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基础上的语言转向
——论合作原则视角下对辅导员语言的要求

2014-12-11 15:38张昀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准则辅导员

张昀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基础上的语言转向
——论合作原则视角下对辅导员语言的要求

张昀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从语用原则下的合作原则视角出发,分析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基础上对辅导员语言的要求,进一步说明辅导员可以有效地运用语言艺术加强与学生的关系,更好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专业化 语言转向 合作原则

辅导员的教育工作离不开与学生的语言交流。近年来,在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在提倡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出发,以学习生活、虚拟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领域为例,分析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基础上对其语言的要求。

一、语言与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关系

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是高校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既不同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同于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在这两种关系的交合处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一批批“90后”大学生入学,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要求,尤其是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是指对辅导员队伍的分化,不同的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即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虚拟生活领域。[1]6-7不同的领域对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突出表现在辅导员进行不同工作分工时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如:政治生活和职业生活领域要求辅导员的语言对学生起到教育与引导的作用,而物质生活和虚拟生活领域则要求辅导员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由此可见,语言在辅导员专业化的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有效地利用语言艺术去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要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一些一成不变的说话方式,实现新的语言转向。

二、合作原则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语言的现状分析

合作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是语用原则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 (H.P.Grice)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都希望可以相互理解,因此交谈的双方需要相互合作、遵守合作原则,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2]56同时,格赖斯也提出: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的语境、说话心理、交际对象等因素的影响,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也会出现。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因此他们在交谈时常会有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发生,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双方语言信息量的不对等,出现“话语霸权”现象。在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总是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让学生基本上处于“听话人”的位置,即使学生想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被辅导员“无情地”驳回。第二,辅导员的话语违反质的准则。辅导员有时会因为一些听说来的而没有经过证实的事情对学生严加批评。第三,辅导员的话语违反方式准则。例如,辅导员有时说话方式不恰当,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极端的行为。

从以上辅导员语言的现状来看,原因在于受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辅导员与学生地位的不平等,从而使双方语言信息量不对等,以及辅导员说话方式存在单一性和不恰当因素。

如今,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基础上要求每一名辅导员改变以往的一些不恰当的说话方式,无论是在布置任务时,还是在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时,都要适当地遵守合作原则,实现新的语言转向,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现状,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三、合作原则视角下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基础上的语言的新转向

良好的交际需要双方的相互合作才能够实现,有效地利用合作原则可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各个生活领域的工作。但是,这并不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始终遵守合作原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情况下,由于语言环境和说话心理等因素,辅导员可以“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个准则。

一方面,遵守合作原则保证双方进行有效交际的重要条件,尤其表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虚拟生活领域方面。

学习生活领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体。[1]7作为一名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然而,大学生活环境与中学生活环境截然不同,许多学生因为告别了中学时代的“强灌输式”的“填鸭”教学模式,脱离了父母的管制,面对大学里教师“点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和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常常会迷失方向。针对这样的情况,辅导员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转变以往的“话语霸权”现象,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充分遵守量的准则、方式准则和质的准则。

虚拟生活领域是现实生活的补充与延伸,[1]7也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网恋,以及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等行为,辅导员不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态度,更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对于这些现象,辅导员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和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一名优秀的辅导员首先会以质的准则为前提,充分了解事情的真相,再运用方式准则、相关准则和量的准则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有害之处,使他知道自己错的原因,从而改正自身的行为。

另一方面,由于受语言环境和说话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合作原则退于次要地位,因此,辅导员在必要时可以“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个准则,以便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这一点则突出表现在精神生活领域方面。

精神生活领域主要指心理健康与调适,是大学生生活的保证。[1]7大学生常常会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失恋,以及不适应独自在外的生活和对未来感到迷茫而感到焦虑等因素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辅导员如果因这些问题对学生以“点名”的形式在公开的场合直接提出教育和批评,就会更进一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时,辅导员可以“违反”方式准则,将所要表达的话说得更委婉含蓄;也可以“违反”相关准则,用看似不相关实际却有联系的事情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些“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以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分工的职责对辅导员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会在学生生活不同领域有效地运用合作原则实现新形势下语言的新转向,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四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辅导员‘三化’基础上的协同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SDY026

猜你喜欢
专业化准则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