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排螺旋CTA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4-12-14 06:56范宏伟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螺旋下肢情况

范宏伟 李 辉

1.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宜阳 471600;2.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 450003

在临床上,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疾病,尤其体现在老年人。对患者采用常规的DSA 进行观察能够观察到患者的血管发生的形态变化,诊断血管病变最有效的标准就是细小血管的分辨力高,但是这种检查是有创伤的。并且目前,多层螺旋CTA 在迅速的发展,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准确性高并且没有任何创伤的血管成形技术。采用CTA 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准确找到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并且了解发生病变的其它情况。针对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情况采用CTA 成像技术进行观察后,观察的结果非常准确[1],为探讨针对下肢动脉的病变情况采用128排螺旋CTA 成像技术进行观察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现分析该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发生病变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动脉发生病变的患者120例。所有的患者来源:来自门诊的患者48例,所占的百分比为40.00%;来自医院住院的患者72例,所占的百分比为60.00%。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54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5岁。所有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了单侧的下肢疼痛或者是双侧的下肢疼痛,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出现了消失。

1.2 方法

其中扫描仪器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使用方法:选择的仪器128排螺旋CT,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相关的参数为:管电压应为120 kV,最小的管电流为180 mA,最大的管电流为250 mA,准直宽度的值为4 mm,此外层厚为1 mm,间距为1 mm,矩阵为512512,此外X线管在旋转时速度为0.5 s/r。进行扫描的方法:主要要求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从T12 的下缘水平到足尖的部位来进行扫描,然后采用非离子型的对比剂,选择的量最少为80 mL,最大为100 mL,之后利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肘的正中间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在进行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速度,通常速度最小为2.5 mL/s,速度最大为3.5 mL/s。之后将全部的原始数据传递至独立工作站进行图像方面的处理,并且需要两位水平非常高的主治医师来单独进行阅片,最终统一两者的诊断结论[2]。

1.3 病变评价标准

将患者的动脉情况主要分成十个节段。在进行血管狭窄的评价时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按照狭窄的程度对每一段血管进行有效的分级,最终分成5级:1级表示无狭窄;2级表示管腔非常不规则或者是轻度狭窄,患者发生病变的动脉管径减少到了正常的49%以下;3级表示为中度狭窄,患者的狭窄率最小为50%,最大为74%;4级表示为重度狭窄,患者的狭窄率最小为75%,最大为99%;5级表示患者的动脉完全闭塞。

1.4 观察指标

针对所有患者采用CTA 观察患者的下肢血管有无出现了狭窄的情况,患者的下肢动脉壁是否出现了钙化的情况,检查是否出现其他异常的情况等。

2 结果

2.1 观察情况

对120例患者全部采用CTA 进行检查,最终得出的图像比较令人满意。在准备进行检查前,临床上发觉患者有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现狭窄并且患有阻塞性疾病的患者有120例。采用CTA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果,见表1。

表1 采用CTA 观察到患者的情况

2.2 观察结果

将上述的情况与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108例中有80例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采用动脉切开取栓术的患者50例,采用动脉搭桥旁路术的患者30例。对所有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造影与手术,最终的手术结果与CTA 进行检查的结果全部相同。其中该组的80例患者,完成CTA 检查之后全部进行DSA 检查。最终发现,采用CTA 进行观察,最终成像的图像极其明显,患者的一些情况像血管管壁钙化以及狭窄度等全部得到了非常好的显示,在80例患者中,经过CTA 检查后,显示全部正常的患者有8例,为腹主动脉闭塞的患者0例,为动脉狭窄的患者10例,为股动脉闭塞的患者有64例。为股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8例。诸多病症类型的患者全部有明显的显示。见表2。

表2 采用CTA 对患者进行观察后的结果

最终发现,采用两种方法对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进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7.8%,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的符合率达到了97.10%。

3 讨论

在该次的研究中,120例患者经过CTA 的检查之后获得的图像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能够分辨出各种类型的患者。患者的一些资料经过CAT 检查之后,均能够得到明显的显示。在该组的80例患者中,经过CTA 检查之后再次进行DSA 检查,最终发现采用CTA 成像极其明显,患者的血管管壁是否出现钙化以及管腔是否出现闭塞以及狭窄度均有非常准确的显示。最终发现采用两种检查方式检查患者的下肢动脉的闭塞情况,符合率非常高,达到了97.8%,在狭窄诊断方面达到了97.1%。

针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采用128排螺旋CTA 成像技术来进行诊断,能够在患者的一次屏气过程中完成大容积的扫描,这种成像技术具有非常高的Z 轴分辨率[3],并且能够成功的达到各相通性,能够将微小血管结构的显示进行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显示血管的整体图像,也能够得出病变与血管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成像技术的分辨率非常高,主要体现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并且具有无创或者是微创的特点,能够很快成像,并对大范围的容积进行快速的扫描,其在图像的呈现方面几乎与DSA相同[4]。此外,还能够从很多角度对患者的病变血管进行有效的观察,在管腔的狭窄等诸多的方面都几乎得出了与DSA 一样的结果。下肢动脉CTA 能够成功显示血管壁的钙化情况。选择MIP等一些后处理功能进行有效处理后,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狭窄图像。CTA 在针对患者进行血管与病变的鉴别过程中以及鉴别对患者进行解剖位置以及骨骼二者之间具有的空间关系时,明显要优于采用DSA 进行鉴别。针对大动脉血管非常大的腹壁血栓,由于会出现容积效应伪影,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检查结果的图像出现了失真的情况,最后导致出现了假阳性诊断。针对患者采用VR 技术,能够非常完整清晰的呈现出患者血管的立体影像,将骨骼影像的遮挡问题也能够有效去除,这样就能够将患者血管、血管与血管之间以及血管周边之间的一些结构关系清晰的呈现出,此外还能够明显的表现出病变的狭窄程度[5]。针对患者采用MIP 能够有效达到与DSA 一样检查效果的血管减影图,此外还能够非常清晰表现出患者狭窄情况与闭塞远段侧支循环的情况,患者下肢血管壁是否出现了钙化也能够准确显示出来。但是对于CPR 技术只能够将要展示的血管进行拉伸,最终保证能够呈现在同一个平面之上[6]。采用MBP 能够非常明显的观察到患者发生的病变与患者周面一些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详细了解二者之间的解剖关系。下肢动脉CTA 非常科学先进的后处理技术具有能够有效了解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是无法比拟的,能够有效观察到患者血管发生病变的部位、发生病变的范围以及患者出现的狭窄闭塞的程度,对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以及患者的钙化情况也能够详细了解[7]。并且下肢CTA 与DSA 进行比较发现,其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非常高。但是也存在着缺点,如果对比剂的剂量过大就可能会出现了过敏反应,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一旦患者出现较多、较大管壁钙化时,检测结果中会出现较大面积的伪影,遮盖周围部分组织,增加针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评价难度,紧邻骨骼走行的血管也会因为骨皮质的极高密度产生狭窄的假象或显示不清,对部分动脉闭塞的病例由于闭塞远侧的血管内血流缓慢、对比剂充盈差,血管强化的效果不佳,难以取得满意的血管强化图像,重建中血管显影浅淡或不显影,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所以在此基础上仍需要不断研究出更加有效科学并且能给患者带来更多价值的成像方法,相信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此项技术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1]郝永.下肢动脉双能CTA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俞同福.56例多排螺旋CTA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30):126-127.

[3]李在军,甘甜.64排螺旋CTA在下肢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中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0(15):333-335.

[4]张辉,于咏梅,李亚敏,等.下肢血管病变时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结果分析[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07,5(3):32-34.

[5]Thomas A,Ellen F,Robin H,et a1.16-MDCT angiogrphy of aortoiliac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es:comparison with dig ital subtraction allgiography[J].Roentgenol,2007,189(3):702-711.

[6]张迪.128排螺旋CTA 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3(15):175-179.

[7]涂永波.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1,4(1):333-335.

猜你喜欢
螺旋下肢情况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螺旋变变变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