并对生殖期间的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关键词:黄颡鱼;个体生殖力;安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117-0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姑子、黄辣丁,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广布我国淡水水系的常见经济鱼类,在安徽省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及大小池沼[1];由于黄颡鱼肉质鲜美,其人工养殖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黄颡鱼选种优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我国主要分布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4种,安庆地区主要分布种为黄颡鱼和江黄颡鱼[2],但是本地种的资源研究仍较少。为此,笔者选取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对其雌性个体的怀卵量和个体生殖力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地方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黄颡鱼于2013年5~8月采购自安庆集贸市场,为渔民所捕获。随机选取体色均匀,成熟度较好,卵巢发育为Ⅳ期的野生雌性黄颡鱼共30尾,成鱼用脊椎骨测年龄,均为1~2龄鱼。全长为17.8~25.6cm,平均为21.65cm;体重为34.7~60.1g,平均为46.48g。

1.2 试验方法 逐一对黄颡鱼进行编号,测量全长、体长(L)、体重(W)、净体重(W1)、性腺重(W2),成熟系数(G)、肥满度(K)等指标。卵巢用Bouin's液固定,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为8~10μm。H-E染色,显微镜镜检并摄影,依据刘筠采用的鲤科鱼类分期标准[3]对性腺进行分期,此期间大多卵巢处于Ⅳ期。生殖力的测定采取重量取样法,用电子天平称取1g卵粒作为计算生殖力的次级样品,计算次级样品中所有已沉积卵黄的卵粒数,推算全部怀卵量。成熟系数、肥满度和个体生殖力(F)按以下公式计算:

成熟系数(GSI,简作G)=性腺重/净体重×100

肥满度(K)=体重/体长3×100

体长相对生殖力(FL)=F/体长

体重相对生殖力(FW)=F/净体重

用统计软件Excel 2003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体绝对生殖力 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平均为9 811.83粒,最高是最低的4.74倍。

2.1.1 绝对生殖力(F)与体长(L)的关系 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直线相关(图1),即绝对生殖力随鱼体长的增加而增强。其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

F=1794.8L-23707

即鱼体每增加1cm的体长,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1 794.8粒。

2.1.2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重也呈直线相关(图2),即个体绝对生殖力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长。其线性方程为:

F=632.31W-18511

即每增加1g鱼体重,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632.31粒。

2.1.3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净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净重具有直线相关性,拟合方程为F=751.28W1-16621(图3)。

2.2 相对生殖力 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的波动范围为87.47~956.59粒,平均为542.75粒;个体的体重相对生殖力(FW)的范围为39.04~351.9粒,平均为220.75粒。

2.3 个体生殖力与成熟系数的关系 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成熟系数为10~19,其个体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FL)及体重相对生殖力(FW),相对于成熟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4 黄颡鱼卵巢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黄颡鱼的左右卵巢成对位于鳔和肾脏的腹面,呈长囊状,前端稍大,后端较尖小,左右卵巢在后方相连[4]。黄颡鱼因产地不同性成熟年龄有所差异。华南为l~2龄。华中为2~3龄,华北和东北为3~4龄[5-6]。黄颡鱼的产卵期为每年的5~8月份,根据对30尾雌黄颡鱼的解剖及卵巢切片观察,其中5月平均成熟系数为13.7%(图4A),可见卵母细胞已经发育成熟,核位于细胞中央;6、7月分别为17.4%(图4B)和17.6%(图4C),卵母细胞核偏位,胞质中开始充满卵黄;8月份下降至11%(图4D),开始出现大量卵母细胞排空之后的滤泡。

3 结论与讨论

鱼类的个体生殖力一般和体长、体重有很高的相关性。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与体长和体重呈线性相关,如红鳍原鲌[8];而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和体重呈线性相关[9]。因此,在进行鱼类生殖力相关性研究时,应采取多种相关性拟合函数,通过判别分析,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拟合。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都呈线性相关,而其成熟度与绝对生殖力及相对生殖力都未呈线性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邹社校等通过对太湖黄颡鱼研究发现,雌雄黄颡鱼性成熟年龄相同,年龄在2龄以上,体长在12cm以上的个体,均已达到性成熟;繁殖力较高的年龄是3~4龄,体长15~25cm的个体[10]。洞庭湖黄颡鱼产卵的顶峰时期位于2~3龄的6月[1],这与安庆地区的野生黄颡鱼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黄颡鱼的产卵类型,目前看法还不一致,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11]及洞庭湖黄颡鱼的研究认为,黄颡鱼为一次产卵类型,但是江西本地黄颡鱼[12]被认为是多次产卵类型。安庆本地黄颡鱼生殖周期的峰值出现在5~8月,在产卵类型上同洞庭湖黄颡鱼,但是在8月采到的样本的卵巢中发现了继续发育的卵细胞,因此其也具有多次产卵的组织学结构。

参考文献

[1]代应贵,陈毅峰.清水江的鱼类区系及生态类型[J].生态学杂志,2007,26(5):682-687.

[2]刘世平.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32(4):10-15.

[3]刘筠.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40.

[4]刘文斌,张宣杰.黄颡鱼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26(2):73-78.

[5]王令玲,仇潜如,邹世平,等.黄颡鱼胚胎和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J].淡水渔业,1989:9-11.

[6]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7]杨广,刘金兰,白冬清,等.繁殖季节黄颡鱼的性腺特征[J].淡水渔业,2005,35(6):31-34.

[8]冯广朋,谢从新,李钟杰,等.湖北牛山湖红鳍原鱼白的个体生殖力[J].水利渔业,2006,26(2):42-43.

[9]水柏年.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0,19(1):58-69.

[10]邹社校,谭北平.太湖黄颡鱼生物学和渔业的初步分析[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8,12(1):36-41.

[11]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12]胡成钰.繁殖季节黄颡鱼性腺研究[J].江西科学,1993,11(3):159-16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该文研究了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净体重呈线性相关,并对生殖期间的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关键词:黄颡鱼;个体生殖力;安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117-0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姑子、黄辣丁,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广布我国淡水水系的常见经济鱼类,在安徽省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及大小池沼[1];由于黄颡鱼肉质鲜美,其人工养殖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黄颡鱼选种优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我国主要分布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4种,安庆地区主要分布种为黄颡鱼和江黄颡鱼[2],但是本地种的资源研究仍较少。为此,笔者选取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对其雌性个体的怀卵量和个体生殖力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地方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黄颡鱼于2013年5~8月采购自安庆集贸市场,为渔民所捕获。随机选取体色均匀,成熟度较好,卵巢发育为Ⅳ期的野生雌性黄颡鱼共30尾,成鱼用脊椎骨测年龄,均为1~2龄鱼。全长为17.8~25.6cm,平均为21.65cm;体重为34.7~60.1g,平均为46.48g。

1.2 试验方法 逐一对黄颡鱼进行编号,测量全长、体长(L)、体重(W)、净体重(W1)、性腺重(W2),成熟系数(G)、肥满度(K)等指标。卵巢用Bouin's液固定,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为8~10μm。H-E染色,显微镜镜检并摄影,依据刘筠采用的鲤科鱼类分期标准[3]对性腺进行分期,此期间大多卵巢处于Ⅳ期。生殖力的测定采取重量取样法,用电子天平称取1g卵粒作为计算生殖力的次级样品,计算次级样品中所有已沉积卵黄的卵粒数,推算全部怀卵量。成熟系数、肥满度和个体生殖力(F)按以下公式计算:

成熟系数(GSI,简作G)=性腺重/净体重×100

肥满度(K)=体重/体长3×100

体长相对生殖力(FL)=F/体长

体重相对生殖力(FW)=F/净体重

用统计软件Excel 2003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体绝对生殖力 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平均为9 811.83粒,最高是最低的4.74倍。

2.1.1 绝对生殖力(F)与体长(L)的关系 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直线相关(图1),即绝对生殖力随鱼体长的增加而增强。其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

F=1794.8L-23707

即鱼体每增加1cm的体长,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1 794.8粒。

2.1.2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重也呈直线相关(图2),即个体绝对生殖力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长。其线性方程为:

F=632.31W-18511

即每增加1g鱼体重,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632.31粒。

2.1.3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净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净重具有直线相关性,拟合方程为F=751.28W1-16621(图3)。

2.2 相对生殖力 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的波动范围为87.47~956.59粒,平均为542.75粒;个体的体重相对生殖力(FW)的范围为39.04~351.9粒,平均为220.75粒。

2.3 个体生殖力与成熟系数的关系 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成熟系数为10~19,其个体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FL)及体重相对生殖力(FW),相对于成熟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4 黄颡鱼卵巢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黄颡鱼的左右卵巢成对位于鳔和肾脏的腹面,呈长囊状,前端稍大,后端较尖小,左右卵巢在后方相连[4]。黄颡鱼因产地不同性成熟年龄有所差异。华南为l~2龄。华中为2~3龄,华北和东北为3~4龄[5-6]。黄颡鱼的产卵期为每年的5~8月份,根据对30尾雌黄颡鱼的解剖及卵巢切片观察,其中5月平均成熟系数为13.7%(图4A),可见卵母细胞已经发育成熟,核位于细胞中央;6、7月分别为17.4%(图4B)和17.6%(图4C),卵母细胞核偏位,胞质中开始充满卵黄;8月份下降至11%(图4D),开始出现大量卵母细胞排空之后的滤泡。

3 结论与讨论

鱼类的个体生殖力一般和体长、体重有很高的相关性。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与体长和体重呈线性相关,如红鳍原鲌[8];而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和体重呈线性相关[9]。因此,在进行鱼类生殖力相关性研究时,应采取多种相关性拟合函数,通过判别分析,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拟合。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都呈线性相关,而其成熟度与绝对生殖力及相对生殖力都未呈线性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邹社校等通过对太湖黄颡鱼研究发现,雌雄黄颡鱼性成熟年龄相同,年龄在2龄以上,体长在12cm以上的个体,均已达到性成熟;繁殖力较高的年龄是3~4龄,体长15~25cm的个体[10]。洞庭湖黄颡鱼产卵的顶峰时期位于2~3龄的6月[1],这与安庆地区的野生黄颡鱼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黄颡鱼的产卵类型,目前看法还不一致,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11]及洞庭湖黄颡鱼的研究认为,黄颡鱼为一次产卵类型,但是江西本地黄颡鱼[12]被认为是多次产卵类型。安庆本地黄颡鱼生殖周期的峰值出现在5~8月,在产卵类型上同洞庭湖黄颡鱼,但是在8月采到的样本的卵巢中发现了继续发育的卵细胞,因此其也具有多次产卵的组织学结构。

参考文献

[1]代应贵,陈毅峰.清水江的鱼类区系及生态类型[J].生态学杂志,2007,26(5):682-687.

[2]刘世平.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32(4):10-15.

[3]刘筠.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40.

[4]刘文斌,张宣杰.黄颡鱼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26(2):73-78.

[5]王令玲,仇潜如,邹世平,等.黄颡鱼胚胎和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J].淡水渔业,1989:9-11.

[6]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7]杨广,刘金兰,白冬清,等.繁殖季节黄颡鱼的性腺特征[J].淡水渔业,2005,35(6):31-34.

[8]冯广朋,谢从新,李钟杰,等.湖北牛山湖红鳍原鱼白的个体生殖力[J].水利渔业,2006,26(2):42-43.

[9]水柏年.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0,19(1):58-69.

[10]邹社校,谭北平.太湖黄颡鱼生物学和渔业的初步分析[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8,12(1):36-41.

[11]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12]胡成钰.繁殖季节黄颡鱼性腺研究[J].江西科学,1993,11(3):159-16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该文研究了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净体重呈线性相关,并对生殖期间的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关键词:黄颡鱼;个体生殖力;安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117-0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姑子、黄辣丁,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广布我国淡水水系的常见经济鱼类,在安徽省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及大小池沼[1];由于黄颡鱼肉质鲜美,其人工养殖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黄颡鱼选种优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我国主要分布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4种,安庆地区主要分布种为黄颡鱼和江黄颡鱼[2],但是本地种的资源研究仍较少。为此,笔者选取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对其雌性个体的怀卵量和个体生殖力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地方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黄颡鱼于2013年5~8月采购自安庆集贸市场,为渔民所捕获。随机选取体色均匀,成熟度较好,卵巢发育为Ⅳ期的野生雌性黄颡鱼共30尾,成鱼用脊椎骨测年龄,均为1~2龄鱼。全长为17.8~25.6cm,平均为21.65cm;体重为34.7~60.1g,平均为46.48g。

1.2 试验方法 逐一对黄颡鱼进行编号,测量全长、体长(L)、体重(W)、净体重(W1)、性腺重(W2),成熟系数(G)、肥满度(K)等指标。卵巢用Bouin's液固定,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为8~10μm。H-E染色,显微镜镜检并摄影,依据刘筠采用的鲤科鱼类分期标准[3]对性腺进行分期,此期间大多卵巢处于Ⅳ期。生殖力的测定采取重量取样法,用电子天平称取1g卵粒作为计算生殖力的次级样品,计算次级样品中所有已沉积卵黄的卵粒数,推算全部怀卵量。成熟系数、肥满度和个体生殖力(F)按以下公式计算:

成熟系数(GSI,简作G)=性腺重/净体重×100

肥满度(K)=体重/体长3×100

体长相对生殖力(FL)=F/体长

体重相对生殖力(FW)=F/净体重

用统计软件Excel 2003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体绝对生殖力 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平均为9 811.83粒,最高是最低的4.74倍。

2.1.1 绝对生殖力(F)与体长(L)的关系 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直线相关(图1),即绝对生殖力随鱼体长的增加而增强。其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

F=1794.8L-23707

即鱼体每增加1cm的体长,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1 794.8粒。

2.1.2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重也呈直线相关(图2),即个体绝对生殖力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长。其线性方程为:

F=632.31W-18511

即每增加1g鱼体重,个体绝对生殖力增加632.31粒。

2.1.3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净体重的关系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鱼体的净重具有直线相关性,拟合方程为F=751.28W1-16621(图3)。

2.2 相对生殖力 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的波动范围为87.47~956.59粒,平均为542.75粒;个体的体重相对生殖力(FW)的范围为39.04~351.9粒,平均为220.75粒。

2.3 个体生殖力与成熟系数的关系 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成熟系数为10~19,其个体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FL)及体重相对生殖力(FW),相对于成熟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4 黄颡鱼卵巢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黄颡鱼的左右卵巢成对位于鳔和肾脏的腹面,呈长囊状,前端稍大,后端较尖小,左右卵巢在后方相连[4]。黄颡鱼因产地不同性成熟年龄有所差异。华南为l~2龄。华中为2~3龄,华北和东北为3~4龄[5-6]。黄颡鱼的产卵期为每年的5~8月份,根据对30尾雌黄颡鱼的解剖及卵巢切片观察,其中5月平均成熟系数为13.7%(图4A),可见卵母细胞已经发育成熟,核位于细胞中央;6、7月分别为17.4%(图4B)和17.6%(图4C),卵母细胞核偏位,胞质中开始充满卵黄;8月份下降至11%(图4D),开始出现大量卵母细胞排空之后的滤泡。

3 结论与讨论

鱼类的个体生殖力一般和体长、体重有很高的相关性。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与体长和体重呈线性相关,如红鳍原鲌[8];而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和体重呈线性相关[9]。因此,在进行鱼类生殖力相关性研究时,应采取多种相关性拟合函数,通过判别分析,选取相关度最高的拟合。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都呈线性相关,而其成熟度与绝对生殖力及相对生殖力都未呈线性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邹社校等通过对太湖黄颡鱼研究发现,雌雄黄颡鱼性成熟年龄相同,年龄在2龄以上,体长在12cm以上的个体,均已达到性成熟;繁殖力较高的年龄是3~4龄,体长15~25cm的个体[10]。洞庭湖黄颡鱼产卵的顶峰时期位于2~3龄的6月[1],这与安庆地区的野生黄颡鱼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黄颡鱼的产卵类型,目前看法还不一致,对嘉陵江瓦氏黄颡鱼[11]及洞庭湖黄颡鱼的研究认为,黄颡鱼为一次产卵类型,但是江西本地黄颡鱼[12]被认为是多次产卵类型。安庆本地黄颡鱼生殖周期的峰值出现在5~8月,在产卵类型上同洞庭湖黄颡鱼,但是在8月采到的样本的卵巢中发现了继续发育的卵细胞,因此其也具有多次产卵的组织学结构。

参考文献

[1]代应贵,陈毅峰.清水江的鱼类区系及生态类型[J].生态学杂志,2007,26(5):682-687.

[2]刘世平.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32(4):10-15.

[3]刘筠.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40.

[4]刘文斌,张宣杰.黄颡鱼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26(2):73-78.

[5]王令玲,仇潜如,邹世平,等.黄颡鱼胚胎和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J].淡水渔业,1989:9-11.

[6]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7]杨广,刘金兰,白冬清,等.繁殖季节黄颡鱼的性腺特征[J].淡水渔业,2005,35(6):31-34.

[8]冯广朋,谢从新,李钟杰,等.湖北牛山湖红鳍原鱼白的个体生殖力[J].水利渔业,2006,26(2):42-43.

[9]水柏年.小黄鱼的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0,19(1):58-69.

[10]邹社校,谭北平.太湖黄颡鱼生物学和渔业的初步分析[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8,12(1):36-41.

[11]陈永,魏刚.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14-418.

[12]胡成钰.繁殖季节黄颡鱼性腺研究[J].江西科学,1993,11(3):159-163.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