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肥胖症患病率分析

2014-12-14 06:56李胜美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肥胖症患病少数民族

李胜美 张 雁

云南大学校医院,云南昆明 65003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膳食结构的转变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使超重和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比例不断增加,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症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出现低龄化倾向,超重和肥胖症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不容忽视,若在此时期筛查出其中的危险人群并加以干预,必将对降低日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现状,现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在该校接受大学生体质调研的少数民族大学生3 124 人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该校接受大学生体质调研的19~22岁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纳西族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3 124名,其中白族男生320名、白族女生325名、哈尼族男生325名、哈尼族女生324名,傣族男生266名、傣族女生295名、佤族男生315名、佤族女生318名、纳西族男生313名、纳西族女生323名,共计少数民族男生1 539名,少数民族女生1 585名。

1.2 方法

测量仪器为无锡市仪器厂RGZ-120-RT型体重秤,所有被测量少数民族空腹,排尿后,不穿鞋,只穿轻薄的衣服,全身放松自然地站在上到体重秤上,测量体重,结果以kg 表示。身高是测量从头顶到足跟的垂直距离,结果以cm 表示。根据身高和体重结果计算BMI值,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kg/m2),采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制定的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标准进行肥胖症的判定[1],BMI≥28 为肥胖。

1.3 统计方法

用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其中不同少数民族男女生间身高体重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同一少数民族男女生之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少数民族男生身高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少数民族女生之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少数民族男生女生身高情况[cm,(±s)]

表1 不同少数民族男生女生身高情况[cm,(±s)]

民族例数 男生人数 身高女生人数 身高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纳西族645 649 561 633 636 320 325 266 315 313 168.43± 5.68 165.62±5.34 164.75±6.13 163.33±5.89 169.80±5.74 325 324 295 318 323 156.26±4.52 153.37±4.37 154.30±5.04 153.20±5.15 152.32±5.84

同一少数民族男女生之间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少数民族男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少数民族女生之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少数民族男生女生体重情况[kg,(±s)]

表2 不同少数民族男生女生体重情况[kg,(±s)]

民族例数 男生人数 体重女生人数 体重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纳西族645 649 561 633 636 320 325 266 315 313 55.20± 7.35 53.99±6.17 52.84±8.23 52.67±7.83 58.08±7.54 325 324 295 318 323 47.05±5.72 48.54±4.47 45.64±6.52 49.05±5.57 50.13±6.12

不同少数民族肥胖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02,P<0.05),全部男生肥胖症患病率和全部女生肥胖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5),见表3。

表3 不同少数民族男生女生肥胖症患病情况

3 讨论

已证实肥胖在心血管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即使MBI 处于正常范围,男性随着BMI 不断增加,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随之增高。校正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基线值血压等影响因素后,BMI 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1]。BMI 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BMI≥28 组的高血压发病危险是BMI<24 组的3.6倍[2]。

在3 124名少数民族学生中,肥胖症学生检出61例,其中男生39例,女生22例,检出率0.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白族患病总人数为9人,检出率为0.0139%,哈尼族患病总人数为6人,检出率为0.0092%、傣族患病总人数为5人,检出率为0.0089%、佤族患病总人数为20人,检出率为0.0316%、纳西族患病总人数为21人,检出率为0.0329%,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遗传背景及饮食文化差异不同有关,全部男生的患病人数为39人,检出率为0.0253%,全部女生的患病人数为22人,检出率为0.0139%,这可能与女生更加注重个人形象有关。总的来讲,少数名族大学生肥胖症的发生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的17.2%[4]。该研究中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其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是该群体肥胖发生率低的主要原因。肥胖与遗传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有资料报道父母亲肥胖与青少年肥胖有显著相关(P=0.003)双亲一方肥胖尤其是母亲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35%~40%,双亲均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60%~70%。快餐食品﹑高糖饮料﹑长时间静坐缺少运动是导致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6]。

BMI 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笔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开展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倡导锻炼身体,健康生活的理念;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积极营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减少超重和肥胖症在学生中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1]Gelber RP,Gaziano JM,Manson JE,et al.A prospective stydy of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in men[J].Am J Hypertens,2007,20(4):370-377.

[2]孙佳艺,赵冬,王薇,等.体重指数对10年累积高血压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5-438.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1-717.

[4]包雪鸣,季成叶,尹小俭.1985-2005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64-3376.

[5]王力平.肥胖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J].学理论,2011(17):47-48.

[6]严卫青,刘静.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12):1075-1076,1078.

猜你喜欢
肥胖症患病少数民族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症新基因
罗非鱼肥胖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