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怎么解答

2014-12-26 22:07加果次仁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加果次仁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从具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也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而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离不开学生的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培养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应用题的解答打下夯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答应用题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53-02

一、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对于小学的应用题教学,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中心意思,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只要把握好这一步,才可能做好以下的过程。有些时候,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思路去解决问题,然而结果却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起点,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让学生审好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无论解简单应用题或复合应用题,都要认真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答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条件着手;另一种是从所求问题着手。综合法比较容易掌握,但其缺点是学生往往看到前面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就进行计算,而忽略后面的已知条件,未从整体考虑。提出的中间问题不一定是解这道题所需要的。从问题着手稍难一些,但能使学生从整体出发,根据所解的问题提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有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弄清,有的题目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综合分析。以弄清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

一步相对较为简单。就是让小学生依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继续。就解决一般的问题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在小学数学中,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则没有必要,只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才有必要,而且有时边分析边拟订解答计划边解答,往往与上一步的分析数量关系或下一步的解答合并起来。从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来说,还是单把它划为一个阶段为好。拟订解答计划是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解答需要分成几步,每步要解答什么问题。这是分析、推理的直接成果。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表明学生对所解的题目有了整体上的理解,同时又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做出了合乎逻辑的规划。能否在解答之前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实验表明,好的学生一般能在解答之前订好解答计划,而较差的学生往往能正确解答,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提出每一步所要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在这方面适当加以训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好处。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对于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见解,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无论如何,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要努力提高我们的小学教学水平,培养好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

三、借助线段图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如果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使抽象变具体,隐蔽明朗化,从而借助线段图揭示的数量关系可直观地找出解题方法,甚至有的题还可找到简捷的解法。

例: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3/5,若乙给甲60元后,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1/4,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附图{图}

“1”

        甲占 3/5

1

3

从线段图上一目了然,60元的对应分率是(1-3/5-1/4),于是可求出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多少元,进而可求出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60÷(1-3/5-1/4)=3200(元)……甲乙两人共存;3200×3/5=1920(元)……甲;3200×(1-3/5)=1280(元)……乙;或3200-1920=1280(元)

总之,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解题方法也就越丰富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育民,《小学数学应用题提升训练》,长春出版社,2001.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从具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也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而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离不开学生的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培养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应用题的解答打下夯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答应用题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53-02

一、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对于小学的应用题教学,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中心意思,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只要把握好这一步,才可能做好以下的过程。有些时候,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思路去解决问题,然而结果却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起点,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让学生审好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无论解简单应用题或复合应用题,都要认真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答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条件着手;另一种是从所求问题着手。综合法比较容易掌握,但其缺点是学生往往看到前面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就进行计算,而忽略后面的已知条件,未从整体考虑。提出的中间问题不一定是解这道题所需要的。从问题着手稍难一些,但能使学生从整体出发,根据所解的问题提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有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弄清,有的题目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综合分析。以弄清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

一步相对较为简单。就是让小学生依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继续。就解决一般的问题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在小学数学中,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则没有必要,只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才有必要,而且有时边分析边拟订解答计划边解答,往往与上一步的分析数量关系或下一步的解答合并起来。从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来说,还是单把它划为一个阶段为好。拟订解答计划是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解答需要分成几步,每步要解答什么问题。这是分析、推理的直接成果。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表明学生对所解的题目有了整体上的理解,同时又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做出了合乎逻辑的规划。能否在解答之前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实验表明,好的学生一般能在解答之前订好解答计划,而较差的学生往往能正确解答,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提出每一步所要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在这方面适当加以训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好处。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对于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见解,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无论如何,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要努力提高我们的小学教学水平,培养好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

三、借助线段图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如果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使抽象变具体,隐蔽明朗化,从而借助线段图揭示的数量关系可直观地找出解题方法,甚至有的题还可找到简捷的解法。

例: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3/5,若乙给甲60元后,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1/4,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附图{图}

“1”

        甲占 3/5

1

3

从线段图上一目了然,60元的对应分率是(1-3/5-1/4),于是可求出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多少元,进而可求出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60÷(1-3/5-1/4)=3200(元)……甲乙两人共存;3200×3/5=1920(元)……甲;3200×(1-3/5)=1280(元)……乙;或3200-1920=1280(元)

总之,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解题方法也就越丰富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育民,《小学数学应用题提升训练》,长春出版社,2001.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从具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也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而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离不开学生的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培养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应用题的解答打下夯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答应用题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53-02

一、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对于小学的应用题教学,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中心意思,弄清已知条件和提出的主要问题。只要把握好这一步,才可能做好以下的过程。有些时候,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思路去解决问题,然而结果却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起点,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让学生审好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无论解简单应用题或复合应用题,都要认真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答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条件着手;另一种是从所求问题着手。综合法比较容易掌握,但其缺点是学生往往看到前面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就进行计算,而忽略后面的已知条件,未从整体考虑。提出的中间问题不一定是解这道题所需要的。从问题着手稍难一些,但能使学生从整体出发,根据所解的问题提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有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弄清,有的题目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综合分析。以弄清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

一步相对较为简单。就是让小学生依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继续。就解决一般的问题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在小学数学中,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则没有必要,只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才有必要,而且有时边分析边拟订解答计划边解答,往往与上一步的分析数量关系或下一步的解答合并起来。从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来说,还是单把它划为一个阶段为好。拟订解答计划是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解答需要分成几步,每步要解答什么问题。这是分析、推理的直接成果。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表明学生对所解的题目有了整体上的理解,同时又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做出了合乎逻辑的规划。能否在解答之前正确地拟订解答计划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实验表明,好的学生一般能在解答之前订好解答计划,而较差的学生往往能正确解答,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提出每一步所要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在这方面适当加以训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好处。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对于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见解,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无论如何,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要努力提高我们的小学教学水平,培养好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

三、借助线段图找出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如果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使抽象变具体,隐蔽明朗化,从而借助线段图揭示的数量关系可直观地找出解题方法,甚至有的题还可找到简捷的解法。

例: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3/5,若乙给甲60元后,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1/4,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附图{图}

“1”

        甲占 3/5

1

3

从线段图上一目了然,60元的对应分率是(1-3/5-1/4),于是可求出甲乙两人共存人民币多少元,进而可求出甲乙两人各存人民币多少元。

60÷(1-3/5-1/4)=3200(元)……甲乙两人共存;3200×3/5=1920(元)……甲;3200×(1-3/5)=1280(元)……乙;或3200-1920=1280(元)

总之,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解题方法也就越丰富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育民,《小学数学应用题提升训练》,长春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我们爱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