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的高效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2014-12-26 16:27熊登峰周海珍黄利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熊登峰+周海珍+黄利红

摘  要: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特别是内涵大发展的今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为例,论述了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专业岗位能力;计算机导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3-01

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学院建设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为例,主要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区域之间的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程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当前高职新生计算机水平有基础但存在差异的现状。因此我们在突出软件技术职业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二、基于云空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

基于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云空间教学平台,每周上课前,都通过云空间网络向每一个学生明确本周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操作演示辅导视频、课前准备资料以及完成任务素材。如:基于云空间发布的任务操作辅导视频和基于云空间布置的实训任务及任务素材。

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空间平台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反馈的问题,能够有重点的讲解普遍性的问题与难点问题。如果是概念性的问题我们通过微博来解释这些问题,是操作原理方面的问题我们采用现场讲解+演示来解决问题。针对个别性的问题,通过实时跟踪指导和课后空间答疑来解决,如下图所示:

图1:课程组教师通过云空间答疑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截图

课后学生再通过云空间的教学辅导视频、课程主题互动交流讨论与碎片化处理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完成学习的巩固与提升。最终实现“一堂一得”的目标。

三、开发MOOC视频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MOOC教学资源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视视频和信息网络技术。视频教程也正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学传播媒体。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运用视频教程+云空间网络辅助教学,从而实现一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情境。

同时在开发课程辅导视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视频资源的内容应该针对一个目标任务,辅导时间,应该尽量在5分钟以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便于这些资源后期的维护,当课程内容需要再次重构时,就不需要将整个大的视频重新制作,而只需要把重构修改的那个单独的视频修改编辑制作就可以了;二、在建设MOOC过程中,大数据视频不利于在移动网络终端普及传播,势必影响将该课程网络扩展到移动网络终端;三、当前高职学生的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同时兼顾聊天,上网等其他事情,所以学生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视频上,基于这一现状,建设碎片化的视频教学资源才能符合当前高职学生实际学习实际情况。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即将计算机导论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都是使用行业职业岗位真实的项目(某酒店点餐系统,学生使用OFFICE工具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文档的排版,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变更申请单制作等。),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通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项目任务,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再由学生自己制订计划、实施和自我评价; 最后提交到云空间由教师检查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以互动评价参考,该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

五、层次教学法

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在兴趣、爱好、学习动力、意志,性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导论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教师可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基础目标、中等目标、较高目标,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目标,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目标,再现操作作为第三层次目标。把这些目标公布出来,由学生自主选择,使之树立学习信心,日有所进、学有所得,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熊登峰.周海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与改革问题的思考[J].西江月,2013(19):123-124.

[2] 熊登峰.周海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督”与“导”实践的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4):315-316.

摘  要: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特别是内涵大发展的今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为例,论述了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专业岗位能力;计算机导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3-01

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学院建设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为例,主要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区域之间的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程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当前高职新生计算机水平有基础但存在差异的现状。因此我们在突出软件技术职业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二、基于云空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

基于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云空间教学平台,每周上课前,都通过云空间网络向每一个学生明确本周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操作演示辅导视频、课前准备资料以及完成任务素材。如:基于云空间发布的任务操作辅导视频和基于云空间布置的实训任务及任务素材。

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空间平台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反馈的问题,能够有重点的讲解普遍性的问题与难点问题。如果是概念性的问题我们通过微博来解释这些问题,是操作原理方面的问题我们采用现场讲解+演示来解决问题。针对个别性的问题,通过实时跟踪指导和课后空间答疑来解决,如下图所示:

图1:课程组教师通过云空间答疑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截图

课后学生再通过云空间的教学辅导视频、课程主题互动交流讨论与碎片化处理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完成学习的巩固与提升。最终实现“一堂一得”的目标。

三、开发MOOC视频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MOOC教学资源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视视频和信息网络技术。视频教程也正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学传播媒体。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运用视频教程+云空间网络辅助教学,从而实现一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情境。

同时在开发课程辅导视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视频资源的内容应该针对一个目标任务,辅导时间,应该尽量在5分钟以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便于这些资源后期的维护,当课程内容需要再次重构时,就不需要将整个大的视频重新制作,而只需要把重构修改的那个单独的视频修改编辑制作就可以了;二、在建设MOOC过程中,大数据视频不利于在移动网络终端普及传播,势必影响将该课程网络扩展到移动网络终端;三、当前高职学生的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同时兼顾聊天,上网等其他事情,所以学生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视频上,基于这一现状,建设碎片化的视频教学资源才能符合当前高职学生实际学习实际情况。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即将计算机导论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都是使用行业职业岗位真实的项目(某酒店点餐系统,学生使用OFFICE工具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文档的排版,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变更申请单制作等。),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通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项目任务,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再由学生自己制订计划、实施和自我评价; 最后提交到云空间由教师检查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以互动评价参考,该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

五、层次教学法

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在兴趣、爱好、学习动力、意志,性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导论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教师可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基础目标、中等目标、较高目标,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目标,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目标,再现操作作为第三层次目标。把这些目标公布出来,由学生自主选择,使之树立学习信心,日有所进、学有所得,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熊登峰.周海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与改革问题的思考[J].西江月,2013(19):123-124.

[2] 熊登峰.周海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督”与“导”实践的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4):315-316.

摘  要: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特别是内涵大发展的今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为例,论述了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专业岗位能力;计算机导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3-01

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学院建设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为例,主要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区域之间的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程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当前高职新生计算机水平有基础但存在差异的现状。因此我们在突出软件技术职业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融入软件技术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等教学因素,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层次教学法和开发MOOC现代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二、基于云空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

基于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云空间教学平台,每周上课前,都通过云空间网络向每一个学生明确本周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操作演示辅导视频、课前准备资料以及完成任务素材。如:基于云空间发布的任务操作辅导视频和基于云空间布置的实训任务及任务素材。

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空间平台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反馈的问题,能够有重点的讲解普遍性的问题与难点问题。如果是概念性的问题我们通过微博来解释这些问题,是操作原理方面的问题我们采用现场讲解+演示来解决问题。针对个别性的问题,通过实时跟踪指导和课后空间答疑来解决,如下图所示:

图1:课程组教师通过云空间答疑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截图

课后学生再通过云空间的教学辅导视频、课程主题互动交流讨论与碎片化处理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完成学习的巩固与提升。最终实现“一堂一得”的目标。

三、开发MOOC视频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MOOC教学资源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视视频和信息网络技术。视频教程也正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学传播媒体。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运用视频教程+云空间网络辅助教学,从而实现一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情境。

同时在开发课程辅导视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视频资源的内容应该针对一个目标任务,辅导时间,应该尽量在5分钟以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便于这些资源后期的维护,当课程内容需要再次重构时,就不需要将整个大的视频重新制作,而只需要把重构修改的那个单独的视频修改编辑制作就可以了;二、在建设MOOC过程中,大数据视频不利于在移动网络终端普及传播,势必影响将该课程网络扩展到移动网络终端;三、当前高职学生的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同时兼顾聊天,上网等其他事情,所以学生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视频上,基于这一现状,建设碎片化的视频教学资源才能符合当前高职学生实际学习实际情况。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即将计算机导论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都是使用行业职业岗位真实的项目(某酒店点餐系统,学生使用OFFICE工具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文档的排版,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变更申请单制作等。),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通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项目任务,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再由学生自己制订计划、实施和自我评价; 最后提交到云空间由教师检查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以互动评价参考,该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

五、层次教学法

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在兴趣、爱好、学习动力、意志,性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导论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教师可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基础目标、中等目标、较高目标,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目标,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目标,再现操作作为第三层次目标。把这些目标公布出来,由学生自主选择,使之树立学习信心,日有所进、学有所得,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熊登峰.周海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与改革问题的思考[J].西江月,2013(19):123-124.

[2] 熊登峰.周海珍.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督”与“导”实践的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4):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