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护理观察

2014-12-14 06:56张彦霞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张彦霞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特征[1],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缺氧、缺血现象进一步加剧,易诱发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等疾病出现,很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对患者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无创正压通气属于呼吸机辅助呼吸方式,不需进行气管切开插管或气管插管[2],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创伤,因此在COPD 所致呼吸衰竭中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该院在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对COPD 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对患者展开精心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优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COPD 引发呼吸衰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60~82岁,平均为(71.5±2.4)岁;病程为4 d~12年,平均为(3.7±3.2)年。其中,合并高血压3例,营养不良6例,肺性脑病10例。54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痰量增多、气促、咳嗽与咳痰症状,均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2002年)诊断标准相符,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脏疾病、休克、昏迷、未控制胃肠道出血、中重度肺大泡及气胸等症状,适合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展开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及祛痰等。在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时,将参数设定为同步/时间模式,保持其频率为10~15次/min;起始吸气压为6 cmH2O,在15~20 min 内将之缓慢增至8~12 cmH2O,通气时间为12~20 hd,呼吸压为4 cmH2O。通过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与血压展开监测。在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全过程中,从心理护理、治疗中护理、严密监护及饮食指导几个方面展开精心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样分压(PaO2)、pH值与CO2分压3项。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进行t 检验。

2 结果

54例患者治疗后PaO2分压显著高于治疗前,CO2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54例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mmHg,(±s)]

表1 54例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mmHg,(±s)]

项目pH PaO2分压CO2分压治疗前(n=54)治疗后(n=54)7.31±0.12 7.34±0.24 64.71±17.43 74.62±17.95 58.93±4.32 47.65±4.27

3 讨论

在COPD 引发呼吸衰竭时,患者气道会在原有病变之上发生分泌物无法畅通排出、水肿和炎性充血现象,导致气道阻塞加剧,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3]。对COPD 所致呼吸衰竭展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患者呼吸做功显著减少,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可对呼气末肺泡塌陷现象加以避免,促使肺顺应性增强,可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使呼吸肌损伤明显减轻,从而对患者低氧、低血症予以有效改善。在COPD 引发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康复及预后极为有利。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1 心理护理

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同时对呼吸机应用知识缺乏必要了解,在治疗中常有拒绝配合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展开有效信心疏导,为患者讲解呼吸机应用目的及可靠性,同时将呼吸机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方式向患者阐明,促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必要时还可请已成功完成治疗的患者加以示范,将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予以消除,提高治疗依从性。

3.2 治疗中护理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对面罩加以适当选择,将呼吸机管道正确连接,对各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其密闭性与舒适性。指导患者对呼吸机应用加以配合,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建议患者加大饮水量,同时对湿化器中水温加强控制,使之保持在32~35 ℃左右。

3.3 严密监护

对患者肤色、发绀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对其呼吸、血压、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氧饱和度展开实时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对呼吸机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促使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提高。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胃胀气、面部皮肤坏死溃疡等,当有并发症症状出现时,应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3.4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进食易消化少渣食物,且以半流质食物为主,同时应保证营养供应充足,适当减少糖类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禁食产气、油炸类食物。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对其蛋白质摄取量加以适当限制,建议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对食盐摄入量加以限制。

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呼吸功能、预后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劳可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713.

[2]方明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5(2):164.

[3]王敏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3.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勘误声明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