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保肾方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2014-12-14 06:56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降糖尿蛋白丹参

陈 春

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浙江温州 325000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最终大部分患者进入慢性肾脏病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但目前糖尿病肾病治疗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控制血糖、血压、调脂及ACEI或ARB类药物降尿蛋白等治疗,难以有效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速度,故运用传统中医药联合西医疗法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个希望。为探讨降糖保肾方结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笔者2011年7月—2012年8月间以上述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经验方降糖保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为该院住院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3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5~74岁,平均(55.2±4.77)岁;糖尿病的病程为6~13年,平均(12.06±1.98)年;Ⅲ期肾损害11例,Ⅳ期肾损害19例。在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3~79岁,平均(54.16±5.71)岁;糖尿病病程为7~14年,平均(11.22±2.06)年;III期肾损害13例,Ⅳ期肾损害17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Mogensen分期为III~Ⅳ期。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症状积分标准则参考我国最新出版的《中医量化诊断》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应符合以上的中西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者;不能合作者或是精神病患者;哺乳期妇女或是妊娠期孕妇;其他类型糖尿病所引发的肾损害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科素亚50 mg/qd,控制血压,目标血压<130/80 mmHg,可联合使用CCB、β 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其他调脂、抗聚等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降糖保肾方(葛根12 g、虎杖10 g、黄芪15 g、六月雪5 g、山药12 g、黄连5 g、丹参20 g、桃仁10 g、茯苓10 g、知母6 g、积雪草10 g、猪苓15 g、黄柏10 g、杜仲9 g、六曲12 g、麦芽8 g、谷芽10 g、地龙8 g、山楂15 g),1剂/d,早晚分服。疗程12 周。

1.4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24小时尿蛋白量(24hPro)、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

1.4.1 临床疗效 评价的指标:治疗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白蛋白排泄率恢复正常值或是降到1/2 以下,24 h 尿蛋白定量也降到1/2 以下,肾功能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的好转,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24h尿蛋白定量也略有下降,肾功能指标正常;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改善,甚至有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数据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及自身前后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有效率8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67%;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3 UAER、24hPro、Scr、BUN 变化情况

治疗组UAER、24hPro、Scr、BUN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UAER、24 hPro、Scr、BU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3。

表3 两组UAER、24 hPro、Scr、BUN 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UAER、24 hPro、Scr、BUN 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UAER(μg/min)24 hPro(mg/d)Scr(μmol/L)BUN(μmol/L)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01.46±98.47(187.32±76.28)*#310.17±87.21 278.68±98.13 2.91±0.91(1.71±0.57)*#2.77±0.78 2.24±0.77 176.45±25.43(129.35±55.33)*#172.34±27.28 161.24±45.13 9.55±2.23(8.02±3.03)*#9.98±2.34 8.78±2.93

3 讨论

DN 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升降失司,运化失健,实热积于内,消谷耗津,津液不得四布,脏腑经络失养而发病。病久则燥热伤阴,进一步耗伤阳气,出现气阴两伤[1]。并且中医认为久病必定化瘀入络,因此大多数医家主张兼用活血化瘀之法,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夹瘀,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治疗应以益气养阴祛瘀为大法[2]。

降糖保肾方中黄芪、葛根、山药、杜仲益气健脾,补肾养阴;丹参、积雪草、六月雪、地龙、桃仁、虎杖活血化瘀;知母、黄连、黄柏清三焦虚火;猪苓、茯苓健脾利水;谷芽、麦芽、山楂消积健胃,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养阴清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观察了葛根素对DN 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葛根素可降低Ⅳ型胶原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3]。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可下调血糖水平,减少尿微量清蛋白的漏出[4]。通过对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输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DN 患者血清IV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的表达,表明丹参对糖尿病肾病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5]。运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并与厄贝沙坦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可降低DN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脂,减少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了益气养阴活血法具有显著的疗效[6]。

笔者得出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76.67%和83.33%,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减少尿蛋白排泄率、降低蛋白尿、延缓病程等方面均显示优异的治疗效果。因此降糖保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值得推广。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杨洪娟,刘建.苏秀海以通为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河北中医,2011(11):1610,1626.

[3]焦秀敏,李栋.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0(5):590,617.

[4]李红梅.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尿微量清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7):1099-1100.

[5]詹晓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8):47-48.

[6]王凤丽,陈志强,王月华,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35-38.

猜你喜欢
降糖尿蛋白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快乐降糖“穴”起来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