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4-12-26 19:11杨玉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写作能力

杨玉龙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好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常识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阅读;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80-0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可是好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缺乏基本的写作常识和写作能力。那么,怎么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如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广泛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增长学识,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养成了看书读报、博览群书的习惯,能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学会了思考社会问题,尤其是能学会怎样写文章。

在阅读中,要讲究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广泛涉猎,要广为浏览各种各样的书刊资料,以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精读是指精心的研读,它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培根在《论学问》中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对一些经典作品,要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泛读求量,精读求质;泛读开阔思路,精读得出妙悟。只有正确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才有益于加强自身的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要鼓励学生勤写多练。

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契诃夫认为:“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一是循序渐进地练。期望速成、立竿见影,是一种幼稚的空想。华罗庚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习好比爬格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这段话极形象地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二是练笔持之以恒。提高写作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只有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在写出了为世人瞩目的文学巨著之后,仍然勤奋练笔,不断耕耘,向着更高的创作目标奋进。三是勤于思考。写作不仅仅是实际操作,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所以,勤写,不仅要勤动手,勤练笔,而且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边写作,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

四、反复修改,去除弊病。

勤练笔固然重要,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检阅和修改。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的体会,一是一边写文章,一边就修改文字中的错误,写完一句,复读一句,写完一段,复查一段,这样在第一时间就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的修改;二是写完文章之后,自己通读几篇,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遗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修改完后,再让同学或家人挑挑毛病。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修改文章时,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斟酌。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修改文章时,我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否相符,如果主题与材料相符,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二是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研究。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此外,还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三是对文章的段落、句子、标点符号等进行修改。段落、句子和标点符号,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我也很重视。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修改后,文章中许多毛病都得到了改进,明显的错误一般都不存在了。

五、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多观察、多体验。

写作的源泉来自社会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学习写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才能将自己的思想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多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才能真实地在文章中表达出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文如其人、文如泉涌。

不能否认,写作的确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学生害怕写作,不会写作,这一点我们必须得理解。但是,只要我们耐心传授,细心指导,相信学生们一定会乐于作文,也一定会写出较为成功的作文来。

猜你喜欢
写作阅读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