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影响

2014-12-13 06:16
安徽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住院中心

陈 润

(广西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百色 533000)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1]。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护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以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制定计划、实施护理和护理评估,是以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庭的互利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卫生保健,已被美国、加拿大及欧美国家的一些医疗组织作为儿科护理的最佳模式,各项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在我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亦逐渐引起了儿科、产科等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5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常规检查及疾病相关检查,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肺部疾病,等。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1.8±0.8)岁。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咳痰、喘息为主。患儿家长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者68例,初中以下水平者5例,其余27例在初、高中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严密观察病情、绝对卧床休息,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3],贯穿患儿住院始末,具体措施如下。(1)疾病知识宣教:给患儿及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该疾病临床常见的症状,及针对该临床症状应当采取的措施,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根据患儿身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指导,建立个人档案。宣教方式有口头知识讲解、发放疾病知识手册、观看幻灯片等形式。(2)饮食指导: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发病,往往是由于气道的高反应性,指导患儿家长对食物的选择尽可能选择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禁食雪糕等冷饮及已知可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3)用药指导: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服用的剂量、方法和时间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家长一起按医嘱督促患儿用药。雾化吸入时采用面罩或婴幼儿雾化器,以便家长根据患儿不同的体位,改变雾化器姿势,最大可能缓解患儿病情,患儿严重烦躁时,不宜雾化吸人。(4)生活护理:告知家长除控制感染和止喘外,指导患儿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当患儿出现咳嗽、咯痰时,应避免立即止咳,鼓励咳嗽咯痰,把呼吸道炎症时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以使呼吸通畅。可进行雾化吸入,湿润气道利于排痰,同时也可口服化痰药物,通过化痰达到止咳的目的。(5)环境护理:建立有家庭氛围的病房,布局合理,色彩柔和,使患儿和家长都获得舒适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在病房中放置小儿喜欢的,无致敏材料的玩具,保证患儿有充足的睡眠。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1周后,由我科专业护理工作人员依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1)显效:治疗1周,咳、痰、喘及肺部干湿罗音基本消失,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检查接近正常,精神佳,饮食、大小便正常。(2)好转:临床症状好转,咳、痰、喘及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轻,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检查明显改善,精神、食欲基本恢复。(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者病情较前加重。

1.3.2 肺功能测定 治疗前后由同一组医生在相同机器上测定同一系列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呼气流量(PFER),25%、50%、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RF)。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测定 观察组治疗后的PEFR,25%、50%、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RF)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结果比较(±s)

注:两组肺功能干预前比较,P均>0.05;干预后比较,▲P均<0.05。

PEFR 25%FRF 50%FRF 75%FRF观察组 50 干预前 3.21±0.25 3.19±0.33 2.08±0.21 1.19±0.22干预后组别 例数<0.05 <0.05 <0.05 <0.05 2.42 ±0.23 2.33 ±0.31 1.61 ±0.32 0.87 ±0.32对照组 50 干预前 3.26±0.18 3.25±0.22 2.12±0.17 1.15±0.34干预后 3.24 ±0.28 3.21 ±0.35 2.21 ±0.23 1.22 ±0.26 t值 16.001▲ 13.308▲ 4.105▲ 6.002▲P值

表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s)

/d观察组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50 4.4 ±1.3对照组50 6.4 ±2.4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多种细胞核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往往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等症状,对患儿的健康、情感、生理及心理都产生很大影响[5]。由于患儿气道组织功能薄弱,对气道产生的痰液排除困难,同时防御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外界病菌的侵入,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引起憋喘,导致患儿低氧血症的发生,进而引发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甚至导致患儿低氧昏迷,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同时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整日提心吊胆,遇到病情发作时更是手足无措、惊恐不安[6]。

由于患儿及家长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了解不多,对其治疗原则及有效方法更是了解甚少,加之疾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会选择去医院就诊,从而导致患儿在家中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7]。研究显示,家庭中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患儿及家长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掌握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监测知识和家庭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当中,可明显提升患儿对疾病的敏感程度,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家长也有很大帮助,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不良习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8]。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指包括患者在内的所有家庭主要成员参加的有关健康知识的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的延伸,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全面健康维护的服务,指导患儿家长如何照顾患儿,从饮食、起居再到疾病的预防,学会基本的护理,在患儿发病时能够镇定自若,可以随时采取有效措施,不至于慌乱,延误时机。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患儿在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仅仅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明显减轻了家庭负担。

国内有学者对儿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家属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都持支持态度,对其必要性及重要性都十分认可,但部分护理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较浅,尚有待加强[9-10]。因此,儿科护理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取得家长的合作和支持,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促进患儿的康复。本研究中通过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特别重视患儿、父母的心理疏导,在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时应兼顾各方面因素,让家长和孩子获得更有利于从疾病中康复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使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在有限时间建立起密切的家庭成员关系,增加了患儿和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助于家长和患儿的选择有利于从疾病中康复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改善了呼吸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压力。

[1] 王莉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7 -38.

[2] 王 清.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发展成为哮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6):1328.

[3] Schmidt B.Family centered nursing in neonatology[J].Kinderk rankenschwester,2010,29(2):67 -68.

[4] 王 冠,李开为.细辛脑联合氨茶碱治疗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593 -594.

[5] Hendricks-Munoz KD,Louie M,Li Y,et al.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onatal nursing perceptions of family-centered care and developmental care practices[J].Am J Perinatol,2010,27(3):193 -200.

[6] 姚 强,潘家华.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2):224 -225.

[7] 张 静,杨玉梅,张金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儿童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13-1514.

[8] 王晓敏.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47 -148.

[9] 杨玉梅,张 静,张金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1):22-23.

[10] 鲁斌辉,杨红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94 -96.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住院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妈妈住院了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