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及其健康照料问题研究

2014-12-13 09:49季秋忆康国定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5期
关键词:镇江市镇江照料

季秋忆,康国定,张 宇,陈 烨,吴 坦,蔡 婧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0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问题之一。早在2005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45 亿,占总人口的11%,且我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预计到2020 年,老龄人口将超过2 亿,到2040年将超过4 亿,老龄人口年平均增长720 万,年平均增长速度达5%,由此带来的老年人医疗保障及其健康照料问题引起众多学者关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国家集中调控、卫生部门垄断的英国全民医疗保障模式,各类疾病保险机构高度自治并相互竞争的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私人医疗保险为主的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1]。在我国,老年人医疗保障面临着覆盖面不全、城乡差距大、社会医疗保障实施模式不统一等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所面临的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将更严重。而在老年人健康照料问题上,可借鉴英国的老年整体照料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国式的老年照料评估体系、服务标准,并在法律上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老年照料中的法律责任[2]。通过对新加坡老年人健康照料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我国要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老年人照料体制和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体系,并建立公益基金和开通社会慈善捐赠来支持老年人照料体系[3]。石人炳(2008)提出中国“远距离照料者”人口众多,有必要在中国推广美国式远距离老年照料方式,丰富我国老年人健康照料的模式[4]。Freeman 与Corey(1993)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改变着人们对于健康照料服务的利用。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城乡分布视角出发,发现健康照料服务的利用存在城乡差异,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很明显影响着我国老年人健康照料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镇江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镇江市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与健康照料问题。早在1986 年,镇江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比重越来越大。根据镇江老龄委办公室与国家统计局对2001-2010 年镇江市老年人口变化(见表1)和自然增长率(见表2)的调查,根据人口增长模型公式Pt=P0e(λ-μ)t(Pt表示预测年份人口数;P0表示当年人口数;λ表示出生率;μ 表示死亡率;t 表示年份),对2010-2050 年老年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见表3),结果显示,2010-2050 年高龄化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在2050 年,高龄化率将达到29.35%。本文针对镇江市已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及老年人健康照料问题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数据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文中所使用的镇江市60 岁以上人口相关数据来源于镇江市2010 年老年人口统计年鉴,包括镇江市各地区老年人口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主要的收入来源的相关数据。通过对镇江市不同地区的上述数据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分析所得数据并进行研究。

通过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近800 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 软件分析调查问卷获得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表1 3 次人口普查镇江老年人口变化情况(人,%)

表2 2001-2010 年镇江人口自然增长率(‰)

表3 2010-2050 年镇江总人口与老年人口发展趋势(万人,%)

2.1 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状况

通过对镇江市老年人月收入水平的调查(图1)。月收入500 元及以下、501~1000 元和1001~1500 元分别为36.8%、11.2%、29.6%,月收入1501~2000 元和2000 元以上分别为10.9%、11.5%。城乡对比,城市老人月收入低于500 元占14.0%,500~1500 元占49.3%,高于1500 元的占36.7%;而农村老人月收入低于500 元占64.7%,500~1500 元占30.4%,而高于1500 元的仅占4.9%(见图2)。由此可见,多数老年人收入偏低,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中国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公平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区差异。首先是农村和城市差距,相对富裕的城市家庭成为医疗补贴的主要享受者,而广大的农村居民却很难享有补贴,医疗支出中的医疗补贴主要集中于城市中较为富裕的人群而不是穷人;这一倾向富裕人群的政策取向使得在繁荣的东部城镇居民获得的医疗补贴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城镇地区的居民。根据镇江市老年人收入来源和城乡老年人收入比较的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图4),镇江市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以离退休金和子女资助为主,分别占57.2%和31.1%,但城乡差异较大,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以离退休金为主,占81.9%,子女资助只占11.6%;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是以子女资助为主,占54.9%,有离退休金的只占28.0%。

根据镇江市老龄委办公室与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联合对镇江市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服务需求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见表4),可以看出镇江市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来源呈多样性,老年人医疗费用来源主要来自于公费或医疗保险及个人承担(见图5)。80.2%城市老年人使用公费或医疗保险,农村老年人占34.0%;仅有15.1%的城市老年人采用个人承担的方式,而农村老年人占54.9%。可见医疗保障在城市老年人中普及率较高,而在农村医疗保障政策还需不断完善。随着全市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镇江市仍有较多老人缺少社会医疗保障,主要是农村老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入和政策的滞后性,使得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险参保率较低。现今超半数的农村老年人需自己承担医疗费,他们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更加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2.2 老年人健康照料状况

图1 老年人月收入状况

图2 城乡老年人收入比较

图3 老年人收入来源

图4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比较

表4 城乡老年人医疗费用来源情况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由急性病和传染病转为慢性病和非传染病。虽然目前的趋势显示由于人们寿命延长,疾病的流行程度会减小,但是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绝对数量会增长。慢性病通常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并且无法治愈。经常导致老年人活动受限,需要更多的照顾,并导致健康医疗的大量支出[5]。调查显示(见图6),镇江市老年人健康情况良好比率约为13.6%,老年人患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的各占46.7%和14.5%,可见心脑血管疾病是镇江市老年人常见疾病。其他各类疾病主要有肠胃病、气管炎呼吸疾病、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胆结石和肿瘤等。提高民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并且普及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照料水平。

目前,镇江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332 家,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12 956 张。到2012 年底,每千名老人拥有26 张养老床位。2013 年起,政府对各类养老机构以及老年人个人提供经济补贴和扶助服务,实行床位补贴,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身于养老服务行业,减轻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在其自身健康照料方面的经济负担。市区内公办养老机构大多环境良好、空间宽敞,而一些私人养老机构环境不如公办机构,空间狭小,并且存在经费紧张状况。

图5 城乡老年人医疗费来源比较

图6 老年人常见病患病率

从图7 可看出,大多数老年人更希望由自己的子女或老伴照料,选择子女照护的老年人占47.8%,选择老伴照护的老年人占46.2%。而选择孙辈、社区、亲友、保姆、邻居医护人员等照料的老年人不足6%。目前,我国城镇健康照料主要以家庭的非正式照料为主,配偶和成年子女是最主要的照料提供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照料水平,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康复、照料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生活照料和康复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并对照料提供者的给予一定的社会支持。老年人的照护需要生理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照料,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养老方式,实行“远距离老年照料”(Long Distance Elder Care),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图7 老年人对照护人员的选择

从图8 中可见,老年人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在被调查人群中,生活完全自理的占84.3%,一般自理的为10.3%,需要帮助和不能自理的仅占5.4%,由此可知,老年人护理行业前景可观。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从事老年人护理行业的人员多为中老年人,且普遍专业素质低下,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高校以及培训机构应当多培养老年人护理方面的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职业素养,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行业基本工资以吸引青年人加入老年人护理行业,同时要对正在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3 结论

(1)镇江作为苏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偏上水平,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较早且目前老龄化水平较高,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

(2)由于国家养老政策以及镇江市自身发展的限制,政府在对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和健康照料方面的投入有限,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金管理以及投资方面缺少经验,无法将市民缴纳的养老金发挥最大效用。

图8 老年人生活自理状况

(3)养老机构覆盖面不广,城乡差距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同时基本医疗知识普及不到位,民众对于老年人常患疾病的种类以及一些基本的施救方式知之甚少。

(4)镇江对于老年人口健康照料方面的投入较大,公办养老机构数量相对满足需求,养老机构的设施相对完善,但是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养老服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高,并且行业后备军不足。

(5)政府对民营机构的扶持与鼓励不到位,民营养老机构数量不足,私立养老机构在环境方面不如公立机构,医疗配备不够完善,养、疗一体化程度偏低,只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并且政府对私立养老机构补贴的限制性大并且滞后,无法促进私人养老机构的发展。

(6)镇江市针对老年人口制定的相关医疗保障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城市老年人口与农村老年人口、高收入老年人与低收入老年人之间的政策实施仍然存在不均衡现象。

4 对策

本文试以镇江市区为例,提出合理布局养老机构的规划设计。由图9 可知,镇江市区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极不协调,各个区的公办民办比例不协调。根据现状,结合镇江市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方向和规划标准,进行一个理想的规划。考虑到养老机构应远离工业区等污染源和环境较为嘈杂地区,且处于交通较为便利地段,以及各区老年人口分布密度,一般养老院规模为150~200 张床位的状况,经过规划得到图10。

为完善未来镇江市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照料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除了全社会要进一步增强老龄意识,提高对构建老年人医疗保障及照料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加快养老机构的发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上门照料服务和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等以外,还应采取以下对策:

图9 镇江市区养老机构现状图

图10 镇江市区养老机构规划图

(1)实现老年人医疗保障与健康照料的同步,在完善市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照料,使镇江市有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更加健全。

(2)淡化行政边界以及户籍制度对于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与健康照料的限制,从实现城乡一体化到实行省一体化再向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根据统一的标准制定收费标准,倡导养老机构的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

(3)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到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障和健康照料中,兴办养老机构,利用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最终实现养老服务产业化,并努力扩大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以期覆盖镇江以及其周边区域,为周边城市服务。

(4)加强对于养老产业的投入,将养老金的投资单独划分出去,吸纳高级人才,采用专人专项管理方式,实行效益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养老金,实现养老金的最大化效益和利用。

(5)推广老年人健康照料知识,普及尊老助老宣传教育,加大对于养老机构以及开设老年人健康照料专业的高校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老年人健康照料行业中去,充实老年人健康照料行业的后备军。

(6)重视实施不同老年人群的政策的公平性,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应酌情给以相应的照顾。对于全国范围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水平的人群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健康照料要以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

[1]蒋菲.国际医疗保障制度市场参与改革的经验及启示——以美、英、德为例[J].经济特区,2012(9):105-109.

[2]潘金鸿.英国老年照料系统的重构和整合——到英国的访学与思考[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6):172-177.

[3]张善斌.新加坡老年人照料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民政,2006(10):33-34.

[4]石人炳.美国远距离老年照料及其借鉴意义[J].人口研究,2008(4):73-78.

[5]Elizabeth Vierck,Kris Hodges.Aging:Demographics,Health and H ealth Services[M].London:Greenwood Press,2004.

猜你喜欢
镇江市镇江照料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镇江市老年大学校歌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