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以尊严,是最大的幸福——记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

2014-12-31 09:11张莺
未来教育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崇文特级教师校长

本刊特约记者 张莺

杭州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年总有那么几位教师,甘愿放弃提拔或上调的机会,宁愿留校做一名普通老师;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国举办教学展示周,在前台唱主角的永远是一线普通教师,忙前忙后张罗和站台的却是校级领导和学校请来的专家;无论何时走进这个校园,幸福的微笑总是挂在每位教师的脸上;“生为学校人,死为学校鬼”甚至一度成为校园流行的教师口头禅。

这所学校就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令人好奇的,不仅仅是其办学短短十余年即与杭城各大百年名校共领风骚的成就,更是这片校园,何以存在这样的幸福磁场,给教师如此温暖,让教师无限眷恋并沉醉其中。“给教师以尊严,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一个校长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的人文关怀。拥有一支充满幸福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宝。”这是浙江省特级教师俞国娣校长的治学观,更是她多年来践行的办学信仰。

教师不是棋子,不是工具,他们是独立而有尊严的个体

张怡、陈通、陈逸青、周碧云四位80 后都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龄未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可是他们见过的“大场面”还真不少,且不说此前上过多少公开课,在2014 年为期一周的崇文教学展示周中,他们再次走上前台,成为“星光闪耀”的主角,体验了一把上千人大课的滋味。校长以及学校邀请的专家团队则甘居幕后,与他们一起备战,共同研磨,为小年轻们的“闪亮登场”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这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特有的教师发展文化,“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位教师,无论资历多少,教龄几何,只要有心,都能拥有自我成就的机会。为了助推一位普通教师的成长,学校可以集全校之力,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资源。在其背后,校长俞国娣引领下的教师导师和团队互助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推手。根据这一制度,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导师结对,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再是“孤独的舞蹈者”。学校导师制实施分三个层次:特级教师工作室师带徒、崇文名师师带徒、崇文中坚教师师带徒等,分别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师需求。也就是说,只要进入崇文,不论是谁,都会有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他,带领着他结伴前行。

2004 年以来,崇文开创了以“专家引领共同研究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全校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成立了八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包括崇文现有的两位省语文特级教师,校长俞国娣和副校长虞大明的工作室,整合全校教师,通过同课异构、跨学科整合课例研究、微课题研究、对比教学研究等大量校本研训活动,助推教师成长。

一旦教师成长到一定阶段,学校的名师资源不足以满足一些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时怎么办?崇文的办法是把教师送出去,和更高层次的名师结对,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崇文副校长何慧玲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2005 年还是一名普通教师的她,在评上中学高级职称后的一段时间,感觉自己遇到了事业发展的瓶颈,于是和校长俞国娣进行了几次交流,没想到俞校长很快为她联系了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夏惠贤,当年暑假就把她送到上海脱产进修三个月,所有的培训费用全由学校承担。三个月的充电让一度迷失了方向的何慧玲找到了专业成长的又一个制高点,她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

“教师不是可以随意调拨甚至是用来布局的棋子,更不是为了学校利益可以随时牺牲的工具,教师是独立而有尊严的生命个体,校长要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树立专业尊严、获得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俞国娣坚信,校长对每一位教师的尊重和器重,一定是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源泉。

信任教师不仅是尊重,更是更高意义的人文关怀

今年暑假对于崇文青年教师季景国来说,心情就像坐了趟过山车起起落落。放假刚回东北老家的他,就被一通电话搅得寝食难安。他被告知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发现,其上交的一篇体育学术论文存在全文抄袭他人的嫌疑,有关部门希望季景国本人尽快就此做出说明。季景国不明就里,觉得十分窝囊。同时接到电话的还有他所在学校的校长俞国娣。“不可能!我相信教师,这种有悖师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是俞国娣的第一反应,仍在休假的她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她希望能尽快查明真相,还教师一个清白。

“在教师的专业生涯中不可以有学术污点,我不能让教师蒙冤,季景国的事情不搞清楚,伤的可能不止是一位老师的心。”出于这个念头,俞国娣决心放下所有事情,尽一切可能查明事情的真相。接下来的两天,俞国娣一直泡在学校里,寻找那篇据说是季景国抄袭文章的作者。因为那篇文章是出自某个个人博客,没有署名没有单位,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又都在放假帮不上忙,这样的网上海寻对俞国娣来说简直是大海捞针。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博主与网友互动的一些蛛丝马迹,俞国娣了解到博主是安徽某个偏远学校的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俞国娣最终了解到这位教师的单位和联系电话。原来此人正是季景国多年不曾联系的大学同学,若干年前,季景国将自己还没来得及发表的论文发给他参考,没想到,他将论文改了作者名并在博客上刊登出来。此后数月,季景国自己的论文才公开发表出来。俞国娣将季景国的遭遇告诉对方,对方很快同意就此事写个说明寄到学校。

“我没有信错人!”那一刻,俞国娣欣喜若狂,第一时间致电职评委,告知事件原委。此时,季景国本人也才从老家赶到学校,得知校长为了还自己的清白费尽心力,这个东北小伙流着泪,感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事情已经弄清楚了,离上班还有近一个月,季景国其实可以再回老家,但是小伙子选择留在学校,大热天的天天窝在学校和孩子一起体训,他说要以实际行动回报校长的信任,多可爱的崇文教师!”俞国娣感叹道,眉宇间都是对教师浓浓的爱。

校长就是要信任教师,这种信任不仅是尊重,更是更高意义的人文关怀。俞国娣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也因此成为教师们最信赖的精神“靠山”。信任教师,绝不意味着对教师的错误姑息纵容。在俞国娣的倡导下,崇文多年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对教师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无论你有多大的“背景”或能力,一旦触犯了师德底线,开除没商量。俞国娣回忆说,办学至今她开除过两个教师。一个是因为妒忌搭班教师才华,在公众网络平台上对其多次进行人身攻击的女教师。女教师的先生是教育系统的一位领导,多次找到俞校长请求宽大处理,但是为了另一名无辜老师的声誉,俞国娣硬是顶住所有压力,将这个有“背景”的教师开除。还有一位是数学教师,业务能力强,是年级组的教学骨干,却因为个人感情问题,竟然在带学生军训时丢下整个班级孩子不管,任性负气出走他国。一周后,该教师追悔莫及回到学校向校长承认错误,教师任教班级的家长也集体上书向校长求情。惜才如命的俞国娣纵然心里有万般不舍,但是,这个教师的不负责任行为触犯了崇文的师德底线,这是绝对不可以姑息的,最终,这名男教师还是被开除了。

希望教师成为那个为别人鼓掌的人,就应该给予他们每个人享受掌声的经历

“我是一个现实的人。”俞国娣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享受过很多鲜花、荣誉和掌声,我深知那些时刻的光辉和荣耀如何照亮了我今后的人生。也正因为我曾经享受过,所以我才可能甘愿成为那个为别人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为同伴送去最诚挚最热烈的掌声。我相信每个平凡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所以我作为一校之长,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给予每位教师公平享受掌声的机会和经历。”

在这种公平对待每位教师、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的理念下,崇文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气场才会如此强大。临近退休的英语教师王小莹回忆起四年前的那场盛会仍然激动不已。当时,崇文为她举办了首次教师个人教学开放专场,全省近千名英语骨干教师应邀参加。为了把教学专场做到尽善尽美,将王小莹的教学艺术、思想和智慧全方位展示出来,全校从校长到教师几乎是全部动员起来,请专家、做策划、印介绍资料、刻光盘、广发邀请……忙碌了近两个月。王小莹说,学校的这份良苦用心,带给教师的将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滋味!所以,她也一定要把这种幸福感传递下去,传递给更多的同伴。如今,王小莹结对了好几个徒弟,在她毫无保留、倾尽所有的帮助下,如今一个已是杭州市教坛新秀,另一个是区教坛新秀,“看到他们的成长,我比自己拿奖还要开心百倍。”王小莹说。

“崇文的每位教师都和王小莹一样,喜悦他人的成就,分享同伴的给予,这应该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吧。这也是崇文教师文化中最让我引以为傲的一点。”俞国娣说。在她看来,每位教师都有着无限的潜能,好的学校文化一定能形成一个激发教师潜能的气场。所以,当校长这么多年,俞国娣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教师潜能的发现者和助推者。

“在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上,我觉得校长经常‘小题大作’。”校科研处主任邵建辉半开玩笑地说。在任科研处主任之前,用邵建辉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有些不羁的潮男教师,“总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把我的数学课上好,让学生喜欢就行,对学校的其他工作并不是很热心”。邵建辉回忆,当时他任数学教研组长,每次开教研组会议,作为组长的他有一个不经意的习惯,就是把每次的教研主题和教师互动情况,再加上自己的点滴反思记录下来,形成教研通讯发给组里的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俞国娣发现了这份通讯,此后几次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表扬了邵建辉的自发行为,并要求以他的教研通讯为范本在全校各教研组推广。一年后,俞国娣又力主将这本通讯集结成册公开出版。“从来没想过一线教师的一点研究居然还能成书!”邵建辉仿佛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从此在教学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起劲儿。

每位教师都有均等的成就机会,赏识教师无死角,俞国娣发现教师优点的“火眼金睛”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短短十余年,该校在编教师中获得省特级教师称号者有两人;区特级教师称号三人;省、市、区教坛新秀、教改之星、学科带头人七十余人;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21 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者58 人。“从校长对待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崇文的校园正能量慢慢集聚,崇文教师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在社会和家长面前树立起来。”德育副校长虞大明说。

教师感言

葛娟飞:

俞校长曾经说自己是校园里行走的符号,可在我心中,她是一位高明的淘金者。

周碧云:

俞校长很忙,但是身为导师的她对大家的教学内容熟稔于心;她熟悉每一个成员,对我们的每堂课,她都能准确地发现我们的进步与不足,进而指出我们的成长空间;校内外,她鼓励我们登上一个个“舞台”,而在每一次我们精彩亮相的背后,却都是她悉心工作的幕后背影。

猜你喜欢
崇文特级教师校长
我当企鹅饲养员
崇文塔之旅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