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2016-10-09 08:32
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关键词:务实高效语文教学

毛萍萍

摘 要: 面对新课标语文改革的新契机,语文教师要在务实中增长学生的基础知识,把提分作为语文课堂的首要目标。也要在务实中求创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作为课堂的高级目标。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学以致用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务实 创新 高效

语文历来因其学科性质,或被认为无非就是读写背,是最易教、最易学的学科;或者被认为是漫无边际、虚无缥缈,最难教、最难学的学科。面对师生对语文的不解,语文教师有时无言以对,教学现状让语文教师“苦不堪言”。

一、高考改革让语文教师“百感交集”

在日前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学科将突出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与重要地位,高考中所占分数将大幅提高。这个政策一出台,立刻引发一线语文老师的各种声音,有欣喜,有期待,也有担忧:“分值高了,肯定语文会比以前大受重视,但应试的压力也会更大。”

二、面对改革让语文教师“不知所措”

语文教学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在应试的限制和鼓励创新的素质教育中苦苦挣扎,提高语文科目的分值,能让学生们更重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从传承文化的意义看,不是仅靠单纯地提分就能解决的,“如果考试模式、录取模式不进行相应的改进,提分也仅仅是让孩子们更加关注分数,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教学现状和行外人的质疑,我一直在苦苦寻找原因,为什么学生会对语文不感兴趣?或许这里的原因很多,社会制度、家庭影响、个人爱好、教师魅力等,要想改变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无不让世人对语文倍加关注,为语文地位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语文老师应改变陈旧观念,鼓足勇气,打一场翻身仗。面对语文改革的新契机,王大绩老师提出了对语文老师的期望:“对学生、对生活要抱着真诚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营养,超越他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给他们启迪,这样的教学才能吸引住学生。”

三、提倡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1.务实中巩固基础,把提分作为课堂的首要目标。

语文教学首先要务实,国家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考试制度无论怎样改革,其实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大背景,语文分值无论怎样加大,题型的灵活性永远不会改变,学生所关注的就是怎样提高语文成绩,分数仍然是他们的命根子,分值的加大这种观念更强烈,绝大多数学生想学好语文的动力就在此。每一节课都要与考试挂钩,让学生知道我是在为高考备战,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虽不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终会突飞猛进,高考中语文成绩是决胜的关键。

我在教学中的每一节都把增分作为首要教学目标,每备一节课都要问自己能让学生在考试中提多少分。晨读,不是让他们随意读,我给他们安排背诵篇目,而且会有检测,让学生知道如果坚持每一个晨读,把大纲要求背诵篇目完全落实,那么名句默写的6分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也是唯一一道直接来自课本的题,一定要把握住,有了这一学习目的,背诵就会更加积极。

2.务实中力求创新,把提高语文素质作为课堂的高级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问我同样一个问题:“语文试卷中的试题跟课本没有多少联系,我们为什么还要讲课文?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学生的课本无用论或许也是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现象,我把教材所选的文章分为示范课、模仿课、总结课、习题课。

示范课,就是教师做示范精讲一篇文章,让学生从中领悟文章带来的形式美,感悟蕴含的内在美。授之以“渔”,首先要授之以“鱼”。师傅要先把徒弟领进门,传授给他们如何分析文章,如何提出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技巧。

模仿课,就是学生模仿老师讲课,是徒弟们进行修行的过程。讲课的学生可以毛遂自荐,也可以小组推荐。备课要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组织教案。这种形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下,学生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

总结课,就是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得到了哪些知识,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困惑……总结课其实是能力升华的重要环节,一定不要忽略。

练习课,就是用课外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把在课本中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试题中,让学生明白“问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学生不会说课本无用。

务实中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分数,又提高了素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增强了小组间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可从传统被动的填塞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努力做智慧的“懒”老师。

3.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学以致用是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王大绩老师认为,目前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老师,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水平,“其实中学语文不需要多高深和专业,它教给学生的无非是:生活、语言和思维。它是一种文化建设,是对学生人文理性的启蒙,让他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课内,我们要提倡“大”语文。关注课外的大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QQ、微博、微信、对联、短信等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试题中多次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语文;感动中国、315晚会、奥运会、中国好声音等这些世人都关注的电视节目,学生没有道理不了解,并从中挖掘写作素材,体悟做人的道理;峰会、两会世界都在瞩目,学生怎能漠视。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更要让学生时刻关注中国和世界的热点和焦点的问题。

作为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感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在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话,那么语文教师就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我们肩负着培育孩子高尚情操的重任,我们是他们人生历程的引路人,让我们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创建务实、创新、高效而又和谐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务实高效语文教学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