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2014-12-26 05:50陈朝兴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秦观上联语文课

陈朝兴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注重于“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抓住了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就能在语文的学习中全面发展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大家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第五种能力的培养,即忽视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第五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的拓展、综合、强化和能力提升的过程,甚至成为语文学习兴趣提升的关键环节。本人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培养这第五种能力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课外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39-01

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本人工作的学校是黔南地区的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在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深感在农村中学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农村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不亚于城里的孩子。但由于生活地域的差异,以及学习生活条件的悬殊,他们的课外活动相当贫乏,使得他们对诸如上网查资料、打游戏等现代的学习、娱乐方式十分陌生,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不甚了解。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当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也不能太随意、太频繁。要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目的性。

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安排,而是要结合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比如笔者在完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完成一项课外实践活动:以:“保护环境,珍爱动物”为主题,自查资料,自备原料(废旧利用)办一份手抄报,时间是一周。(我也介绍了一些手抄报的常识和办报的方法。同时提出几点要求:1、所用纸张必须是废旧利用。2、办报内容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3、尽量办得美观漂亮。一周后,同学们陆续把自己的作品交上来了。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也交了。这些作品规格大小不一,大的有两张《贵州日报》大,小的只有一张信笺纸那么大。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可以看出大家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很多作品不但排版整齐、字迹工整,而且图文并茂,不少插图还是彩色的。用来办报的纸张大多是旧挂历的背面,真正做到了废旧利用。在内容上很多同学都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家乡现在已被规划为工业园区,引进了很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既解决了不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县里带来了高额税收。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有部分同学谈到了农村一些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比如,毁林开荒种西瓜,铲火土(把地坎上的草皮铲下来烧成灰后做肥料,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还有一个同学说过去寨子里有很多鸟栖息,现在由于很多树被砍了,竹林也被砍来种菜了。过去每到傍晚百鸟归巢的美景也不复存在了。实在令人伤感。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同学们也讲了一些补救措施,更多的是呼吁人们随意捕杀动物,要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给动物们一个温暖的家。以上这些,都是从活动范围的拓展和形式的多样,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综合能力。

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审美教育相联系

在初中教材里,每学期都安排有几次课外实践活动。但绝大多数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常常忽略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他们要么对这部份内容视而不见,要么让学生自己看,不再深入下去。其实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思维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养成勤读书、勤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

在八年级寒假中,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寒假作业:“妙联收集”。要求同学们在春节期间收集一些有意思的对联(每人1至3副),并用红纸毛笔把它写下来,开学后集中挂在教室里展示交流。这次活动收到了58副对联,其中有三副特别有意思,其中一副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住行”。另外两副只有上联,一副上联是:“惠水有三都仅存长安一处”,另一副上联是:“下大雨恐中泥豆腐鸡蛋留女婿”.展出后同学们围着这三副议论纷纷,你猜我想,热闹非凡。最后三位收集者揭示了谜底。第一副收集者说那是他们寨上一位老人在饿饭年代写的,上联少“一”,下联少“十”,横批少“衣食”。意思是“缺衣少食”无钱过年(其实这是清代郑板桥当县令时,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时看到有户人家的春联,他还让手下给这家人送去了一挂肉和一袋米呢)。第二副收集者说这是他爸爸以前参加惠水文化馆春节征联活动记下来的。当时只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就是:“大坝有森林唯余断杉几根”。他还当起了小老师解释起来:对联中的惠水、三都、长安都是我们惠水的地名,三都、长安是我们惠水县的两个乡镇的名字。下联的森林是大坝乡的一个寨子,断杉是一个镇的名字。这副对联气魄的很,说我们惠水曾经有过三个都城,现在只剩下长安一个了。第三副收集者说她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说是北宋的才女苏小妹(苏东坡的妹妹)的未婚夫秦观有一天在苏家玩,当时天正下着雨,他要冒雨回去。苏小妹为了留住他就出了这副上联,意思是天下着大雨,担心秦观回去会被泥水弄脏衣服,家里只有豆腐鸡蛋,希望秦观留下来。说是只要秦观能对出来就让他回去。结果秦观被留下来了。据说这是一副绝对,到现在都没人对出下联。因为上联全部是人名连起来的:夏大禹孔仲尼杜甫姬旦刘禹锡。这就成了千古绝对了。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的情绪更高。可以说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会让学生的第五种能力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秦观上联语文课
牛年春联集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