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2014-12-26 03:11胡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高效构建

胡艳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方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改革的深入,文章以生物教学为例,着重从备教材、备学生,课堂实施和改变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阐述,旨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生物课堂;高效;构建;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79-01

根据新课改要求,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是势在必行。如何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前奏”——备教材﹑备学生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熟悉,再仔细解读《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好本节课的整体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明确,以及解决重﹑难点的方法要了然于胸。例如,学习“氨基酸”这部分知识,教学上要求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简单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推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备学生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体性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清是必要条件之一。每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各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内容并要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并考虑规划其应对的方法。

二、奏响乐章——课堂实施

1、问题预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这样做。“预”就是预设,有预设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使充满活力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进行有效的问题预设是必要的。例如,在学习“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节,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再结合教材特点,通过问题预设,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从这些方面设计问题:(1)为何选择噬菌体做实验材料?(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3)如何获取标记的噬菌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知道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

2、问题探究

教师课前预设好具有一定梯度﹑难易适中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把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来,再小组讨论解决。例如,学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首先,提出问题如下问题:(1)阅读课本P43,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几种类型?(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有何区别?进一步引申: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何差异?学生根据上述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汇总本组的成果。学生可做“小老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讲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通过图形展示和表格,比较易位和交叉互换的区别,理解实质内容。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个类型图形,让学生总结出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进一步和前面学习的基因突变的结果进行比较。

3、问题预留

问题预留得当,能够衔接新旧知识,有利于展开新内容的教学。某节课知识学完,可以通过题目检测和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从题目中的某个点引发质疑,设置悬念;还可以总结本节课,就某个知识点提出质疑引入,如学习了《DNA的复制》中有一个小知识点,DNA的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但复制也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差错,引入到下部分内容的学习—基因突变。当然问题预留还有其它方式:某节课学完,学生还可以进行探究性活动等。问题预留得到,能巩固所学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和新旧知识联系的目的。

三、学会欣赏——改变评价方式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得当有助于促进教学。关注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少关注。这样的评价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而现在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过程,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因为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好评价方式。

1、适时评价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时机很重要。评价超前,学生的思路可能被打断,不利于进一步思考问题,所以教师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评价过晚,学生可能已经淡忘,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捕获有用信息。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努力后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又反馈给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意识,成为调整学生学习过程的新信息。

2、有效评价

对学生有效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评价应多以激励和赞扬为主。即使是批评时,也不要言辞过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让他回答问题,一声不吭,或者回答不是本题的内容,这时教师要注意批评态度和方式,然后再适时引导,从相关简单的问题入手,使学生容易接受。例如,涉及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基因中的碱基数目﹑ mRNA中的碱基数目及多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它们之间的比值是多少?这道题需要学生了解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再进行推导,很多学生理不清不知该怎么回答。教师可适时给学生提示:逆向考虑,先推氨基酸与mRNA中的碱基数的关系,利用以下知识分析:①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②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再推DNA中的碱基数目与mRNA中的碱基数目的关系,利用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通过以上提示分析,学生的思路顿时打开,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一节高效课堂教学的呈现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且要能在课堂驾驭中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课堂中学生随时发现的问题﹑学生的疑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恰当地引导﹑评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高效构建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