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南京三地科技创新情况对比分析

2014-12-23 08:23王颖莉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济南市高新技术科技成果

王颖莉 陈 媛

(济南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1)

0 引言

本文从济南、青岛、南京三地统计年鉴中选取部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反映济南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几方面相比青岛、南京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青岛和南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模式,提出了加快济南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科技创新情况对比分析

1.1 科技投入(2012 年)

表1 人员投入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略高于青岛,但仅占南京的55.23%。R&D 人员数,济南略低于青岛,只占南京的64.51%。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 人员数,济南高于青岛。但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 人员数,济南只占南京的81.33%。

根据统计数据,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的全社会R&D 经费支出只占青岛的51.96%,占南京的47.13%。济南R&D 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低于青岛0.55 个百分点,低于南京0.86 个百分点。济南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全市)仅占青岛的58.53%,占南京的28.91%。济南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低于青岛0.09 个百分点,低于南京2.38 个百分点。

1.2 科技产出(2012 年)

表2 专利情况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市的专利申请量占青岛的85.50%,占南京的54.04%。专利授权量,济南高于青岛,但只占南京的77.19%。发明专利申请量,济南只占青岛的71.15%,占南京的52.43%。发明专利授权量,济南高于青岛,但只占南京的47.85%。

表3 科技成果

从表3 中看出,济南的科技奖励获奖总数只占青岛的61.71%,占南京的72.17%。国家级和省部级获奖数,济南也远低于青岛和南京。科技成果登记数,济南也略低于青岛和南京。

技术合同登记数,济南略高于青岛,但仅占南京的16.65%。技术合同成交额,济南略高于青岛,但仅占南京的20.90%。

1.3 创新平台(2012 年)

表4 研究与开发机构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数多于青岛,是青岛的4.54 倍,但只占南京的90.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济南仅占青岛的50.87%,占南京的23.31%。高等院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数,济南占青岛的77.42%,占南京的21.36%。

另外,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重点实验室总数只占青岛的8.27%,占南京的16.42%。济南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是青岛的2.42 倍,是南京的1.10 倍,这主要是由于济南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多、占比大。与青岛、南京相比,济南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数量仍处于明显劣势。

济南的科技孵化器总数只占青岛的43.90%,占南京的21.18%。三地比较,济南只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量多于南京,但少于青岛。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的共享大型仪器设备数量略少于南京,只占青岛的75.01%。济南的共享大型仪器原值也低于青岛和南京,占青岛的76.43%,占南京的49.79%。

1.4 高新技术产业(2012 年)

济南、青岛、南京三地比较,济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青岛的32.73%,占南京的30.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济南与青岛相差不大,但低于南京6.05 个百分点。济南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只占青岛的72.86%,占南京的53.63%。

2 借鉴青岛和南京经验,加快济南科技创新发展

2.1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进一步加大市级科技经费的引导扶持力度,规范管理本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达不到规定比例的项目,不予立项支持,从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进一步做好企业研发经费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激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三是继续加大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投入,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出资加盟市风险补偿金,扩大风险补偿金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对资金计划的审批和使用监督。

2.2 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优化校地合作的外部环境,继续深化济南市政府与驻济高校的合作,建立政府与高校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例如高校可以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以技术入股企业、依托大学科技园进行成果转化等。二是加快有关产学研合作支持政策的研究与制定,鼓励济南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资金、人力、设施、管理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科技十一条”落实,同时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管理细则,鼓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3 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鼓励民营中介机构发展;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规范其运作,提升中介机构运作效率。二是安排专项资金,加快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数据集成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系统,积极拓展全新业务领域,为全社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综合性创新服务。三是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根据济南市特色产业、行业龙头企业的现状,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济南创新谷”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和创新科技园几大板块的创新载体作用。

2.4 加强规划和引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是进一步加强高企的认定工作,加大对高企的扶持力度,从法律、政策、资金等层面对高企进行支持,并根据高企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引导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二是破解中小高企发展的资金难题。对高企发展采取税收优惠、低息贷款、财政补贴和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同时引导中小高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确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高企的主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真正使得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研发成果产业化。

猜你喜欢
济南市高新技术科技成果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