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01-01 15:27付金凤江锡顺
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付金凤,江锡顺

浅析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付金凤,江锡顺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是贯彻和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高校辅导员

一、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2009年“大数据”成为互联网流行词到2014年在各行业各领域所彰显的变革力,使人不禁感叹庞大的数据应运而生及惊人的增长态势,过去旧有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都已经严重滞后。大数据所彰显出来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就像一个富矿,蕴藏着发展机遇,等待人们去发掘。就像《大数据时代》中描述的那样:“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也应积极行动起来。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开展大学生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网络在高校发展的状况看,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自互联网在我国得到应用和发展以来,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的增长。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加上手机WAP用户,数字更加庞大。在当前大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有三年以上的网龄,83%的高校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从网络文化的双面性来看,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网络成为方便和快捷的信息主渠道,但网络信息的开发性和共享性也带来不利的一面。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在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和执行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为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作为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发展的辅导员,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具备网络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效融入网络教育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易于被学生掌握。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适应形势发展,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由过去的单一主导式向多元式转变。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被动的无条件的受教育者,而成为教育环境的一部分。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变,从有形管理向无形的引导。处理好网上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唱响网上主旋律,占领网下主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道德建设为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网络世界中,辅导员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发挥思想上的先锋作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二)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强民主性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题意识,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愿意展现自己内在的一面。只有真正的进入到学生的真正内在,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开通BBS论坛,很多辅导员通过建立与学生网络交流的平台,引导网络舆论,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例如,建立班级聊天QQ群,辅导员建立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方式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可以针对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或者思想上的认识发起讨论和交流。这种方式更容易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距离,更有效的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大数据化时代,网络是个信息资源宝库,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入更高一个层次,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如可以播放经典影片、红歌、励志电视剧及一些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辨析;可以在网上就某一主题开展一些特色的活动,让学生能参与其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还可以就阶段性的时事政策开展某项专题讨论,以正面的宣传为主,通过文化信息的熏陶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认同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利的同时也带来弊。由于青年学生思想前卫,一些不良信息给他们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是非判断力和辨别力,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保证网上的活动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总之,大数据时代的辅导员应当正确把握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三、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目前遇到的困难及对策马克思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都好像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惫……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也是如此。网络媒介的高超和强大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形形色色的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困难。

(一)网络文化环境的多元性给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

纷繁复杂的网络,学生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网络多元的文化环境及不同的思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主流的道德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大学生的价值观无形中悄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开始显现,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集中表现为网络谩骂、网络暴力、黑客攻击、浏览黄色网页和论文抄袭等等。

(二)网络潜隐的政治环境给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难

网络上潜隐着纷繁复杂的政治思想环境极易削弱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一些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在网络上实行“文化殖民主义”,在新闻内容上渗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如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力主义等等,这些腐蚀我们的青年人尤其是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警惕和防范这些具有毒害作用的网络垃圾,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西方这些国家“文化侵略”,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网络非控的舆论环境给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难

网络环境下各种地域文化、各种社会思潮融汇交融所形成的非控舆论环境极易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在社会政治制度和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造成认识上偏差和错位,进而增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上的困惑。另外互联网的开放性、隐蔽性及匿名性等特征增加了对网络流动信息监控的困难,这种非控的舆论环境极易动摇一些道德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从而引发政治行为失范。这种失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散布和传播网络谣言、传播制造计算机病毒、网络恶搞、传播色情信息、破坏国家安全、网络黑客、侵犯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等。高校辅导员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对道德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要关注并且积极引导。

(四)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理性给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难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对人类个体社会化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沉迷于“网络生活”的所谓“宅男”、“宅女”缺乏必要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把网络当成情感寄托,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上恋爱等等成为一些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另外很多网络内容和工具出现“傻瓜”化、浅显化,这种“傻瓜”化、浅显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思考、辨别和判断能力,使其对一些外来的东西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或者模仿甚至是膜拜,抛弃大学里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精神。这种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理性加大了辅导员监管力度和难度,给辅导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这就需要辅导员处理好网上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使得二者相互补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

[1]侯岩.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文化自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4):112-117.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何清文,黄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前沿,2008,5:122-125.

[4]岳鹏,满都呼,蒙国军.浅析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4,33(3):96-97.

[5]魏占玲,兰昊,季芳.BBS视域下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与探索———以“我爱南开”BBS为例[J].高校辅导员,2011,2:34-38.

[6]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R].200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内容)[R].2004.

[8]张光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付金凤,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系助教,硕士,安徽宣城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江锡顺,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G451.2

A

1008-4428(2015)02-99-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