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4-12-26 05:50李新刚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考点本课思想品德

李新刚

摘  要:近年来,我省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模式变化必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冲突。但是实行中考开卷考试,对于促进思想品德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活跃课堂等都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50-01

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必须对开卷考试后产生的新情况作出判断和分析,以便找到对应办法。开卷考试对单纯识记的内容要求少了,可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质,试题答案不可能全部在书本上原封不动地找到,加上开卷考试有时间限制,必须要确保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要有清晰的认识,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记忆,以“快、准、稳”地答题。如何做到这点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下面的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重现课型——点拨归纳——巩固拓展——学习提高。在这种复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把学生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名副其实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从成功中,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效果。

一、重现课型——引导学生重读课本

1、课前自我复习,布置前置性作业

提前布置复习内容的同时,布置配套的基础题2—3个。让学生在做基础题的同时,回顾大体内容,了解教师所要复习的内容,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材料。

2、展示考纲

通过展示课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知识,懂得中考考试的基本要求:(1)识记教育的含义、受教育权的含义;(2)理解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和特征;(3)应用:维护受教育权的途径,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进行“导学”

本环节重在体现本复习课的第一大特点──“导学”。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围绕课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分析问题,教师加以点拨、指导,使问题得以解决。根据本节课课标的内容要求,我主要设置了三个关键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教育;(2)受教育;(3)义务教育。要求学生自行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通过设置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本课的主要线索,从直观思维上把握,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课本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学生展示成果

学生展示成果时可以随机抽取,也可采取抽签形式,由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全班同学。同学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他发问,以求得满意结果。如果大多数同学都解决不了的,就做好记号,与老师一起商讨、解决。通过这一环节的展示,每个学生都关注到了课本的知识,再一次重读课本,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重现课型中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阅读教材为主的自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文本,掌握学情,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

二、点拨归纳——知识点梳理

引导学生重读课本只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教材的具体知识内容,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脉络,很多学生都还没有完全把握。虽然新课改下教材内容简洁,但它也是目前考试的主要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不会改变。因此,在复习时,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务必夯实基础,面对考试,有备而战。如何梳理知识点,教师要“授以学生渔”。因此,复习课中,老师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二是讲解本章知识的构成,整体框架和基本脉络,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纠正学生在重读课本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复习时,我主要围绕关键词的思维顺序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

1、教育。(1)教育的含义;(2)教育的重要性、/作用/、意义,一是对国家,二是对个人;(3)国家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受教育。(1)受教育权的含义;(2)受教育的重要性/地位;(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含义;(2)义务教育普及的原因;(3)义务教育的特征。

实践证明,这种梳理整合知识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掌握,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非常好。

三、巩固拓展——配套训练

1、学生练习并自己总结考点:对于每一个复习的知识点,精选配套练习题(特别是近三年的中考题),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同时将本题所考的知识点用简短的语句批注在题目旁边。这样下来,学生在做题的同时,自己总结考点,用相关考点反过来检查所做题目,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了解并理解了“中考就考这些知识点”。学生由配套练习总结的考点和教师及时予以补充的考点,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该类型的题目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同时以投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理解中考考点,明确中考考什么。

3、对重点的知识,再配选变式训练,并由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四、学习提高——学法指导

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

做到以上几点,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复习就游刃有余。教师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首先,寻找切入点,熟悉关键词;其次,注意限制性词语,找准角度,回归教材;最好,多角度、规范作答。最好每节课都用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猜你喜欢
考点本课思想品德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