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研究
——以郑州低碳城市发展为例

2014-12-22 13:43王风云任志东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郑州市郑州能源

王风云 任志东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研究
——以郑州低碳城市发展为例

王风云 任志东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经历了高速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后,全球各大城市正面临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以郑州为例,深入探索了制约郑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对郑州如何开展低碳、高效、经济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为推进郑州低碳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低碳经济;郑州城市构建;解决对策

1 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以最小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构建低碳城市既是人类进步、科技进步、改造自然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更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已经将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开始关注和重视经济发展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无论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是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低碳城市的建设都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背景下,郑州市把构建和谐绿色美丽的郑州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易,郑州的低碳现状不容乐观,郑州低碳城市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必须综合多方力量,为构建低碳经济发展郑州做出努力,从而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 郑州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郑州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河南省会,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不仅有GDP的增速,还包括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增长,以及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郑州的节能减排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交通模式、城市功能结构等重点领域。

2.1 居民缺乏低碳意识,排放了大量的CO2气体

在城市中,每个市民只知道要求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却不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去改变,根据暑期社会实践有关调查,郑州仅仅有26%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及其重要性了解,对“低碳”的概念不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居民日常出行方式有很大一部分是靠电动车,私家车,公共交通的工具,节能环保功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2.2 一些企业为攫取利益,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

郑州的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时,为赢取高额利润,在工厂选址,节能设备的采购,工业污水的排放等环节没有估计到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地下水、河水、空气等被工业污水、废弃物、气体所污染,不能充分的考虑到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2.3 街道的行道树种偏少,结构比较单一

根据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郑州一些区域的行道树木主要有梧桐、枫杨等,占到了树种的近70%,比例严重失调,易发生病虫害,影响街道景观及市容等,导致郑州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环保很难取取得突破的进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展,许多街道绿荫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城市绿地面积减少,直接导致了城市的环境恶化,节能减排,重建郑州绿城成为当务之急。

3 郑州低碳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郑州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将会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郑州市在低碳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瓶颈约束,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3.1 低碳城市社会意识仍较薄弱

在郑州,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扎实,社会上的低碳意识和环保氛围尚未形成,来自居民、企业、政府等的合力仍需不断加强。其中,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较为重视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率以及环境保护;郑州市人的外来流动人口多,缺乏对低碳经济的有效理解,严重阻碍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宣传和推广;一些中小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前景认识不足。

3.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缓慢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几年来,郑州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煤炭消费比重和电力消费比重都有所变动,然而,在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区建设的进程中,郑州市的工业化仍将高度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持续增速,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将会不断提高,这将直接产生对煤、电等能源资源产品的巨大需求。从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来看,郑州市在短期内以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为主的格局很难有大的改观。

3.3 政策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郑州市在实现“低碳”和“增长”二者的共同发展中,目前欠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一方面缺乏从城市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的角度来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缺乏能够有操作型的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相配套的政策体系来支撑,包括对交通工具使用优化,土地空间合理利用等方面的规定。

4 郑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4.1 引导市民形成低碳理念

从市民低碳消费的角度着手,加强低碳教育、宣传力度,是市民逐渐形成低碳理念,促进郑州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比如引导市民出行尽量依靠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量,就近出行,如果足够多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彼此邻近,基本生活出行就能实现就近出行,就近出行是建立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则,此外,就近出行还包括许多政策性措施。

4.2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力度

对于化石能源来说,以煤炭作为碳源的排放量最高,石油其次,天然气再次。目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结构的郑州,应从能源利用产业化入手,逐渐转变以传统燃煤为主的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能源,以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从而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过快增长,逐步推动能源结构得到大力调整,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级。

4.3 科学制定低碳城市规划

为了尽快创建美丽和谐的郑州,就要立足于长远,科学制定出于实际发展相协调的低碳城市规划办法,构建适合市情的低碳城市发展理论框架,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为基础来进行城市规划编制,考虑出台专门的发展规划法律规定,合理调整城市整体布局;有效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成本;避免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滥用和浪费等,引导市民、企业、政府等社会力量共同融入到低碳经济发展中,共同推动郑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低碳城市发展是外国和我国大都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郑州市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对郑州市低碳发展的对策研究,引导加强郑州市各方力量对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促进相关部门推进低碳经济的制度和措施,构建相应的低碳产业、低碳生活和低碳能源等体系,将有效促进郑州市尽快转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美好和谐的“绿城”郑州市。

[1]王鲁湘.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环保城市[J].环境科学导报,2012(1).

[2]王恩,张银柯,马捷婷,包志毅.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10(6).

[3]张洪波.低碳城市的空间组织与协同规划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5).

任志东(1994.5-),男,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在读本科生。

F299.2

A

1671-0037(2014)11-9-2

王风云(1986.1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郑州市郑州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小蒜苗成长记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贠红松作品选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郑州外国语学校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