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4-12-26 05:50杨洪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口算习惯算法

杨洪玉

摘  要:口算就是边心算边口说地运算,它是不借助其他工具(笔、纸、计算器等)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口算教学的价值,努力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算;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67-01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降低笔算要求,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里把口算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看到在口算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对于口算都存在很大的迷茫和困惑。

一、口算能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1、面对多样的口算方法,忽视正确定位。

小学生学习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接接受某一种算法;另一种是探索式,即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思考,创造出算法。就计算方法而言,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其成功的方面,也给少数学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后遗症”。

其实,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尊重差异、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的原生态思考,而算法的”优化“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多样化的算法中,找到一个普遍都能接受、最能理解和最容易掌握的算法的过程,”多样化“只有得以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2、算理与算法之间脱节,忽视方法渗透。

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是计算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是计算的具体方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计算的原理。口算教学,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才能灵活掌握算法。而事实上,算理与算法脱节,造成算法抽象与算理直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已经是口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3、只重视结果的正误,忽视过程指导。

很多教师平时也加强口算训练,而事实上,许多教师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是否正确,而忽视过程指导。可见,口算出现问题,教师不能简单评判“对”还是“错”,而应该尽可能地挖掘错题背后的教学资源。要分析错误原因,是学习习惯问题,还是口算方法问题,是心理因素影响,还是短时记忆问题。只有找到错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口算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克服提笔就算的毛病。不妨通过听算训练学生听的习惯,要求书写工整;通过视算,训练学生看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楚并正确记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要寻找最简(最优)算法。检验的习惯,口算时要有细心、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还有改错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分析自己出现的错误。

总之,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完成口算题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说话,独立思考,养成“看清题目、注意符号,正确口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口算正确率。

二、关于口算教学的建议

1、转变师生观念,正确认识口算教学价值。

组织教师在业务培训中学习口算教学的相关理论,利用互听互评等教研活动开设口算教学的研究课、观摩课,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口算教学的价值。让教师理解口算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口算是每个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口算教学,坚持在大部分课时中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针对性口算训练,特别是要进行适当的听算训练,(教师口头说题目,学生听题目,通过心算得出结果并口答)要做到天天练、课课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口算教学常规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2、精心选择口算训练的内容,灵活组织口算训练的形式。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口算训练的内容。首先要抓好低年级学生口算达标,一年级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口算,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这部分口算教学时,必须保证基础口算人人过关,达到熟练程度要求,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易混淆的口算要对比练,经常出错的口算要反复练。如,25×4、24×5、125×8等进行对比练习,可以防止混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对于易出错的口算如24+15-24+15等,要及时纠正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3、对较特殊的口算内容,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

为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教师也要注意灵活组织口算训练的形式。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找朋友”“开火车”“对口令”“摘苹果”“夺红旗”,还可以运用实物和幻灯片等进行直观限时口算,抢答口算等形式练习;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通过视算报得数,结合听算说得数;也可以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答、小组比赛和师生互动,教师要精心组织,恰当评价。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时,必须扎实地抓好"知识--训练--技能的各个环节。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题目层次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巩固和深化口算知识,计算中常用数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基本口算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还要利用数字特征和运算关系,自觉的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通过深入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猜你喜欢
口算习惯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