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2014-12-26 05:50谢彩云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情境

谢彩云

摘  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通过网络,给传统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计算机课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综合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导入;兴趣;方法;体验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25-01

不容否认,新时期,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计算机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虽然我国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已经开设了很多年,但是由于高中教学的特点,计算机科学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所以教学效果上也受到了影响。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多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同样感觉到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泗洪县兴洪中学的一名高中计算机学科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教师,在开展新课程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寻找优质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本身就会主动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要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设置问题或者是运用道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 Word 文档中表格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副已经制作好的表格,通过展示精美的表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之把信息教学的内容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讲解,通常意义上学生对字体的颜色,底纹和对齐方式等很感兴趣,此时我们就可以重点讲解以上内容。计算机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把这门科目教学的艺术性同现实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实现有效教学。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通过日常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正如,文字编辑是高中计算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都不重视,没兴趣,认为只是简单地打字。所以教学过程中,从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关于文字编辑的内容入手,使学生在体会计算机对人类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的同时,感受到文字输入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一幅作好的“个人简介”作为本节课的引入,同学们有了动手操作的要求,学生就需要掌握本节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完成同样的作品。因此,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计算机课程来讲,作为教师的的我们要重视备课,认真备课,以优质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加速课堂的进程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又显得格外重要。在高中阶段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引导。比如,我经常使用的任务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该教学法的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任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所布置的任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合作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整合性原则。设计任务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性,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看作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加有益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学习能力。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不会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机课程要利用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接受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开始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勤思考,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自主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的计算机学科来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情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