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

2014-12-29 12:27谢淑海熊梅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美国

谢淑海+++熊梅

摘   要:国际教育是美国当前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战略地位,美国于2012年11月颁布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国际战略(2012-2016年)》。该战略提出,美国国际教育是应对全球经济竞争、解决全球性问题、培养公民全球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此举反映出美国联邦教育部将国际参与作为该部门的核心工作,也反映了培养学生全球化能力的任务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美国;国际教育;国际战略;价值取向;行动路径

20世纪40年代末,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国际教育领域的政策与法令。不同时期的政策法令体现出美国在国际教育领域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特点,有学者将美国国际教育划分为萌芽期、勃发期、回落期、转折期四个阶段[1]。2012年11月,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国际教育战略——《美国联邦教育部国际战略(2012-2016年)》(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2016,以下简称《战略》)。该战略对美国国际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笔者对该战略提出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加以分析,希冀能够为我国的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价值取向

《战略》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有效的国际教育战略都必须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参与全球事务的交际能力,而不再满足于确保学生听说读写和科学技术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战略》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反映出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

(一)国际教育是美国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有力工具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已经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柄“双刃剑”,各国需要顺应时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为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对策,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把希望寄托在教育改革和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上。诚如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所说:“未来,美国要想在世界经济领域拔得头筹,国际教育改革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国际教育可以培养美国所缺乏的国际化人才和专家”[2]。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统计表明,由于缺乏拥有跨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经验、流利外语技能的人才,美国在全球的商务交流以及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在招聘时面临困难。这使美国联邦教育部及美国大众认识到国际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然而,“有关政策与管理问题的富有远见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公共与私人部门中了解他国制度、语言、文化和全球问题的个人。这方面专家的缺乏将成为外交和军事上的隐忧,更会导致全球市场竞争能力的衰落”[3]。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相继加强了国际教育交流,国际教育领域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局面又渐趋成形,如欧洲国家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强化了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经济竞争和各国相继推动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把通过国际教育培养具有高级国际技能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人才作为应对经济竞争的有力工具。

(二)国际教育是美国应对全球问题的重要举措

“9·11”事件和2007年底的“次贷危机”使美国充分认识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解决全球问题是美国长久繁荣与幸福的重要保障。最近,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的调查表明,80%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4]。《战略》指出,当前的国际教育应该让学生具备与他人合作解决诸如疾病蔓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全球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只有积极开展各种对话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才能解决全球化问题,并最终保证美国的根本利益。

(三)国际教育是美国培养学生全球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战略》认为,全球化能力是生活在相互关联的世界中的个人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美国国际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1.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确定为首要目标

《战略》指出,国际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将“21世纪技能”应用到世界的全球化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天相互关联的世界中取得成功,能够完全参与并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国际教育的重点也应拓展到K-16教育阶段[5]。由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和亚洲协会(Asia Society)联合组成的全球竞争力工作小组(Global Competence Task Force)进一步指出,全球化能力就是个体能用所获知识和技能去调查周边世界、认识自己和他人、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以及将观念付诸实践的行动能力。简而言之,全球化能力就是“将21世纪技能运用于世界”( 21st century skills applied to the world)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见图1)。

2.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战略》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学生学业水平高低,也无论学生宗教、地域以及文化有何差异,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全球化能力。为保证每个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战略》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是调整课程,在学科教学和跨学科学习中培养全球化能力;其次是采用“标竿”(benchmarking)评价制度,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①;最后是强调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培养。

(四)国际教育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际教育与国家安全是相互关联的,国际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6]。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界定发生了变化,联邦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开始由原来的注重军事防卫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转向注重全球经济竞争意义上的国家安全[7]。“9·11”事件、伊拉克战争与“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多样化的主题,如恐怖主义、核扩散、腐败问题、有组织的国际犯罪、毒品扩散等,“竞争力”开始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新的关注焦点[8]。2010年,奥巴马总统签署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US-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提出,扩大国际教育和交流、加强国际科学合作、进行整体的移民制度改革等将成为美国在新时期增进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9]。《战略》指出,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际交流、提升美国国际竞争力和战略地位是国际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教育一直都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行动路径

(一)明确战略规划目标

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国际理解,促进国际和平。但是,由于“国际现实是民族、国家及其利益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维护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生存而做出的防御。国家外交政策的目标——包括经济、外交、安全和文化的维度——是保护和维持它的必要利益。所有物质与人力资源、国家的潜力都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10]。因此,《战略》的引言中明确指出,美国当前的国际教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致力于提高美国教育质量和提升美国国际战略地位(见图2)。

(二)学习他国先进经验

《战略》明确指出,教育是一项共同的事业,美国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也理应与他国分享美国的经验和教训。美国为学习各国经验,采取了开展国际教育调查、举办国际化合作论坛、建立国际教育领导网络、发表国际评估调查报告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如通过参与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等国际测试收集相关数据(见表1),并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确定美国教育的“标竿”。美国除了通过国际测试来获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经验外,还经常通过召开国际峰会、论坛等形式来学习他国经验。例如,美国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和国际教育协会(Education International,EI)联合举办了教育峰会。通过这些方式学习他国经验后,美国进一步考察其适切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探索能在美国本土推广的具体做法,从而构建起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假设-本土构建-验证推广的学习模式。

(三)开展教育外交活动

美国国际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以文化扩张为目的的外交政策紧密结合,或者说是对外文化扩张政策的核心。从一战、二战到后冷战时代,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新秩序,将美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观念推向世界,从军事殖民走向文化殖民,一直是美国国际教育的理想与努力方向[11]。由此可以推断,国际教育会成为国家的一种外交手段,外交又会促进国际教育的发展[12]。因此,美国联邦教育部支持所有积极的教育外交活动。通过教育外交,与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其他专业人士建立联系,以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这将有助于美国国家安全以及国际优势地位的保持,并最终促进国家繁荣。教育外交由此成为美国构建与他国之间互利互惠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在以国务卿为首的美国政府与巴西、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重点就包括建立高等教育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教育公平等。这不仅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美国商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调查,国际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用的支出每年为美国经济作出了超过210 亿美元的贡献[13]。可见,教育外交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设置教育交流机构

国际教育要取得实效,强有力的领导是关键。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立了国际教育委员会、联络办公室和多个办事处。国际教育委员会向美国联邦教育部就国际教育提出建议,引领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国际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国际教育委员会协调与美国政府其他机构的工作,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设立国际教育研究机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交流。

三、结语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战略地位是美国国际教育战略的最终目标,确保美国国家和公民的竞争力、增强美国社会凝聚力、促进国家安全、加强美国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是美国国际教育战略的具体目标。美国国际教育战略反映出美国联邦教育部将国际参与作为该部门的核心工作,也反映了培养学生全球化能力的任务已是当务之急。

注释:

①全美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和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制定了州核心能力标准(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参考文献:

[1][4][11]李爱萍. 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31-69,71,243.

[2][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EB/OL].http://www2.ed.gov/about/inits/ed/internationaled/international-strategy-2012-16.pdf,2014-4-12.

[5]Veronica Boix Mansilla, Anthony Jackson.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EdSteps Initiative and the Asia Society Partnership for Global Learning[M]. New York, NY: Asia Society, 2011:48-53.

[6]Joel Klein, Condoleezza Ric.U.S. Education Reform and National Security[M]. New York, NY: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2:66-69.

[7]翁丽霞,洪明. 美国联邦政府国际教育政策探略——聚焦《高等教育法》第六款与“富布赖特计划”[J].教育发展研究, 2011(7):51-56.

[8]De Wit H..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 A Historical,Comparative,and Conceptual Analysis[M]. Greenwood 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2:29.

[9]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EB/OL].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2013-12-23.

[10][12]Gerald L. Gutek. American Education in A Global Society: Internationalizing Teacher Education[M]. Chicago:Loyola University, 1993:51,9.

[13]IIE.2011 Trustee White Paper[EB/OL].http://www.iie.org/en/Researchand-Publications/Publications -and -Reports/IIE-Bookstore/~/media/Files/Corporate/Publications/2011 Trustee-White-Paper.ashx, 2013-12-23.

编辑 郭伟 许方舟

作者简介:谢淑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邮政编码:130024;电子邮件:xieshuhai2006@126.com);熊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件:xiongm@nenu.edu.cn)

基金项目:新疆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与建构策略研究(编号:13XJJC880004)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美国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