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质培养

2014-12-26 05:50王彩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素质探究

王彩霞

摘  要:数学是人类表达思维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有效工具,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还能够实现人们在利用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素质;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5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一、数学素质基本内容

首先是数学意识,所谓的数学意识指的就是利用数学眼光对各种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及表达,达到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

然后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表达载体,能够作为表达科学的通用语言,常见的有符号语言、叙述语言和图形语言,数学语言同时具备了简洁、通用、准确的特点,是人类共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

最后是数学技能,数学当中最为基础的技能包括了口算、心算、笔算、作图、珠算和机算,数学技能的最高层次就是将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的模型进行数学方式的解决,进而解释和判断生活当中的现象,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在数学素质中应用能力主要指的是人们利用数学从宏观的角度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试题,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最后,数学教育要实现的教育目的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数学的创新能力主要就是利用数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创造出全新的数学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推动数学学科进步。

二、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的学生展开的,这也是新课改环境下对于教学的总体性要求,是教育在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旋律。数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论学生们当前的水平是什么样的,教师都应该通过数学课堂使学生们在掌握了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素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们为主体,结合学生们在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综合水平,因材施教,实现“消灭差生、转化中等、提高优等”的终极目的。

比如说,在进行“集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当中的实际事物开始引入课堂的教学,首先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状态上保持一致,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投入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中可以有各类食物、各类衣物或者是各种玩具,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归类,让同学们总结出每一类的特点,然后从这个环节入手,向学生们引入集合的概念,逐步地明确集合的特性,这样不仅能够使理论结合实践,还能够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培养逻辑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当中不仅仅要求学生们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传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向学生们灌输数学的思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编写系统可能还不够完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征,详细地分析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比如说,在教材中公式、概念和定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是给学生们现成的结论,而是应该带领同学们从具体的问题出发,详细地交代这些结论得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详细地提前研读教材,对教学计划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来源,结合实际问题展开有效的教学,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

以“函数的周期性”为例,教师在进行函数周期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以“正弦函数”为例,让学生们了解周期的概念,然后再通过一些具体的函数来探究出函数的周期性,让学生们通过这些具体的探究过程真正理解函数周期的概念,并且掌握函数周期的探究方法。

四、注重数学建模,锻炼应用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们数学素质的培养不仅在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们展开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教学,使数学更具生活化,辅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鼓励学生们更为积极地探究数学在实践当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从构建数学模型入手,让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生活化,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比如说,在“顺流逆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结合实际的情况,思考水流对于船速的影响,然后建立起一个数学的模型,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当中的方程问题,然后通过数学的方式来探究整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典型,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提升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是这个时代的呼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质既是新课改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高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们数学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曾冬华.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J].学周刊B版,2013,(2):60.

[2] 卢家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2):247-247.

[3] 滕景波.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12):167.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素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