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有效学习方法探究

2014-12-26 05:50李万春董胜业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参考书会学下课后

李万春 董胜业

摘  要:学生成绩的好坏,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不管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还是学校、家庭等等方面。但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最重要的两方面还是学习态度(是否想学)和学习方法(是否会学)。可以说每小学生都想取得一个好成绩,也就是每个人都想学,而能否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是否会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习方法;预习;思考;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18-01

什么是学习方法呢?通俗的讲 就是学习的途径或者方式。不管是谁,只要是学习,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或者方式,这种途径或者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可行等等都对于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能不能把握住良好的学习方法,即是否会学,对于农村小学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呢?具体如下:

一、课前预习,大致了解,奠定基础

很多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很少,因为很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搞清楚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即学前自习的意思。比如在老师上课前,学生自己先独立的看一下课程内容,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准备。当然,预习不仅仅是指课前的预习,还包括阶段性的预习。指对于接下来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熟悉。有人会说,预习的知识有的自己又不会,还不是得听老师讲解,那预习还有什么用呢?还不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预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懂的知识点,为什么会不懂呢?有可能就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旧知识没有掌握牢固,那么在听课的过程中必定会吃力,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

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会把新知识全都搞懂,势必会产生一些疑问或者迷惑,希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解决。抱着这种态度去听课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效果更好。而且相比较没有预习的同学来讲,思考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的积极,思路也会更加清晰明了,更方便吸收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本身已经对于课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可以很快的在书上找到,对于书上没有的也可以很快的在笔记本上记录,就不用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或者遗漏一些东西,,极大提高的课堂学习的效率,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跟随老师的思路以及自己的思考上了。

二、课堂专心、集中听讲、积极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都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都非常注意听讲,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在开小差。怎么才能把握住课堂上的时间呢?首先从心理上要对课堂重视。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有时候指导学生学习内容,有时候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有时候又为学生进行鼓励。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指导都是学生们在课前预习后者课后辅导书上学不到的,可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捷径。

所以学生首先应该子啊心理上重视课堂的时间。其次,在听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力集中。虽然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四十五分钟的集中注意力,但是通过预习必定会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当碰到老师讲的比较好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要立刻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等到下课后去思考,千万不可在老师讲解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独自思考,更不能胡思乱想。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万万不可荒废。课堂上的知识是客观的,不可能是为某一位同学私人定制的,所以必然会出现一些事自己喜欢的,一些是自己不喜欢的,而对于不喜欢的就不听是很多小学生的课堂通病,这会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在学习新知识的课堂上,要当堂掌握新知识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所在,比如相关的数学、物理的原理和定理或是英语的语法句型等等。不留下新知识的“小尾巴”,不让新知识成为自己的学习负担。

三、课后复习、整理消化、及时掌握

每当一节课下课后,很多的同学就会匆忙的做老师留下的作业,甚至连课件的十分钟全都用上,做完后就可以在放学后玩耍了。很少有学生在下课后再拿起书本或笔记本,将刚刚所学的知识重新的看一下,整理一遍,忽视了课后复习的重要阶段。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没有哪个学生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所以及时的复习整理是对于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加强。首先要将老师讲过的知识在自己脑海中回顾一下,重新思考一下课堂中的每一个关键问题,加深对于新知识的印象和应用。然后再看一遍课本,不管在回忆的过程中自己对于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是否全面都应该重新看一下课本,并且在看的同时进行思考,主要是将不懂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做到牢固、踏实。

现阶段的考试主要是以基础考察为主,所有的难点和重点都是在基础的层次上变化,所以切不可舍本逐末,抛弃基础而追求难度。在看完课本后再查看自己的笔记,将课堂上未来得及记下的知识点补上,将记错的地方改正,将条例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梳理。笔记是除课本外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对于重难点知识等等都可以在笔记中看到。一本好的笔记对于一个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在期末考核的时候只需要复习自己的笔记就可以了,不仅节省了复习的时间,也不会再复习的时候毫无头绪。课后复习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可胡乱看参考书。当前市场上有很多的课后参考书,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乱看胡看,导致越看越乱,越看越模糊。所以在看参考书的时候最好由老师推荐,而且对于参考书仅仅是一个辅助,切不可当成主要的依靠。

参考文献:

[1] 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 袁政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参考书会学下课后
课间游戏玩耍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活动设计
班主任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哪里牛了?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