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研究

2014-12-26 15:12李玉剑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李玉剑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改革,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完善,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45-02

在我国初中教学阶段,体育学科作为重要的辅助性学科,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在应试教育制约下,体育训练教学更是难以发展起来,教师普遍认为只有学好其他学科就行了,对于体育训练教学缺乏系统的研究,学生对于体育训练教学也是缺乏参与兴趣,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效果。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体育训练教学,培训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初中体育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到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1、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认为体育训练教学只是简单的体能训练,不需要被引起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被严重忽略,教师缺乏对体育课的足够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完成表面教学工作,很少或根本不去备课,也没有在每节课前写出教案,体育课渐渐成为学生的个人活动。在课上学生也是自由活动,这种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2、缺少现代化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运用多媒体等高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这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缺乏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思想的创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初中体育教师产生了思维定式,缺乏对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创新和思考的热情,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无法真正提高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3、缺乏体育教学资源

体育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目前的体育训练教学中,体育教学资源被无限缩小,体育教师将体育训练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上,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空间的拓展。部分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局限于几项活动中,缺乏体育教学资源的拓展,缺乏对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以上一些问题的存在,这就造成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存在排斥体育课的现象,缺乏体育学习兴趣,这就进而造成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研究

1、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求。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彰显出现代学生的活跃性格和积极心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和反复性,进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学在课下应当认真研读体育教材,思考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和缺失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知识点,加强体育训练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训练学生防身术、武术技能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应用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强烈的体育训练后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快节奏的音乐,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进而达到体育训练教学的目的。对于难度较大的训练动作,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反复播放高难度动作,让学生在观看中模仿学习,领会训练项目每个动作的要点,教师在现场指导和示范中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领会训练的内涵,进而达到提高体育训练的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制约下,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项目中。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训练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耐力,使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通过陶冶学生情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看待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习惯,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有效提高体育训练教学的质量。

4、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教师在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拓展体育教学空间,为学生开拓体育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课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兴趣融入到其中,组织学生自行结为训练小组,例如武术组、太极拳组、篮球组等,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授一些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通过举办竞

技比赛活动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教学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体育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体育训练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大雷.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能性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0 (11):117-119.

[2] 吕振凯.梁  锐.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 (03):123-125.

[3] 傅  涛.李  健.郝选明.拓展训练价值功能的探讨[J].运动,2009(04):211-21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