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

2014-12-26 05:50王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多媒体信息技术

王蓉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朝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挖掘审美潜力,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造和再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学;学生自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30-02

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几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们的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专业的知识简单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拓展知识视野。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方法、手段等,来适应现在的教育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铺助软件”,而信息技术就能提供一个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画面。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活泼、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

音乐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不能将其简单地处理为单纯的讲解。此外,仅仅追求听觉是完全不够的,这样就沦为了艺术欣赏而非音乐教育,过于流于表面和形式化。且学生会无法理解整个作品,从而失去兴趣。因此,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动静结合,满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基本需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诱发,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创设情境,就是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帮助学生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响的作用来创设音乐教学的情境。例如:上课前先播放活泼优美的乐曲,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画面,从直观上刺激学生,从而营造出优美和谐的音乐氛围。我在上《摇篮曲》主题音乐欣赏教学中,“动力火车”演唱的摇篮曲flash动画,朴实的旋律、生活化的歌词,感人的卡通画面,震撼着学生的心,催人泪下,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那一份深沉、博大的父爱,使学生置身于视频创设的情境之中。在教唱《桑塔·露齐亚》这首歌时,首先就是用播放录音和录像来创设情境,将这首歌嵌入本来的文化环境之中,是使学生认识到了这一陌生的外国歌曲。学生聆听了意大利男高音的原汁原味的演唱,学生感受了歌曲的韵味和节奏;然后再观看旅美歌唱家袁晨野的演唱录像,使学生对歌曲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产生探寻船歌的起源的动机;最后,学生们再跟着我国民族男高音胡松华的演唱录音学唱,这样水到渠成。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多媒体课件能呈现出形象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能起到突出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动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不同的歌曲或乐曲,充分利用鲜艳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或有趣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画面,听歌曲或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想曲子的力度是弱还是强?想曲子的情绪是欢快、优美还是深沉、悲伤。每首歌曲产生的音响效果不一样,反应的情绪也就不一样。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多听、多看、多联想,在想中感知歌曲美的蕴含,在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相中引发心灵的火花。在想中充分理解音乐。比如:我在《梁祝》一课的教学中选用了一段梁祝的视频舞蹈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舞蹈视频,从视角和听角全方位的感受音乐。

四、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音乐教学资源

现代教学方式和手段正日益丰富,音乐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音乐活动所倡导的是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课程内容的综合,要求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音乐风格、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都能有所了解和体验,并对艺术的共同特征有所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收集各类音乐资源,如,世界名曲、民间戏曲、流行歌曲、传统音乐等,都可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需要教师能够对音乐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依托教材的同时,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内容进行资源整合,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像高明的导游那样,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想象去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真情实感呢?运用信息技术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景象、音乐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并通过创造性地复述音乐、创编音乐、讲述音乐故事等多种训练方式,启发学生动脑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我在让学生学习欣赏课《樱花》时,我在介绍樱花、樱花节,让学生画樱花,教学生做日本舞蹈动作等,都是通过图片和视频现场边看边作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兴趣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我还准备了许多日本的风景图片和体现民族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片从全方位的立体的感受、想象异国风情。

六、运用现代化技术及时评价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一个具体环节,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已经被广泛使用于音乐教学的今

天,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对于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是大有好处的。我在教学中会使用手机给孩子们录音和照相,当他们唱完歌曲后我及时回放录音和照片,让他们自己聆听自己的声音,不仅可以给他们带去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对照自己的演唱做一个自我评价,这样也有利于他们逐步地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我还会把那些表现特别好的学生的照片及时的发送到我们的校园网上,让师生们共同来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有利助手,多培养能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使整个世界愈来愈美好。

参考文献:

[1] 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中国远程教育

[3] 马  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4]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多媒体信息技术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