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研究

2014-12-13 16:08成法民侯紫岚
会计之友 2014年35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定价

成法民+侯紫岚

【摘 要】 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既会影响集团的整体战略,也会影响集团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这就客观上要求在集团内部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以便企业内部单位之间在相互提供半成品、产成品和劳务时能够准确结算,便于衡量和评价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和工作绩效。文章对某铸造公司现行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完善措施,以期为内部转移价格在企业集团中的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转移; 定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5-0012-05

内部转移价格,又叫内部结算价格,是指在分权管理的企业集团中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或劳务所采用的一种结算价格。从集团内部看,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是企业集团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是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之一。内部转移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的影响,而是根据各责任中心的具体情况和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经营管理需要而统筹制定的。所以,内部转移价格的实施,既会影响集团的整体战略,也会影响集团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因此,分析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产生的经济基础,确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探究适合我国集团化企业的内部转移价格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为基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定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T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铸造公司现行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完善措施,即利用会计专业方法,根据其自身特点设计、确立内部转移定价模型,并对其在企业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内部转移价格在企业集团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一、T集团铸造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现状分析

(一)铸造公司生产特点

T集团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集团已成为以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及零部件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T集团下属很多子公司,锻件、齿轮、柴油机、燃油喷射部件、传动系等关键零部件都由公司自行生产,铸造公司是其重要子公司之一,其铸件业务主要是为拖拉机和柴油机等主导产品提供铸件产品,铸件产品主要有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变速箱壳体等百余个品种。铸造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典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是高耗材、高耗能、高成本但直接产出效益低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不可替代和缺少的行业。铸件生产是典型的流水线生产,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入库基本上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无论生产量的大小都必须全线设备同时开动,生产设备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调控,这一特点决定了产量对铸件成本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T集团零件业务支柱产业的铸造业务近几年持续亏损,到2013年铸造公司一季度亏损500万元(全年预计5 000万元),3月末所有者权益为-4 282万元,已基本失去生存能力。这里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内部管理的原因,更有内部结算价格不合理的原因。

(二)铸造公司现行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问题

T集团内部结算价格历经建厂时统一制定计划价格与成本加成定价,改革开放时的模拟市场定价,21世纪初的内部协商定价与内部市场定价三个阶段,各种定价方式均对当时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集团现行内部价格按照公司生产〔2008〕205号“关于印发《内部交易市场化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公司财务〔2004〕81号“关于印发《内部价格市场化管理细则》的通知”的规定办理,基本上采用成本加成或简单模拟市场定价方法。

仅就集团对铸件的内部转移价格而言,其内部定价不能真实反映铸件的市场价格水平和内部成本管控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主机产品的主要利润集中在下游单位,而上游毛坯单位利润分配较少,造成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上资源不能公平分享。

2.成本和利润在整个业务链上不能合理地分担和分享,使主机产品链下游单位少承担了成本,多分享了利润,而铸造公司作为T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承担了巨额亏损的包袱,严重影响了铸造业务发展的积极性。

3.现行内部定价掩盖了生产管理中的缺陷与生产浪费,也挫伤了公司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因此,研究常态下的农机行业、常态下的铸造业务生存规律,研究公司内部价格体系与定价方案,真实地还原各部门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利润水平,还原常态下的铸造公司经营业绩,是实现T集团铸造业务再造重生的关键。

二、T集团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优化方案

按照集团对铸锻业务发展定位与规划思路,提出铸造公司是集团承担铸造业务的专业单位,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结构调整、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若采用关停铸造公司的政策,将对集团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失去核心产品的竞争能力。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内部价格调整项目组,负责对内部定价模型进行调研与分析,找出一个适应公司发展的内部合理价格。通过对铸造事业部、农装事业部、柴油机事业部等单位进行内部结算价格模型的调研与探讨,在广泛听取多方建议的基础上,项目组提出建立适应集团“聚核铸强”战略发展思路的内部转移价格(铸件)体系与定价模型,以解决铸造业务的发展动力。

(一)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原则

公司铸件定价模型以公司整体效益最优、内部交易市场化及核心技术不外扩为前提,根据集团对铸造业务的战略定位,按照以下四条原则进行定价:

1.行业对标原则。(1)投入产出率对标。吨铸件主材和燃料的投入量与国内同行业对标,本方案中,吨铸件主材消耗按1 100千克、焦炭按230千克。(2)废品率对标。主机单位只分担非管理因素造成的铸件成本增加,废品率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管控水平,铸件废品率按8%测算。

2.市场原则。在测算铸件成本时,主材、燃料的价格与市场接轨,铸件价格与行业对标,根据对行业资料的分析,锡铸和上铸内外价差在6%~20%之间。

3.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主机单位和铸造公司共同承担铸造资源闲置成本,共同分享铸造资源创造的收益。

4.动态管理原则。铸件价格随着主机单位要货量和原材料价格变化进行联动,实现对铸件价格的动态管理。

(二)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确定

1.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建立

铸造公司内部价格的确定采用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所谓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是指本项目组作为定价的第三方,运用市场、成本、行业标准等分析方法,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类,参考市场价格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定价模型,解决原来内部价格制定的不合理性。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性态。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铸造公司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其具体价格计算公式为:

价格=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K1+固定成本*K2+单位利润

K1为产量对半变动成本的修正系数;

K2为产量对固定成本的修正系数。

确定标准:以铸造公司饱和产能80 000吨时吨铸件价格为基础,由于产能闲置形成吨铸件固定成本增加部分,主机单位承担80%,铸造公司承担20%;半变动费用增加部分,铸造公司与主机单位“五五”分担;其他费用和利润则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核定。

2.变动成本分析

铸造公司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某材料消耗标准*某材料价格)

以行业最好水平为参考,确定投入量,按当期市场材料价格确定变动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

3.半变动成本分析

半变动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如制造费用、非计件生产人员工资等。

(1)相关性分析

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2是近4年半变动成本费用资料(制造费用等共划分为10个周期)。

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

通过计算得出:r=0.9375

从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铸件产品的产量与制造费用等半变动费用相关系数为0.9375,呈正相关关系。

(2)确定半变动费用的线性回归方程

方法:回归分析法,又叫最小二乘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本方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根据近5年的半变动费用资料(划分为10个周期),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剔除本期间内的非正常费用,还原成与产量相对应的真实费用。计算结果见表3。

变量的相关关系中最为简单的是线性相关关系,设随机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构建直线回归方程:Y=A+BX

B=(n*∑XY-∑X*∑Y)/(n*∑X2(∑X)2)

=(10*367 759 000-241 000*14 350)/(10*6 440 440 000-241 000*241 000)

=0.03467

A=∑Y/n-(b*∑X)/n

=14 350/10-(0.03467*241 000)/10

=599.45

由以上计算得出回归方程:

Y=A+BX=599.45+0.03467X

产能饱和时吨铸件半变动费用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4.固定成本分析

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在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固定成本测算见表5。

5.其他费用及利润分析

根据行业统计资料,2011年中国机械行业销售利润率在-4.8%~22.4%之间,平均值为10%,因此,为保证铸造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铸件的其他费用及利润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进行测算。

6.铸造公司铸件价格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与计算,可以得出在铸件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价格见表6。

(三)产能对公司铸件价格及利润的影响

由于年产量不同,使得各种费用发生变化,引起公司内部铸件价格的调整,最终导致公司利润发生较大变化,具体影响结果见表7。

价格调整前,铸件吨售价6 756元,随着产量的增加,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4 97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价格调整后,铸件售价随主机单位要货量的变化而变化,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1 00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同时,在相同产量下,由于铸件价格的调整,使得公司利润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可以使公司扭亏为盈,大大增加了公司及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T集团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的启示

1.企业集团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具体情况,合理、灵活运用内部转移价格,不可盲目效仿其他企业。

2.应全面考虑影响转移定价的资源、产能等组织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部门的内部转移价格,促使整体价值得到最大化。

3.应注重优化调整。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模式一经科学合理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结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外部环境为约束,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适时地对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改善。

集团内部市场是铸造公司赖以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市场,由于公司内部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十分突出,铸件供应目前基本上以内部单位为主。笔者认为,铸造公司在满足主机单位需求的同时,也应把公司的外部市场作为必需的辅助市场,今后更应侧重于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开拓,以有利于向铸件的高质量标准水平看齐,有利于自身工艺技术水平提高。铸造公司必须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发挥资源效益,确保集团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宋微.关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5):154-157.

[2] 王瑞华,孙珩.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博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9-153.

[3] 秦晓丽.浅析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5):40-41.

[4] 徐丽娜.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84.

[5] 张莹,李飞.集团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49-51.

[6] 辛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理论研究与例解[J].商业会计,2012(22):65.

[7] 申兵.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5.

[8] 何薇静.企业集团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3.

2.市场原则。在测算铸件成本时,主材、燃料的价格与市场接轨,铸件价格与行业对标,根据对行业资料的分析,锡铸和上铸内外价差在6%~20%之间。

3.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主机单位和铸造公司共同承担铸造资源闲置成本,共同分享铸造资源创造的收益。

4.动态管理原则。铸件价格随着主机单位要货量和原材料价格变化进行联动,实现对铸件价格的动态管理。

(二)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确定

1.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建立

铸造公司内部价格的确定采用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所谓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是指本项目组作为定价的第三方,运用市场、成本、行业标准等分析方法,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类,参考市场价格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定价模型,解决原来内部价格制定的不合理性。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性态。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铸造公司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其具体价格计算公式为:

价格=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K1+固定成本*K2+单位利润

K1为产量对半变动成本的修正系数;

K2为产量对固定成本的修正系数。

确定标准:以铸造公司饱和产能80 000吨时吨铸件价格为基础,由于产能闲置形成吨铸件固定成本增加部分,主机单位承担80%,铸造公司承担20%;半变动费用增加部分,铸造公司与主机单位“五五”分担;其他费用和利润则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核定。

2.变动成本分析

铸造公司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某材料消耗标准*某材料价格)

以行业最好水平为参考,确定投入量,按当期市场材料价格确定变动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

3.半变动成本分析

半变动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如制造费用、非计件生产人员工资等。

(1)相关性分析

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2是近4年半变动成本费用资料(制造费用等共划分为10个周期)。

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

通过计算得出:r=0.9375

从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铸件产品的产量与制造费用等半变动费用相关系数为0.9375,呈正相关关系。

(2)确定半变动费用的线性回归方程

方法:回归分析法,又叫最小二乘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本方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根据近5年的半变动费用资料(划分为10个周期),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剔除本期间内的非正常费用,还原成与产量相对应的真实费用。计算结果见表3。

变量的相关关系中最为简单的是线性相关关系,设随机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构建直线回归方程:Y=A+BX

B=(n*∑XY-∑X*∑Y)/(n*∑X2(∑X)2)

=(10*367 759 000-241 000*14 350)/(10*6 440 440 000-241 000*241 000)

=0.03467

A=∑Y/n-(b*∑X)/n

=14 350/10-(0.03467*241 000)/10

=599.45

由以上计算得出回归方程:

Y=A+BX=599.45+0.03467X

产能饱和时吨铸件半变动费用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4.固定成本分析

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在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固定成本测算见表5。

5.其他费用及利润分析

根据行业统计资料,2011年中国机械行业销售利润率在-4.8%~22.4%之间,平均值为10%,因此,为保证铸造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铸件的其他费用及利润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进行测算。

6.铸造公司铸件价格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与计算,可以得出在铸件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价格见表6。

(三)产能对公司铸件价格及利润的影响

由于年产量不同,使得各种费用发生变化,引起公司内部铸件价格的调整,最终导致公司利润发生较大变化,具体影响结果见表7。

价格调整前,铸件吨售价6 756元,随着产量的增加,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4 97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价格调整后,铸件售价随主机单位要货量的变化而变化,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1 00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同时,在相同产量下,由于铸件价格的调整,使得公司利润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可以使公司扭亏为盈,大大增加了公司及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T集团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的启示

1.企业集团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具体情况,合理、灵活运用内部转移价格,不可盲目效仿其他企业。

2.应全面考虑影响转移定价的资源、产能等组织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部门的内部转移价格,促使整体价值得到最大化。

3.应注重优化调整。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模式一经科学合理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结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外部环境为约束,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适时地对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改善。

集团内部市场是铸造公司赖以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市场,由于公司内部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十分突出,铸件供应目前基本上以内部单位为主。笔者认为,铸造公司在满足主机单位需求的同时,也应把公司的外部市场作为必需的辅助市场,今后更应侧重于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开拓,以有利于向铸件的高质量标准水平看齐,有利于自身工艺技术水平提高。铸造公司必须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发挥资源效益,确保集团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宋微.关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5):154-157.

[2] 王瑞华,孙珩.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博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9-153.

[3] 秦晓丽.浅析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5):40-41.

[4] 徐丽娜.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84.

[5] 张莹,李飞.集团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49-51.

[6] 辛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理论研究与例解[J].商业会计,2012(22):65.

[7] 申兵.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5.

[8] 何薇静.企业集团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3.

2.市场原则。在测算铸件成本时,主材、燃料的价格与市场接轨,铸件价格与行业对标,根据对行业资料的分析,锡铸和上铸内外价差在6%~20%之间。

3.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主机单位和铸造公司共同承担铸造资源闲置成本,共同分享铸造资源创造的收益。

4.动态管理原则。铸件价格随着主机单位要货量和原材料价格变化进行联动,实现对铸件价格的动态管理。

(二)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确定

1.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模型的建立

铸造公司内部价格的确定采用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所谓市场、成本、第三方定价法,是指本项目组作为定价的第三方,运用市场、成本、行业标准等分析方法,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类,参考市场价格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定价模型,解决原来内部价格制定的不合理性。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性态。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铸造公司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其具体价格计算公式为:

价格=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K1+固定成本*K2+单位利润

K1为产量对半变动成本的修正系数;

K2为产量对固定成本的修正系数。

确定标准:以铸造公司饱和产能80 000吨时吨铸件价格为基础,由于产能闲置形成吨铸件固定成本增加部分,主机单位承担80%,铸造公司承担20%;半变动费用增加部分,铸造公司与主机单位“五五”分担;其他费用和利润则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核定。

2.变动成本分析

铸造公司变动成本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某材料消耗标准*某材料价格)

以行业最好水平为参考,确定投入量,按当期市场材料价格确定变动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

3.半变动成本分析

半变动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如制造费用、非计件生产人员工资等。

(1)相关性分析

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2是近4年半变动成本费用资料(制造费用等共划分为10个周期)。

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

通过计算得出:r=0.9375

从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铸件产品的产量与制造费用等半变动费用相关系数为0.9375,呈正相关关系。

(2)确定半变动费用的线性回归方程

方法:回归分析法,又叫最小二乘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本方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根据近5年的半变动费用资料(划分为10个周期),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剔除本期间内的非正常费用,还原成与产量相对应的真实费用。计算结果见表3。

变量的相关关系中最为简单的是线性相关关系,设随机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构建直线回归方程:Y=A+BX

B=(n*∑XY-∑X*∑Y)/(n*∑X2(∑X)2)

=(10*367 759 000-241 000*14 350)/(10*6 440 440 000-241 000*241 000)

=0.03467

A=∑Y/n-(b*∑X)/n

=14 350/10-(0.03467*241 000)/10

=599.45

由以上计算得出回归方程:

Y=A+BX=599.45+0.03467X

产能饱和时吨铸件半变动费用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4.固定成本分析

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在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固定成本测算见表5。

5.其他费用及利润分析

根据行业统计资料,2011年中国机械行业销售利润率在-4.8%~22.4%之间,平均值为10%,因此,为保证铸造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铸件的其他费用及利润按铸件制造成本的10%进行测算。

6.铸造公司铸件价格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与计算,可以得出在铸件年产量达到饱和产能80 000吨时,铸件的价格见表6。

(三)产能对公司铸件价格及利润的影响

由于年产量不同,使得各种费用发生变化,引起公司内部铸件价格的调整,最终导致公司利润发生较大变化,具体影响结果见表7。

价格调整前,铸件吨售价6 756元,随着产量的增加,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4 97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价格调整后,铸件售价随主机单位要货量的变化而变化,铸造公司利润从产量30 000吨时的-1 005万元到产量80 000吨的5 800万元。同时,在相同产量下,由于铸件价格的调整,使得公司利润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可以使公司扭亏为盈,大大增加了公司及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T集团铸造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的启示

1.企业集团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具体情况,合理、灵活运用内部转移价格,不可盲目效仿其他企业。

2.应全面考虑影响转移定价的资源、产能等组织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部门的内部转移价格,促使整体价值得到最大化。

3.应注重优化调整。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模式一经科学合理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结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外部环境为约束,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适时地对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改善。

集团内部市场是铸造公司赖以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市场,由于公司内部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十分突出,铸件供应目前基本上以内部单位为主。笔者认为,铸造公司在满足主机单位需求的同时,也应把公司的外部市场作为必需的辅助市场,今后更应侧重于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开拓,以有利于向铸件的高质量标准水平看齐,有利于自身工艺技术水平提高。铸造公司必须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发挥资源效益,确保集团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宋微.关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5):154-157.

[2] 王瑞华,孙珩.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博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9-153.

[3] 秦晓丽.浅析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5):40-41.

[4] 徐丽娜.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9):84.

[5] 张莹,李飞.集团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49-51.

[6] 辛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理论研究与例解[J].商业会计,2012(22):65.

[7] 申兵.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5.

[8] 何薇静.企业集团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3.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定价
30万元的MPV搅局者来了!传祺M8宗师系列为什么定价贵?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运行优化分析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连续支付红利的不对称跳—扩散型期权定价
帮爸爸定价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