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中学生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调查

2014-12-16 08:26卢妮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次数体育锻炼中学生

卢妮娜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津市普通中学学生体育健身认知及行为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了能反映中学生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的问卷。对河津中学、河津市第二实验中学、河津市第三实验中学、河津市职业中学四所中学中的2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4份,有效回收率为97.6%。

1.2.3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与部分体育教师、学生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情况,掌握相关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见表1)

表1显示,中学生中认为体育健身很重要并且能促进学习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9%,认为没有关系且不能养成锻炼习惯的中学生占7.4%,从来没有想过体育健身重要性的中学生占总人数的15.6%,其他方面的占了6.1%。虽然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认为体育健身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但是认为不重要和没有想过这两个占的比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应加强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

表1 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状况

2.2 中学生体育健身知识掌握状况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对健身运动后有疲劳感,次日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认识正确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87.7%,对健身一周内肌肉酸痛认识正确的占86.1%,认为健身后的睡眠质量好的学生占73.8%,认为健身后的食欲好,适量正常或稍大的中学生占63.1%,认为适宜的运动量在锻炼时的感觉是呼吸、心跳略有加快,微微出汗的中学生占57.0%,认为好的健身效果可以使体重在健身后一个月下降,此后趋于稳定的中学生占56.1%,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超过半数以上的中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掌握的比较充分,并且能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健身行为。这说明近年来,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不能松懈。因为仍有近30%的学生存在错误的健身认知。

2.3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见表2)

从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来看,为了锻炼身体的占25.6%,健身娱乐的占22.5%,放松压力的占23.6%,交际的占4.5%,适应环境的占 6.9%,参加比赛的占6.0%,掌握技能的占11.0%,从总体来看,为了锻炼身体、健身娱乐和放松压力的中学生占了绝大部分,可见体育健身的好处,中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这说明中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强身健体、发展身心的功能是普遍认同的。

表2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

2.4 中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次数和负荷强度的情况分析(见表3)

在体育健身行为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五次以上的中学生占23.4%,参加体育锻炼三至四次的占19.3%,参加体育锻炼一至二次的占48.8%,由此可得,有将近一半的中学生一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仅仅一至二次,这完全不能达到体育健身的效果;经过统计,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占到54.1%,30分钟以下的占45.9%,可以看出中学生在体育健身行为与认知方面还未达成一致。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中等强度的中学生占63.5%,相对锻炼次数和时间来说,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上要好一些。

表3 中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次数和负荷强度

2.5 中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场所及项目选择

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场所的调查发现,在学校运动场的占70.9%,校园空地的占17.6%,可见将近90%的中学生都是在校园里进行体育锻炼的的,可见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比较单一。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途径,体育课占58.6%,课余活动占16.8%,早操占16.4%,这个调查显示,中学生有将近60%都是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锻炼的,还有30%是在早操和课余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这说明了中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途径也是比较单一的,有将近90%的体育健身都是在学校进行的。

通过对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的调查发现(见表4),选择篮球的占15.8%,羽毛球的占21.4%,散步占20.7%,足球占5.9%,排球占 4.3%,乒乓球占8.5%,田径占 5.2%,跳绳占 8.7%,其他占9.5%。从中可以发现篮球、羽毛球和散步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它项目所占比例比较均匀。因此在实施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他们所喜欢的体育课程,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或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表4 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选择的状况

2.6 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次数和负荷强度

从表5可知,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次数和负荷方面虽有差异,但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而男、女生在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分钟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中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次数和负荷强度的情况

男生每次体育锻炼30分钟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4.3%,女生占45.5%,可见女生每次体育锻炼30分钟以上的百分比要比男生低很多。究其原因,应当是与高中学生的体育认知、体育意志品质有关。有研究指出,高中女生怕出汗、怕流血、怕累是一个主要特点。这应是女生锻炼时间短的原因。

2.7 不同性别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见表6)

表6 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选择一览表

由表6发现,中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面比较窄,而且男、女生在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喜欢激烈的、对抗性较强,能体现自身运动能力及其智慧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乒乓球等;女生则喜欢竞争不激烈、对抗性不强,不破坏自身形象的运动项目,比如跳绳、散步、羽毛球等。这与他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是相符合的。

3 结论

(1)河津市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状况良好。

(2)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健身娱乐和放松压力。中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强度等方面都不能与认知达成一致。

(3)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喜欢球类项目,女生对羽毛球、散步等比较易掌握的项目感兴趣。

[1] 成民祥,陈志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健身意识的调查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

[2] 李小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1).

[3]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次数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