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河南的林业探索

2014-12-23 22:35杨朝兴
创新科技 2014年14期
关键词:河南绿化林业

杨朝兴

(河南省林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0)

建设美丽河南的林业探索

杨朝兴

(河南省林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0)

美丽河南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满足人口大省生态产品需求的客观要求。美丽中国,绿色是本。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林业在美丽河南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林业生态省及提升工程建设的思路、历程和成效,对美丽河南建设需要协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美丽;河南省;林业;探索

林业承载着美丽中国的希望。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林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全省人民经过长期造林护林,改变了河南省缺林少绿的局面。通过林业生态省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重点工程为框架的造林绿化美化新格局,为建设美丽河南进行了有益探索,培育了森林资源基础。

1 林业在美丽河南建设中的作用

1.1 美丽河南表现在山清水秀,林业是山清水秀的前提。

美不美,要看山和水,山青才能水秀。林业履行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责任,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只有加强林业建设,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才能有美丽家园、美丽河南。“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季花香,沟壑鸟鸣,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我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的夙愿,也是林业的不懈追求。

1.2 美丽河南表现在林茂粮丰,林业是林茂粮丰的关键。

林茂粮丰是美丽河南的重要画卷、组成部分,林业具有防风固沙、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等功能,是实现林茂粮丰的关键。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2013年粮食总产达5 713.69万吨,比上年增长1.3%,为维护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林业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性,而且具有根本性。河南省农科院试验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内土壤贮水量增加6.1%,相对湿度提高6.3%;农田林网可使风速降低35%~40%,一般年份林网系统内的小麦产量增产4%~8%。农田林网既可以减弱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减轻沙尘暴的危害,也能够防治面源污染,增加土壤渗透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1.3 美丽河南表现在绿色发展,林业是绿色发展的基础。

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与绿色发展有着天然联系的林业,已经并将继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林业是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的基础,森林是绿色发展的稀缺战略资源,林业产业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2011年9月,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共同探讨了林业发展和绿色增长。会议认为森林在推动绿色增长中具有重要功能,具有可再生性、多样性、多功能性,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是最大的绿色经济体、重要的资源库和巨大的能源库,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能够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林产品。

1.4 美丽河南表现在村容洁净,林业是村容洁净的途径。

村庄的造林绿化能够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发展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乡村文明洁净,是美丽河南的一个显著标志。发展林业,一是可以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意识。通过村庄造林绿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二是可以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村庄生态环境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通过发展庭院林业,增加村庄和农户院落的林、果、花、草数量,能使农民的家居环境、村庄面貌和谐优美。

2 美丽河南建设的林业建设探索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增大,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林业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绿色发展势在必行。2007年12月,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明确了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率先进行了美丽河南建设的前瞻性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科学论证,确定林业生态省方案。

经过院士专家科学论证的《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豫政〔2007〕81号)成为加快林业建设、绿化美化中原大地的行动纲领。要求到2012年,巩固和完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有林地面积达到5 468.4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达到21.84%。森林和湿地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达到8 598.10万吨。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 100.53亿元。全省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规划了12项省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包括8个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省级林业产业工程。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包括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省级林业产业工程包括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相辅相成、互相衔接。

2.2 创新方法,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林业生态省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部署,不仅促进了林业发展,而且对改善河南面貌、促进农民增收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建设美丽河南奠定了森林资源及景观基础。省委、省政府把城市和村镇绿化美化统筹安排,把村镇绿化工程列为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十大实事之一,为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实行目标管理、落实投资、核查稽查结合和阳光操作等创新办法,林业生态省建设五年完成造林2 546.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改造764.3万亩。五年新增森林面积906.8万亩、森林蓄积量1 2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3.62个百分点。2012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到5 756.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4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98%,林业年总产值达1 088亿元。与此同时,林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中国林科院等机构联合评估表明,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年价值以增加到4 750亿元,森林和湿地吸收二氧化碳8 713万吨,相当于固定了全省年总能耗排碳量的12.64%,发挥了重大的节能减排作用,拓展了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 美丽河南的林业提升工程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中提出的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主要目标虽经5年努力基本实现,但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绿色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等建设任务仍较重,林地生产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林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与实现美丽河南、富民强省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指出:“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争取通过组织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豫政〔2013〕42号)扮靓美丽中原,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3.1 着眼绿色发展,明晰提升思路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于服务和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为总任务,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林地集约、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推进兴林富民,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稳步增加木材及其他林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原做出新的贡献。到2017年全省森林面积力争达到6 1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5%,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增强,林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3.2 着力美丽河南,统筹提升工程

着力于美丽河南建设,围绕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的总体布局,实施四大提升工程。一是实施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升工程,在继续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重点实施生态廊道网络、“百千万”农田防护林、村镇社区绿化美化、山区营造林四大省级重点生态工程。二是实施绿色富民产业体系提升工程,围绕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工业四大省级林业产业工程,实现兴林富民。三是实施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工程,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四是实施支撑体系提升工程,加强林业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林木良种化建设等。在生态廊道网络工程建设中,突出了优良乡土树种,实行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结合,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在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中,力求围绕城镇社区建设,以社区周围、公共场所、内部道路和宅旁为重点进行组团式、立体化绿化、美化,以乔灌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提高常绿树和花卉配置比例,营造适宜居民居住和休闲的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园林景观。

4 建设美丽河南需要协调的几个关系

美丽河南、从林做起。回顾分析林业生态省建设探索历程及阶段性成效,发挥林业功能、建设美丽河南,需要协调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林业属于公益事业,正外部性显著,现阶段发挥林业功能建设美丽河南要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倡导绿色政绩观。

4.2 城镇与乡村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美丽河南建设受城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城镇与乡村通过森林、湿地和水系等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需要以系统的视角统筹兼顾城乡绿化美化规划和建设。

4.3 生态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与环境均为美丽河南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侧重点不同,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应正确处理、协同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4 兴林与富民的关系

目前,河南农民收入还不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013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 475.34元,比上年增长了12.6%,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8%,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兴林与富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林种树种结构,处理好林业景观效果与农民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让财富与绿色同步增长。

[1]王照平.科学的决策: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纪实[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贾治邦.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J].求是,2010(7).

[3]国家林业局.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绿色增长[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赵树丛.加快造林绿化建设美丽中国[N].北京:中国绿色时报,2013-03-12.

[5]郭庚茂.为实现美丽中原梦提供生态发展空间[N].中国绿色时报,2013-07-11.

X321

A

1671-0037(2014)07-6-2

200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42400410497)。

杨朝兴(1963.10-),男,博士后,总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生态经济等管理教研。

猜你喜欢
河南绿化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朱屺瞻《绿化都市》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我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