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4-12-16 08:26张厚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比赛

张厚喜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

2005年由国际田联和德国田联联合推出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IAAFkidsathletics),目的是为满足当前学校教学以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走、跑、跳、投的基本形式和田径项目的基本要求,加入一些运动因素而形成新的运动形式。

1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优势

(1)趣味田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大致相同。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的不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与国际田联趣味田径项目的初衷不谋而合。趣味田径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田径运动更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把他们的运动兴趣吸引到田径运动上来,更好的、更全面的促进他们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2)趣味田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学一线教师的认可。教师是课程内容开展的执行者,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直接管理者。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趣味田径教学理念因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大致相同,得到了广大教学一线教师的认可,为趣味田径在我国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对大中小学的一线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之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可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并肯定趣味田径将在田径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3)趣味田径对场地要求低,利于活动的开展。趣味田径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不像传统田径对运动场地要求那样高,只要有面积为60m×30m的平坦场地(草地,空场地,沥青地)就可以开展,大大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场地状况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因地制宜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避免了在投掷、跨越类项目在教授过程中由于场地问题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对教学场地的影响。

不同的田径场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设计出合适的运动场地,就能很好地促进田径运动的开展。

(4)趣味田径具有专门化的器材,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体育器械是体育教学过程及课堂管理的物质基础,拥有一套完整实用的体育器械,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利于教师课程的开展。趣味田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不同重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各种器械(见表1)。

这些都满足了田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客体的需要,而且可以让教师全面的向学生介绍田径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全面接触田径运动,了解田径运动,建立自己对田径运动的认识,而且本项目还包括标志桶、标志锥、标志小旗、30米标志尺等许多田径课程中布置场地所需要的器械,方便了教师教学的开展,满足了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对田径课堂教学要求。

表1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标准器械清单

(5)趣味田径项目的比赛组织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田径项目在比赛中注重学生成绩和名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难以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要,而且传统田径比赛具有时间长、消耗大的特点,一般的同学很难适应这样强度的比赛,而趣味田径恰恰相反,项目的设置更注重集体性,能够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特点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恰当的调整比赛规则,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去。

趣味田径项目在比赛组织形式上,充分反映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和健身性。比赛形式采用男女混合组队、团体总成绩式的计分方式,多个团队共同参与不同项目的比赛,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整个团队的成绩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单只决定于某个人成绩的好坏,成绩公布时大家只能看到大家共同努力换来的团体成绩,不论成绩好坏,都可以找到团队的归属感。

(6)趣味田径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增强学生体质只是其中一个目标,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就成为了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趣味田径的提出,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找到了很好的方法。

趣味田径项目在运动单元设置上,多采用组合形式,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身体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运动形式,提出不同的技术达标要求。如在基础跑的练习中,运动形式设置多为跑、跨、接力的组合,同时其在比赛形式设置上都是采用团体赛形式,而且团队的所有队员必须参加项组(短跑,跳跃和投)和耐力跑一系列项目的比赛。这就保证了每名队员在参与运动或比赛的同时,增加了对速度素质、灵敏素质、爆发力等各项身体素质的综合锻炼,提高了整体身体素质。经过不断改进后的趣味田径在项目设置、运动形式的设计上,不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始终保持学生对未知难度运动的好奇性,保持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以参与符合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运动形式来逐渐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7)趣味田径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特性。趣味田径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性,通过降低项目难度,改变器械重量,设计不同的器械形状来缓解学生们因项目难度太大,器械重量过重而造成的心理负担,使同学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情参与到运动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体验,获得运动的快感,使学生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感受参与运动给他们带来特有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在运动中塑造良好的心理特性,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趣味田径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田径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加注了对整个项目吸引力。首先,在运动器材设计上,各种运动器材都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其观赏性,无论是在各种颜色的搭配上还是造型的奇特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观赏者与参与者的积极性都能够被其瞬间调动;在运动单元的设计上,趣味田径项目各个单元均是走、跑、跳、投这四项身体基础练习的组合形式,学生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使用不同色泽的器材,穿插于各个比赛场地,让人目不暇接;在比赛设置上,都采用团体赛形式,队员之间互相鼓励,不到比赛结束,无法预料比赛的结果。

(9)趣味田径具有较强的可普及性。相对于传统的田径项目,趣味田径项目更易于开展、普及。趣味田径在项目的设置上,不但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学校场地不足的现实,便于在学校中推广展开。趣味田径在器械设计上,例如跨栏架可以拆装、十字跳垫可以折叠、少儿标枪、趣味标枪大多体积较小,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携带和使用之后的保管,这样使得趣味田径不但可以在校园里、课堂上开展,而且可以在小区或者健身场所内开展,使得学生们不但可以在学校里能够参加田径运动,在小区、在健身馆、在广场甚至在家里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加入到田径运动中去,从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更好的普及全民健身计划打好基础。

2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弱势

(1)趣味田径器材的易损性与高成本性。器材是体育教学及体育课程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趣味田径的器材相比传统田径器材具有材质柔软轻盈、安全环保,大大降低课堂上的伤害事故的优点,但同时也由于其在材料运用的安全环保性能高,导致其成本大大超过了传统田径器材的成本。而且,该项目器材的材质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损坏,使用周期短的特点,这也间接提高了其应用成本。在尚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极力推广大力支持的前提之下,学校要想得到专门的经费支持是非常困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趣味田径在我国的大力普及和推广。

(2)缺乏系统的趣味田径教材。趣味田径从创编至今,加上在国外推广实践中的不断改进,已经具备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教材。其教材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卡片形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又不缺乏实用性。但其教材在国内的普及率非常低,仅仅是那些进行试验教学的学校具有教材,还没有做到大范围的普及。虽然趣味田径的教材在一成程度上是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进行创编,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教材作为依据和参考,仅仅依靠一线教师的想象和创造,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国内大力推广趣味田径教材并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出具有当地特色和中国特色的趣味田径教材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趣味田径在我国普及过程中的瓶颈所在。

(3)趣味田径在国内的宣传力度不够。趣味田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但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宣传力度并不是很大。在撰写本文之前,笔者通过走访一线体育教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听说过趣味田径,即使对趣味田径有了解,其了解程度也不够深刻,仅仅有几个专业性的体育院校把其作为了一项普修课程。在全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应该极力普及趣味田径,这对于趣味田径的普及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是,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除此之外,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也为趣味田径的普及带来了契机,不仅仅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普及,更应该在社区之间进行宣传,这样就能够对趣味田径的价值作出诠释,能够很好地推广趣味田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趣味田径与传统的田径教学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田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大致相同;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学一线教师的认可;对场地要求低,利于活动的开展;具有专门化的器材,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趣味田径项目的比赛组织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特性;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具有较强的可普及性。

(2)趣味田径与传统的田径教学相比其弱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器材的易损性与高成本性;缺乏系统的趣味田径教材;在国内宣传力度不够,普及程度较低。

3.2 建议

(1)中国田径协会应该在我国大中小学以及专门的体育院校进行趣味田径的宣传,使其产生广泛的影响。(2)中国田径协会应该同教育部门等通力合作,编排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大中小学趣味田径系列教材。(3)中国田径协会应该举行专门的趣味田径教练员培训,培养更多基层趣味田径专门人才。(4)寻找合适的新型材料来代替当前的趣味田径器械材料,以降低成本。

[1] 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官方网站[EB/OL].http://www.kidsathletics.com.cn,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简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冯传诚.新课标下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37~39.

[4] 冯晓劲.对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45 ~48.

[5] 周天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41~43.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比赛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选美比赛
比赛
午睡的趣味
最疯狂的比赛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