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巡视策略的研究

2014-12-29 09:56张剑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学课实验老师

张剑

[摘 要] 课堂巡视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行为。科学课也不例外,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进行巡视。做到巡而视之、巡而查之、巡而亲之。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巡视  策略

课堂巡视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行为。科学课也不例外,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课堂纪律入手进行巡视。有些老师会犯巡而不周的问题,会落下个别小组;也有老师对不合“胃口”的记录视而不见;还有些老师淡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将结合一线教学浅谈巡视的一些策略。

一、巡而视之,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巡视是为了更好地“深入”学生,巡而视之,在科学实验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

笔者执教三上《比较材料的韧性》,课本中呈现的材料是带有小孔的塑料尺、铁尺和木尺,实际上教具中的材料为塑料棒、铁棒和木棒,这无疑给操作带来了难度,我的做法是在材料的一端挂重物,为了不让重物滑落,就用手指抵住重物,我觉得较难操作,学生在用手抵住重物时的力度不好掌握,轻了要滑落,重了弯曲的距离就变短了,量弯曲的距离也是较难的,对于这样难度的实验,老师的巡视就变得尤为重要,我采取先整体巡视后个别巡视指导的策略,尽可能不落下一个小组,对于实验展开较为顺利的小组只需稍加停留,简单指导即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组,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有必要的话,老师可亲自示范一组实验,剩余的让学生操作。

在学生实验时,老师的巡视不仅要照顾到每个小组,而且对于一些意外情况尤其要关注,问清原因。一位老师执教《空气有重量吗》,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皮球,想通过充气前后皮球质量的变化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汇报的时候前7个小组都是充气后皮球的质量变重了,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最后一个小组皮球的质量反而是变轻了,在老师的追问下,原来这一组由于操作不当空气没有充进去反而漏了气,这也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从老师那了解到他在巡视时便已发现这一小组操作有点问题,和学生也作了交流,但是他没有阻止,为的是后面的交流环节,两个现象都可以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这样更具说服力。至于是不是每次这样的不当操作都应该继续下去,我认为还是要根据最终的教学效果而定。

小学阶段大部分的科学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巡视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操作细节,巡视时听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课堂“杂音”,会不经意间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许多有创意的观点,也有可能会产生一种与“标准思路”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时候教师不应该呵斥,让他们亮出自己的观点,尽情地发挥,尽情地阐述。老师要善于捕捉意外情况中富有价值的闪光点,继而因势利导,迸发出新的亮点

二、巡而查之,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

很多公开课,老师会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去巡视,既然去巡视,应该要落到实处,除了关注学生的操作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比如涉及到数据的话,老师应该记下各小组第一手的数据,以便于更有效的汇报。

区里有位老师执教《摆的研究》,有个环节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无关联的研究”,最后呈现的数据是这样的;

摆动次数(次/15秒)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一倍重量

13

12

12

11

12

12

12

二倍重量

13

12

12

11

12

12

12

三倍重量

13

12

12

11

12

12

12

这样的数据非常完美,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没有关系。整节课似乎无懈可击,看来老师的巡视是有效果的,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事后了解到有一个小组原来的数据并不是一样的,后来偷偷改的,因为老师让做完实验的小组把数据展示在白板上,这个小组受到了其他小组数据的影响,所以他们在私底下偷偷改了数据,才有了这样完美的数据。如果老师能够在巡视时能够先记下各小组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汇报时就能发现改数据的情况,老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培养学生尊重数据的科学态度。

笔者在执教《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巡视的时候发现7个小组的记录单都写着实心木片是浮的,只有第8小组写着实心木片是沉的,跟他们交流后,他们的看法是木片吸水后变重了,所以沉下去了。那么第8小组还要不要汇报?笔者认为必须要汇报,还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同时也让第8小组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让学生明白凡事无绝对,总有特殊情况存在。

老师在巡视学生记录的时候,不可打着巡视的大旗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置其他小组不顾,发现某些小组的记录跟结论相悖时在汇报阶段直接跳过,追求所谓的“平顺”,这样的巡视不要也罢。老师发现不一般的记录应该要与学生对话,或帮助或解答或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果采取冷淡处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实验兴趣肯定大打折扣,甚至对科学课丧失兴趣。

三、巡而亲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巡视不仅要服务于教学,更要照顾到学生的情感。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与学生建立亲切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爱上这门学科。

课伊始,老师应该以亲切的目光扫视所有的同学,,为学生营造一种不受拘束、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基本上都是几人一小组围坐一起,虽然铃声已经响过,还会有有些人还在“高谈阔论”,此时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轻轻地走进他的身边轻抚他的小脑袋或轻拍他的肩膀,相信学生会明白老师的用意。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讲课时或学生发言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可借机巡视轻抚提醒,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不会中断发言者的思绪。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经常能听到“老师,他们不让我做实验”了类似的话语,还有一些受到冷落的学生,他也不向老师诉苦,就坐在座位无所事事,像这样的学生老师在巡视时一定要多关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巡视时对学困生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巡视时这些安静的学困生成了被遗忘的部分,成了热闹兴奋的课堂上不被老师关心的陪衬。那么对这些学生而言,带来的则是旧账未清,新债又增,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必将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做练习时注意适时指导看一看,回答复述主要内容时适当提示一下,辅导他们走出困境,攻破难关,高质量地完成学习。巡视时,我们不妨走进学困生,或几句轻声细语的鼓励;或了解学习中的难题;或解惑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轻轻的简短交流。这些都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困生喜欢教师,喜欢这门学科,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我喜欢在上课前问课代表上一节课哪些同学被批评了,那么在巡视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肯定的眼神,尽可能的让他们多发言,一扫前期的阴霾,重新找回自信。

因此,我们不能把课堂巡视作为象征性的教学手段,而要把巡视落到实处,那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更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有效做好课堂巡视工作,让课堂巡视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课实验老师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做个怪怪长实验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课教学反思
六·一放假么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