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创新性写作教学的探究

2014-12-26 20:53陆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创新性写作教学

陆远

摘  要:写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她是一种精神的创造,也是一种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国家的语文创作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也是需要创新的,写作教学就是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再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高中阶段,加强一些写作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性;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23-01

一、前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的高考写作一直占据着40%的占比,写作可以体现出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性水平。对于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语文教育者非常重视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写作教学已经陷入了发展的一个困境,大多数面临的都是教师不知道如何教授学生,学生又不知道在课堂上如何学习写作。一些学生对于写作文这种事情感到头痛,对于写作有抵触的情绪,自己的写作陷入一个瓶颈的阶段,渐渐地觉得厌恶写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一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这些技巧,解决写作中的一些问题。

二、创新性写作教学的培养

1、营造写作情境,诱发写作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激情。失去了写作兴趣,一切跟写作有关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兴趣很重要,如果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激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民族的振兴靠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创新精神产品的独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写作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可以让学生记诵或是仿写,例如《荷塘月色》中那一段荷花描写,反复的操练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课文对各种表达法式进行讲解,使学生领悟不同的表达法式所传递出的效果。同时,老师可以设计情境或是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赏析课外读物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强化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训练以善于使用各种表现手法,在描述事件时才能肚子里有货要能倒得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高并不等于需要堆砌华丽的词藻,用心去感受了的加以文字功底的细节描写才能使人产生共鸣,以鲁迅的《祝福》为例,通过细节描写使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立体、跃然纸上,朴实的语句中可以读到真情实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内外辅导让学生们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3、培养创新性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改变角色,让作文题的选择民主,让学生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发散思维的前提是生活视野要广,在前期教师可以硬性规定学生涉猎一些书籍,报纸,看新闻,看有深度电视节目,然后写自己的观点或评论,养成了习惯后学生跟上社会的发展也培养了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拿到话题时,透过表面看本质,在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话题,选取合适的主题加以深入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创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条框想问题,活跃了思维有了想象空间自然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4、提高阅读质量,汲取写作养分。要写出有见地、有思想而不千篇一律的文章,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采得百花成蜜后”,广采百花,拓展蜜源,汲取写作养分。当然阅读量要多阅读质也要高,源清流洁嘛。“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思考,明辩事理,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会为写作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读书中积累,在写作中提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要求和做法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养。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每周开辟出两节阅读课,以汲取写作养分,当然,阅读的质量一定要高,不能把宝贵的两节阅读课浪费掉了,所以教师还要随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文本,并且还可提供一些阅读方面的资讯。读好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5、确定评语重点,对症下药。在评价时,教师不能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等面面俱到地点评。教师应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目标确定出评语重点,或从立场观点,或从思想感情,或从立意角度,或从结构语言,或从意境营造,或从文章风格,等等,抓住一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例如,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训练时,有些问题经常会同时出现,如结构安排单一、选材传统老套、语言表达笼统抽象等,但只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作文就可以发现,大多数作文的问题出现在选材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今的作文教学也要适应学生的改变以及时代的变化,教师面对新时期的学生要拿出新的方法,要敢于创新,有时候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内心去描述自己的世界,让他们的个性在他们的作文中得到全面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  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1)

[2] 龙江红.探索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大观周刊,2013(14)

[3] 张  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4] 袁  靖.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教为导[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5] 林国栋﹑孙宝山.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4)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创新性写作教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