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探究活动教学方式的实践

2014-12-26 05:50周卉君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数学

周卉君

摘  要:新课标要求我们倡导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改为主动的“我要学”。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使之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探究活动;创造;培养;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83-02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阶段,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培养、延续,特别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数学探究活动是介于“解题练习”与“数学研究”之间的一类学习活动,它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再创造”。 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探究技能(如提出假设、设计方案、网上资料查询、收集与分析统计数据、合作交流等)的渗透,使研究方法与技能本身成为数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与合作性的充分发挥,同时便于教师对数学探究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数学探究活动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那些新颖的思路、闪亮点,给予鼓励,宽容对待偶然的失误。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小体会。

一、以趣入境,巧设悬念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又需要一翻努力才能解决,从而使学生找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方向。让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如学生在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之前,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一块打破成三块的圆形形玻璃,要想到玻璃店配制一块一模一样的回来,你可以带哪块去就行了?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富含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并为学生学习“垂径定理推论”奠定了基础。当学生经过思考后,要求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带去的玻璃画出原圆形。

二、变式应用,深入探究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步步深入,把传统题型向变化题型、应用题型转化,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去操作、去探索、去研究、去以自己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尝试发现根据图形的不断变化之中不变和变的问题,从而发现其规律。下面是教师对“巧拼正方形”数学活动的深入探究发现的安排:

(1)在△AOE与△BOF中,AO   BO, ∠EAO   ∠FBO , ∠AOE   ∠BOF(为什么?)

∴△AOE    △BOF

∴S△AOE   S△BOF

又∵S△AOB =    +    ,

S 四边形OEBF =    +     ,

∴S四边形OEBF = S△AOB ,

∴S 四边形OEBF =    S 正

(2)AE与BF相等吗?OE与OF呢?

在学生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把图形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此题图形变化规律为:

再用此种方法探求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找出此问题与上问题的联系和区别,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这种深入探究性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问,新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实现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发现验证,总结规律

初中数学的内容充满了用来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教学过程应用 “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解题,并能培养学生归纳的习惯和创新能力,体验发现猜想的喜悦,享受发现规律的成果,提高归纳规律的能力。

四、课堂互动,体验成功

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比如小组竞赛,学生板演,师生问答。在这些过程中,可以由学生发现问题,得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找到乐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很多临时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错误并及时订正的过程,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有意图的错误,让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这会让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老师的错误学生能看的非常清楚,从而避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探究活动教学方式的实施,克服了当前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偏重课程内容的倾向,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的主

体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 潘小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性初探 [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 刘  谦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张力琼.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 [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郭淑华. 数学课堂的多样性教学 [J].江西教育. 2001.09

[5]张汝新.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J].中学教学参考. 2005.4

[6]王明哲. 初中学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9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