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教学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2014-12-12 15:44沈银行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理解合作能力小组讨论

沈银行

摘要:小组讨论对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也会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思维容量等因素,运用恰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讨论;思维容量;相异构想;知识理解;合作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19

小组讨论是一种学习方法。不论是洋思的“先学后教”还是杜郎口的“课堂旋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思维引领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开启自己的思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教学实践中,往往有些教师将化学教学与小组讨论划上了等号,过度运用小组讨论,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初中化学教学中,元素符号的教学、物质物理性质的描述、反应类型的确定等,一般不需要小组讨论,直接进行讲授式教学就可以了。当涉及概念的理解、气体的制法、性质实验、反应条件、化学计算等知识的教学时,恰当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适度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以达成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

思维容量指的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预设,即思维容量没有达到一定质和量的问题不必设置为讨论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概念教学,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概念的教学不象实验那样的有趣,概念教学往往枯燥无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概念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探究。其实对比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也是值得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才能掌握的教学内容。以“溶液”概念的教学为例,教材中设置了这样的一组实验:泥土、植物油、高锰酸钾、蔗糖、食盐五种物质分散到水中。如何通过这五种物质分散结果的讨论引出溶液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强预设,理清这一组实验中所包含的思维活动,并明确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泥土和植物油这两种分散系可以作为一组对比,说明同样是浊液,有的浊液中存在固体颗粒也有的存在小液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达成竞争:看哪一组找出相似的对比体系多,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而且能够将自己总结出的观点应用到溶液的定义中去。这样的小组讨论,注重了对思维活动和内容的预设,让学生有思维发散的空间,并且有明确的指向,因而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二、小组讨论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的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分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输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当新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修正”、“重组”后再吸收。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相异构想,首先是为了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并通过小组讨论达成思维的一致,形成对知识理解的准确定位。就像是一杯无色的水,容易染成不同的颜色,而一杯有色的水,则难以染色的道理一样。例如笔者在一节省级公开课《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要求学生画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pH变化曲线,并且小组交流自己所画曲线的依据。结果学生画出的曲线千差万别。然后,教师通过pH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当场做了这三个实验,结果得出的曲线和学生预测的曲线大相径庭,但学生对现场曲线的认同却高度一致,而且这一印象保留很深。像这种通过展示学生的相异构想——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达成共识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组讨论的结果要能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很多这类问题:铁生锈的条件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CO2的性质探究等,这类以探究为主的知识点教学,一般不能以讲授来替代,而是要辅以一定的学生实验和小组讨论,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加深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能影响理解新知识的各种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设置相关的讨论,才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统一,形成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论教师设置什么样的讨论,问题的预设不仅要注重思维容量,展现相异构想,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或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必须首先加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辅以小组讨论的环节,绝不是为了热闹,更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要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小组讨论要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小组讨论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还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一方式。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是什么?小组合作,这是毋庸置疑的。合作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品质。“读书明理,造烛求明”,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在实施小组讨论学习模式的同时,让学生始终树立这样的理念:教会别人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品味“学做真人”的道理。那些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们最成功的方面不仅是教学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能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小组合作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设置和实施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始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之中。

初中化学教学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要用精心和细心去雕刻;小组讨论与小组合作更是这门艺术中的奇葩,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品味。现代教学的发展使教学手段逐渐多样化,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更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江田主编.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念南著.引爆A+学习革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4] 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莱斯利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理解合作能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利用实验教学优化物理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让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