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有效性

2014-12-26 18:15李薇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特长政治课主体

李薇

摘  要: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前准备、课中注重、辅导侧重、课后评价等几个方面做好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政治课;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57-01

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前准备、课中注重、辅导侧重、课后评价等几个方面做好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准备注意联系实际

高中政治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强,无论经济部份,还是政治部分,单纯从书面去认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若与生活相联系,就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因此,课前备课一定要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实际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复杂,学生关键是要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把握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即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才能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课前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也是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课前准备,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而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达成最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去思考和分析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只凭想当然或机械地套用现成教学目标的做法是造成教学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情商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具体案例,来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党制、货币 的职能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为此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要重视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材观。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研究教法,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研究教学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学生观上,要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与此密切相关的教材观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政  治教科书使用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大纲,依据大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材全面的分析,“化繁为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以适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要求。

其次,要确立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全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教师课堂教学要在整体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顾及大多数。同时,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情趣、能力、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主动性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学科思维能力。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升华,是学生从“乐学”到“善学”的迈进。民主性原则是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讲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它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它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共同参与、积极交往。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的更好解决提出更佳的方案。当然,教师也应该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适时激励,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探索中获得了新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三、辅导中做易事,树立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原动力,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首先,利用特长,树立自信。大部分高中生都有一定特长,从他们特长人手找到成功的经验。学生做不来难题,可找一些生活哲学人手,从而让他们充满学习的信心,比如讲哲学中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可让学生运用骑自行车、打游戏等方面观察到的现象人手,深入地分析这一哲学问题。因为接近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这是树立自信心的最好切人点。老师应相信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任之专用,信之必笃,然后尽其才,而后成其子。”

其次,迎仞而上,巩固自信。建立自信心的最快、最确定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发展特长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自信,因人而易,选择好所做的事,或是一些题目,老师要予以指导,使选择的对象有梯度,要循序渐过,由易到难,通过鼓励表扬、帮助,甚至获得成功的经验,方能巩固自信心。

四、课后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要“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要有个性,能够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评价过程要在时间上适当“留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个性心理体验,课堂评价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特长政治课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