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4-12-14 06:55屈春生周元锋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脂蛋白冠脉冠心病

屈春生 张 博 周元锋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洛阳 471000

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硬化的斑块导致心脏动脉腔狭窄,从而导致心脏的血流受阻,使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故为了给冠心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防治依据,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因素与性别的关系,该研究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1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1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都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3.5±3.5)岁。根据患者的性别118例患者分成两组,女性组,男性组,每组59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发放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既往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同时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采血后测量患者患者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同时计算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同时统计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包括病变支数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肥胖:根据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及肥胖预防指南中BMI≥28 kg/m2;②腹性肥胖:根据IDF 在2005年发布的定义:即: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5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非正态资料应用单项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病变特点比较

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比较,男性组急性心梗,多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比较[n(%)]

2.2 传统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的传统因素比较,男性组的吸烟,饮酒比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的BMI,腹性肥胖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传统因素比较[n(%)]

2.3 非传统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非传统因素比较,男性组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非传统因素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非传统因素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1,※P>0.05。

组别例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男性组女性组t/F 59 59 4.45±0.78 5.08±3.38 5.72 1.53±1.04 1.69±1.91 3.71 10.19±8.89 5.62±9.46 11.42 4.23±0.91 4.09±0.88 0.22756 0.91±0.23 1.13±0.29 10.85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男性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及急性心梗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以单支,双支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为主。这与王有等[1]研究结果相符合。其推测这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保护作用有关。因为大多数学者研究[2]发现,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也会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女性的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而这些代谢的异常必然会增加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速度,从而使女性累及的冠状动脉数量也会逐渐增多。

吸烟及饮酒已经被公认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吸烟饮酒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改变,而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在该次研究中,男性的吸烟率为49.15%,饮酒率为54.24%,明显高于女性的的5.08%,3.39%,这与许玲玲等[4]研究相符合。

Mizuno 等[5]研究显示,BMI 每增加1 kg/m2,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会增高12%。从该次研究来看,两组患者的BM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性肥胖是反映腹腔内脏中脂肪的沉积指标,大多数资料显示,腹性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也更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女性更明显偏向于腹性肥胖。这可能与男性女性的运动差别有关系。

目前,随着基础医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深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等因素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血脂的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男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具有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防治胆固醇在体内堆积[6]。因此虽然女性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于男性组,但冠心病的发病程度低于男性组。C-反应蛋白是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该组研究中,男性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组,因为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性反应产物。故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比例较高,且冠脉病变也较重。

综上所述,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有明显差异,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区别。

[1]王有.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威胁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复学杂志,2012,3(1):74-75.

[2]刘如秀,徐利亚.冠心病威胁因素的研究进展[C]//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1:54-56.

[3]胡威.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状病变特点及PCI 术后服药依从性1年随访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1-87.

[4]许玲玲,叶瑞繁,周嘉辉,等.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32):905-907.

[5]张国春.年青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9:1-30.

[6]俞阅彦.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1-56.

猜你喜欢
脂蛋白冠脉冠心病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