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4-12-26 20:17常永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评价

常永红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的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好小学数学课呢?本文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以及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8-01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和探究,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产生对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笔者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课前,笔者安排学生们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有角实物,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实物的共同特点,并组织讨论和交流角的特征。使学生产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教学效果。

2、创设动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简单有效才是真的。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课上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折一折,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图形是对称的,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树叶等图形,让他们折一下,看看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的东西,能更直观的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孔子“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论断,揭示出的就是一种合作学习思想。合作与交流是新课程所倡导学习的重要的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因此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互相借鉴这种差异,这样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且互相分享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认识,形成探究的习惯和探究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1、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其他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从而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关系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特征。单凭学生个人的才智可能是不够的,这须要挖掘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

2、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精神。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例如笔者在讲解“可以被3整除”的知识时首先在黑板上书写几组数据,如126、132、104、93、33、125等,让师生共同进行计算,看看上列哪几位数能够被3整除,然后笔者再让几名同学随机说出一些数字进行讨论,并且分组合作,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先说出来被3整除的数字,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被调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笔者在适时引导学生被3整除的数字特征,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三、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

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同时也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特别是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积累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语言,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功能,使枯燥的数学课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1、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评价和激励学生,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并且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例如在讲《秒的认识》时,笔者首先在课堂上进行“20道两位数加减计算”活动。

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大家都用了多长时间做完的呀?

A同学:8秒。

B同学:12秒。

C同学:大约用了29秒,有点慢......

师:可是你写的干净、清楚并且也是正确的呀。(接着问)这里为什么用“秒”呀?

这个时候,学生D就说因为不够一分钟,只能有秒来计算。

师:同学们说的对。日常生活中,在计量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时,我们通常情况下都是用“秒”来表示。刚才学生们的表现真聪明,关于“秒”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学,同学们都开始认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积极思考,抒发见解,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2、在学习课的总结阶段,笔者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错误中成长,这样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科学地反映出其学科固有的特点以及儿童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旧过去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和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让数学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他们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有效地帮助他们的成长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朱苏龙.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11).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