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

2014-12-14 11:58王晓伟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根治性抗病毒乙型肝炎

王晓伟

安阳第五人民医院九科(传染病科),河南安阳 455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与此同时工作压力也在与日俱增,高油、高脂、高蛋白饮食、大量饮酒等均会破坏肝脏基本结构及功能,最终演变成肝癌[1],为研究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该院于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接收并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对其实施根治性手术后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根据随访期间相关数据显示均取得了较为可靠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收并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均分布在3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2.1)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均进行相关实验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后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2],对所有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本次研究入列标准:①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检测为Child-PughA级或B级,行根治性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②无下腔静脉及肝门静脉癌栓现象,亦无癌细胞近、远处转移;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④年龄>18岁,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病情以及根治术的适应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该院接收并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按其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根治术之后采用护肝药物(肝泰乐和葡萄糖)进行治疗:肝泰乐:口服100~200 mg/次,3次/d;葡萄糖:是机体各种活动和一切合成代谢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口服50~60 mL/d。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根治术之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抗病毒治疗,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抗原性和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IFN-α、IFN-β、IFN-γ。本次试验选用干扰素-α 制剂,用量为3×106~5×106单位/d,连续用1 周后改为隔日1次或3次/周,肌内注射。

1.3 观察指标

该次试验主要观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肿瘤复发的影响,研究起点为患者实施根治术后服药的第1 天,随访期为两年,研究终点为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或术后死亡,无瘤生存期是指肝癌根治术后直至肿瘤复发为止的这段时间,总生存时间为患者术后死亡或随访时间结束的这一段时间[3]。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表1 4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根除术后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疗效

2 结果

该院接收并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实施根治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所有参加治疗的患者在随访2年期间,其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随访期肿瘤复发,1例死亡;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随访期肿瘤复发,并有5例死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肿瘤,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是指主要由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慢发展而来[4]。肝癌的根治性切除指根据肝癌所在肝段或肝叶的位置进行整段或整叶肝切除,包括所属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胆管。术后患者一般还需长期服药治疗,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5]。该次试验选用干扰素-α 制剂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此外,这种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肝泰乐又称葡萄糖醛酸内酯,是构成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能与肝脏及肠内毒性产物结合成无毒物质从尿液中排出;此外,亦可降低脂肪在肝内的蓄积,增加肝糖元,临床上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变以及中毒性肝损伤等,葡萄糖具有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含量,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可抑制肝糖原的合成,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6]。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根据该次研究随访信息发现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后其无瘤生存率(79.17%)与总生存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54.12%、62.5%),复发例数与死亡例数也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复发时间(15.3月)高于对照组(7.9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较大且。综上,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较大。

[1]郭宏华,晁阳,李岩,等.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016-3018.

[2]郭宏华,晁阳,李岩,等.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肝脏,2012,17(2):83-86.

[3]张天成,谭龙益.原发性肝癌局部化疗后肝炎及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36-39.

[4]王鲁文,孙小梅,龚作炯,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及抗病毒治疗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9):617-620.

[5]徐启桓,许镇,舒欣,等.抗病毒治疗对不同分期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3):381-384..

[6]汤伟亮,谢青.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6):408-410.

猜你喜欢
根治性抗病毒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