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评价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2014-12-26 21:37张艳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多元化研究

张艳伏

摘  要:习作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意识的引导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批改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研习、阅读他人的作文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为学生作文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习作评价;多元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1-01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效果如何呢?许多学生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有时连评语也不看就抄写下一篇作文。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见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用范批形式教会批改的方法

在学习批改之前,首先要教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一次作文后教师可以在全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习作,通过投影,示范详细批改,教师必须正确运用规范性的批改符号,尤其是删、添、调、改等常用的符号。培养学生见符号明意图的思考习惯和领悟能力。学习从字、词,句、标点方面进行推敲一段话的内容,以及错别字的辨析要求。从详细、照应、过渡等方面考虑文章的结构,从整体上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检查落实情况。比如此次训练的重点是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那就要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如何?。其次注意批语的写法指导。写批语是批改中的一大难事,引导学生可以先从条文式的批语写起,逐步学会写综述式的批语。在批改、研习他人作文时,更提倡赏读,对作文中用的准的词,写得好的句子用特定的符号进行圈划。批语更多的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启发性的语言。教师边评边说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评改的全过程,最后,让学生把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对照,使学生加深印象,学会批改。

二、师生互批相结合

1、独立批改与小组讨论批改相结合

(1)独立批改

独立批改是指两位同学相互交换习作进行批改,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不同的想法,这些内容多数以眉批的形式出现。最后再文末写上总批,既可以是赞美式的评价,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批改后的想法。独立互批,更有利于交流,沟通。

(2)小组讨论批改

由于学生写作水平,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小组互相讨论批改更有利于全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可以根据习作水平不同组成3~4人的小组,批改这一小组同学的习作。自己读习作,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最后由一人执笔将小组的意见写到习作批改栏中。这样的批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自己的优秀习作被小组同学肯定,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激发习作的兴趣;自己的文章一经同学评改,也会令自己豁然开朗,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迅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借鉴别人的构思、写法的精妙之处,领悟写作的方法。

2、教师批改

学生批改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互批后教师更不能万事大吉。检查互批结果,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保证批改的质量,是教师批改的主要任务,当然教师的每一次批改也是对学生批改方法的有效指导。

3、读批改

读批改,也应纳入作文的后续要求。学生结合老师、同学的批语再读作文,例如文中一些启示性的眉批:“这段景色描写如果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会更生动!”“这句话不通顺,可以改一改?”补充内容的眉批:“说话时他的表情如何?写进去多好!”,“他在捕鱼时,动作是怎样的,手、头、背,可以写写”你就可以考虑同学、老师的建议,想一想,对作文进行再次修改,可以写在作文的后面,或者是这句眉批的下面,如果此时还不知道如何进行修改,或有疑议也可以去请教批阅的同学。“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认真读作文,读批改,在自己思考与他人的交流中更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训练重点,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欣赏自己习作中的优势。修改后的习作可以与批阅的同学商榷,也可以请老师批改,这样一篇作文训练才算完成。

学生的作文修改后,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做法,给予鼓励、肯定,或是给一个笑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样的修改太棒了!”,“真好!”,“用上比喻修辞手法,景色让你写神了,加油!”……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习惯。

三、研究的效果

1、学生习作态度的改变

通过一年的课题实验,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变了。变得认真仔细了。原来自己的作文写完,也不过是写给老师看,几个同学看,而现在自己的作文要面向全班五十几眼睛,再也不敢马虎。同学、老师批改后会主动读作文,读批改,修改作文。

2、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通过多种习作评价方式的开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实践研究一年以来,通过习作互批,星级作家评比,预支习作进步的奖状等活动,使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习作训练中。

3、学生初步养成习作交流的习惯

学生在批改、研习、阅读他人的作文过程中,自然的接触到同年龄段孩子的习作水平,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以及交流学习的愿望。在交流中习得更好的习作方法,主动的学习其他同学的好办法,比如做读书摘抄,积累好词好句,合理恰当的运用名言警句、如何更好的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意识的引导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批改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研习、阅读他人的作文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为学生作文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欢
多元化研究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