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4-12-13 06:16马好斌
安徽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马好斌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药剂科,河南焦作 454002)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1]。持续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等身体重要器官出现相关并发症。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选择具有良好经济学效益的治疗药物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为临床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6.35±6.32)岁;Ⅰ期23例,Ⅱ期29例;入院时收缩压平均为(158.62±11.25)mmHg,舒张压平均为(92.35±6.76)mmHg。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28±6.41)岁;Ⅰ期22例,Ⅱ期28例;入院时收缩压平均为(160.35±10.23)mmHg,平均舒张压为(91.26 ±7.04)mmHg。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均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和冠心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均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维持2周。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吉林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82)25mg,清晨口服一次;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71)50mg,清晨口服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下降>20 mmHg,但未降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下降10~20 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2)成本效果。本次研究中仅考察药品费用成本,成本效果比=药品费用/总有效率[2]。(3)敏感度。敏感度分析为验证不同假设或估计对分析结果的影响[3]。参与分析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不影响所得结论,说明结论是可信的。本次研究中假设所用降压药价格下降1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成本效果分析 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比较

2.3 敏感度分析 观察组敏感度分析结果为1.86,对照组为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敏感度分析比较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共有大约1.7亿人患有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约为18.7%左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出血以及心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4]。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使其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能够有效减少心脑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形成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性的治疗[5]。过高的费用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患者可能会选择停止用药。因此,临床医师在选择药物时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5],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可应用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和β受体阻断药等[6]。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两者分别从不同机制使患者血压降低。其中钙通道阻滞剂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具有疗效显著、降压作用平稳、维持时间长、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此次研究中,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94.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用抗高血压药物临床效果相似。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以此来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法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分析方法。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降低医疗费用,通过成本分析找出更具有优势的治疗方案[7]。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果的最大化[8],通过成本效果比来表示。成本效果比指每提高一个单位的治疗结果所花费的成本,成本效果比越小表明所选方案越经济实惠[9]。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前提是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此次研究正好符合。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治疗效果需要花费2.07元,而对照组需要花费4.02元。在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花费低于氯沙坦[10]。在敏感度分析中,观察组敏感度分析结果为1.86,对照组为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成本效果分析取得了相同的结果,说明取得相同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花费低于氯沙坦这个结论是可信的。

[1] 陈 环,吴继雄,纪金生.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血脂正常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4):637-638.

[2] 邵志伟,许 韦,李小东,等.高血压病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4):444 -446.

[3] 罗畅然,黄有胜.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4):409 -411.

[4] 于 泳,王喜平,张丽娜.六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5):74-75.

[5] 贾学梅.坎地沙坦与氯沙坦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成本 -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0):48 -50.

[6] 柏 蓉.三种方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654.

[7] 刘黎彪,朱进森,吴卫娟.氯胺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2011.

[8] 刘艳秋.3种长效钙通道阻滞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31):168 -170.

[9] 周 放.三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9(16):3297 -3299.

[10] 麻冬梅.两种不同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1(5):57 -58.

猜你喜欢
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