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现状原因和解决途径

2014-12-26 16:25王丹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王丹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资助方面的调研,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目前资助体系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找寻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资助体系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起到对加强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资助管理;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1-01

一、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

1、资助覆盖面较小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减收、免收或缓收学费,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确实无力交纳学费,尤其是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孤残学生等,则区别情况减免学费,另外,对这一部分学生, 各学校也设立了专项特殊困难补助。可是,由于受资金的限制,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困难补助的贫困生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减、免、补等资助措施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总量的需求,而且给学校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存在不足

如今,国家助学贷款已在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占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和高校不断探索这项工作的新机制,不断完善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刚刚起步,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随着还款期的到来,这些年累积的一些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出来,对助学贷款的发展产生了现实的影响和制约。

3、勤工助学岗位不足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的一条重要渠道,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 岗位资源有限, 很难满足所有贫困生的勤工助学需求。其次, 勤工助学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劳务型层次, 如打扫教室、送奶送报, 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此外,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学年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 在学习年限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尽管有些高校学习年限有一定的弹性, 但弹性太小, 而且往往没有真正实行。这对某些希望通过勤工助学来维持生活的贫困生来说, 要按时完成学业, 有相当大的难度。

4、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存在弊端

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确认是根据学生家庭收入和学生在校生活状况进行的。由于在贫困生界定工作上难度较大,高校仅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所开的证明作为认定的依据是不科学的。二是资助力度分布不合理。调查发现, 政府在具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贫困生情况而制定不同的救助标准等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平均化倾向的资助反而导致不公平。三是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脱节。有些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和消费水平低而出现了耻于言谈、郁郁寡欢、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构建完善资助体系的解决方法

1、加强思想观念的引领

资助工作应将宣传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与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相结合,通过受资助学生座谈会或感恩报告会等形式,引领大学生在力所能及时回报社会。

2、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

(1)高校资助工作应积极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资助工作应激励他们勇于直面困难,用双手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遇,立足勤工助学岗位,提升综合素质。(2)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高校资助工作应鼓励受助学生成立社团,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呵护成长。通过社团的形式,高校资助工作可以凝聚一批受助学生,由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从事校内外的自强励志活动、可以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种信息等等。(3)受助大学生可以以个人名义或参加专业社团,以集体名义参与到社会公益项目中去。

3、加强心理健康的养成

受助大学生最难攻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心理健康的养成。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年龄阶段,特别是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生活的艰难和不易过早地压在他们的身上和心里,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特殊障碍,常见的有自我封闭型、消极悲观型、孤独郁闷型与自尊虚荣型等等。总之,资助工作是高等院校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经济上的援助使得受助大学生能够安心完成学业,但与经济援助同等重要的,是如何使受助人提升综合素养,在实践中成长,在锻炼中成才。

三、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抓好源头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家庭教育是起点和基点,家长的言行是学生的模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的良性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利用家庭教育间接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感恩意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首先要进行宣传引导,可通过板牌讲座等多种方式使其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内涵和对贫困生道德的考核要求。应当完善奖惩条例和管理内容形成良好的校风,这是完善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基础。

3、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力更生励志成才的信念,国家资助大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学校。应鼓励学生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教育贫困生自觉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深入了解祖国国情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布鲁斯.约翰斯通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比较教育研究, 2002(1) : 26- 30.

[2] 黄  倩.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培养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