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口服液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0例*

2014-12-11 08:52马纯政张明智刘培民杜炜玮
中医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凝口服液计数

马纯政,张明智,刘培民,黄 莉,杜炜玮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52;2.河南省中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02)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高凝状态有关,而某些不当治疗可能导致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使癌症患者容易罹患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增加了肿瘤患者的病死率。高凝状态主要表现在凝血功能的异常,类似于中医学“血瘀证”。基于此,临床有必要纠正不正常的凝血功能。近年来,各种临床指南提倡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2007年颁布的“恶性肿瘤病人静脉血栓防治指南”中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术后卧床患者,推荐预防性抗凝治疗;但临床资料尚欠缺,使得某些患者类型无法得到相应的防治方案。中药在治疗凝血功能紊乱,即血瘀证有独特之处。2011年9月—2012年9月,笔者采用回生口服液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肿瘤科住院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既往无化疗史,或距上次化疗时间超过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40~68岁;肺癌11例,肝癌4例,胃癌4例,结肠癌6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2例;临床分期:ⅢA~ⅢB 22例,Ⅳ期8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1~69岁;肺癌10例,肝癌3例,胃癌6例,结肠癌6例,乳腺癌4例,宫颈癌1例;临床分期:ⅢA~ⅢB 23例,Ⅳ期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①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②年龄40~69岁,性别不限;③身体状况PS评分(按照ECOG-东部肿瘤协作组身体状况评分标准)0~2分;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具有活动性出血患者;②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50×109/L者;③血浆纤维蛋白原<2 g/L者;④既往对回生口服液成分有过敏史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化疗治疗,肺癌采用GP、TP、DP等方案,胃癌采用铂类联合替吉奥方案,乳腺癌采用紫杉醇、吉西他滨、铂类方案,结肠癌采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Fu方案。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回生口服液(由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402,药品呈棕褐色液体,特臭,味苦、辛,10 mL/支),10 mL/次,3 次/d,口服。

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观测指标

凝血功能四项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测定。其他凝血指标检查:PLT计数、D-Dimer(D-二聚体)。生活质量评分分级: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生活质量<21分为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治疗结束后进行相关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有无转移及复发。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6.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PT/s TT/s APTT/s FIB/(g·L-1)治疗组 30 治疗前9.15 ±0.75 9.65 ±7.25 21.66 ±1.32 5.87 ±2.08治疗后 13.08 ±1.33**## 14.38 ±0.79**## 25.98 ±2.78**## 3.25 ±1.56**##对照组 30 治疗前 9.18±0.78 9.35±0.65 23.01±1.34 4.88±3.08治疗后 9.33 ±0.79 9.85 ±0.35**22.35 ±1.22 5.18 ±2.03

6.2 两组治疗前后PLT计数和D-Dimer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LT计数和D-Dimer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LT计数和D-Dimer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 <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PLT/(109·L-1) D-Dimer/(μg·L-1)治疗组 30 治疗前##对照组 30 治疗前 29.57±2.87 7.80±1.35治疗后 26.89 ±2.08 6.98 ±1.28 29.33 ±3.34 8.20 ± 1.25治疗后 14.25 ±1.58**## 3.89 ±1.15***

6.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6.4 治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

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并进行对比。治疗组肿瘤标志物出现改善25例,对照组9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治疗组出现好转19例,对照组出现好转8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0.0%和53.3%。

7 讨论

国内外多项研究[1-2]表明: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局部或全身的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与血液高凝状态是相互影响的,高凝状态有利于癌栓的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黏附、浸润、转移,逃避免疫的攻击。张咏梅等[3]通过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此状态的存在提高了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患者更容易出现转移和死亡。凝血紊乱可导致中医学的“血瘀证”,包括血液高凝和异常出血。中药在治疗凝血紊乱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以“活血化瘀可消瘀化癥瘕”理论指导临床,已取得诸多成效,如用蒲黄和五灵脂活血化瘀作用治疗妇科崩漏取得良好疗效[4]。

回生口服液源于清代经典名方化癥回生丹,主要功效是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其中一大特点就是活血化瘀药物占较大比例。基础研究表明:方中药物均具有抗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4]。经过近20年的临床验证,回生口服液作为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回生口服液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对患者凝血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证明改善凝血状态与改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该结果也为今后研究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改善肿瘤患者凝血紊乱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提供了依据。

[1]陆化.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医学综述,2001,7(9):542-526.

[2]孟宇宏,虞积耀,陆应麟.凝血酶与肿瘤转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3):671 -674.

[3]张咏梅,刘艳,毛毅敏.肺癌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29(2):97 -98.

[4]付娟.回生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1):110.

[5]程林忠,葛何莲.回生口服液对肺癌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用药,2005,12(11):1580-1582.

[6]LI Hong-tao,FU Guo-quan,WANG Cheng-quan.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PHCby combining TACE with Huisheng oral liquiel[J].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3,18(4):516-517.

猜你喜欢
高凝口服液计数
古人计数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