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及控制

2015-01-03 01:29蓝柳恒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口职业病限值

蓝柳恒

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

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及控制

蓝柳恒

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

该文介绍了二氧化硒生产工艺,辨识出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分析其危害性,从工程技术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二氧化硒;职业病;预防;安全;职业健康

二氧化硒生产工艺简单,但是目前还未成规模化生产,其生产过程如何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引起足够重视。该文从二氧化硒生产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危害预防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从源头上杜绝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1 二氧化硒生产工艺分析

1.1 工艺流程简图

二氧化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见1图。

图1 二氧化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1.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将硒粉投入到氧化炉中,上紧投料口孔盖进行密封,通电进行加热。当氧化炉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打开氧气进气阀,使氧气经硝酸罐进入氧化炉;保持炉温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之间,在硝酸的催化作用下,硒被氧化生成气态二氧化硒;气态二氧化硒在富裕氧气流的带动下,依次进入2个串联的成品箱自然冷却得到二氧化硒晶体。有部分未结晶的二氧化硒尾气进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一级吸收箱及二级吸收箱回收(二氧化硒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eO3溶液),Na2SeO3溶液经过电热丝盘炉烘干后重新投入氧化炉内进入生产流程。

2 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通过对二氧化硒生产工艺的分析,其生产过程存在的列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硒粉、二氧化硒、亚硒酸钠、氢氧化钠、二氧化氮、硝酸、高温等[1]。

其中二氧化氮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和《高毒物品目录》,亚硒酸钠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存在的氧[压缩的]虽然未列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标准中,但它们对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3 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危害性分析

以下对二氧化硒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健康危害性分析[2-4]。

①硒粉:硒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眼刺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量吸入硒烟尘可引起肺炎或肺水肿;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硒,可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出气有大蒜味,有时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及神经衰弱综合。

表1 生产车间操作工接触二氧化硒浓度检测结果

表2 生产车间操作工接触二氧化硒浓度检测结果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PC-TWA:0.1 mg/m3[按Se计]。美国(ACGIH):TLV-TWA:0.2 mg/m3[按Se计]。

毒性:LD50:6700 mg/kg(大鼠经口)。

②氧(压缩的):氧压的高低不同对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影响也不同。肺型:在氧分压100~200 KPa条件下,时间超过6~12 h,开始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脑型:氧分压超过300 KPa连续2~3 h时,先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眼型: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 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皮肤接触液态氧可引起冻伤。

毒性:TCLo:80%(大鼠吸入);100%(小鼠吸入,24 h)。

③硝酸: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较大量硝酸烟雾或蒸气时,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重者发生肺水肿;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化学性灼伤和局部皮肤黄染;溅入眼内也可引起严重灼伤;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

职业接触限值:美国:(ACGIH)TLV-TWA:2 ppm;TLV-STEL:4 ppm。

毒性:LC50:130 mg/m3(大鼠吸入,4 h);TDLO:150 mL/kg(大鼠经皮);LDLO:430 mL/kg(人经口)。

④氢氧化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严重时引起肺水肿;皮肤接触高浓度氢氧化钠,特别是在皮肤潮湿时,可致皮肤广泛灼伤;进入眼部则可立即引起眼组织灼伤,即使浓度很低,也可致结膜、角膜组织灼伤,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片状脱落、水肿,严重时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最终形成角膜白斑或导致眼球萎缩;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休克。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2 mg/m3;美国:(ACGIH):TLV-C:2 mg/m3。

毒性:LD50:40 mg/kg(小鼠腹腔)。LDLo:500 mg/kg(家兔经口);1.57 mg/kg(人经口)。

⑤二氧化硒: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大量吸入二氧化硒蒸气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和皮肤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PC-TWA:0.1 mg/m3[按Se计]。美国(ACGIH):TLV-TWA:0.2 mg/m3[按Se计]。

毒性:LD50:68.1 mg/kg(大鼠经口);23.3 mg/kg(小鼠经口)。

⑥亚硒酸钠:人经口摄取1 g,能引起中毒死亡;急性中毒时可见上呼吸道和眼睛、粘膜的刺激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呼出气和皮肤有大蒜味等;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亚硒酸钠溶液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其腐蚀作用与氢氟酸相似,引起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PC-TWA:0.1mg/m3[按Se计]。美国(ACGIH): TLV-TWA:0.2 mg/m3[按Se计]。

毒性:LD50:7 mg/kg(大鼠经口);7 mg/kg(小鼠经口);2.25 mg/kg (兔经口)。

⑦二氧化氮: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抽搐突然发作,咳嗽,支气管炎,急性肺水肿。

职业接触限值:PC-TWA:5 mg/m3;PC-STEL:10 mg/m3。

毒性:LC50:105 mg/m3(大鼠吸入);190 mg/m3(小鼠吸入)。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

通过对生产工艺及工作现场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性质状态、危害大小、工人的实际接触情况,国家是否制定有职业接触现状以及现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确定检测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二氧化硒、二氧化氮[5-6]。

采样点的选择遵循以下四大原则:①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②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③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施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检测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④采样过程中,采样点设在工作地点下风向,尽量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车间操作工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硒、二氧化氮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2。

5 二氧化硒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预防技术

5.1 化学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化学有害因素技术措施需遵循以下原则:改革工艺,以无毒、低毒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物料或工艺;生产设备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7-12]。

针对二氧化硒生产过程所存在的各种化学有害物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eO2尾气经NaOH溶液一、二级回收箱吸收,每个回收箱回收率均在98%以上,尾气浓度小于0.1 mg/m3。②氧化炉、成品箱、吸收箱、烘干箱产生的废气由上方集气罩收集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外排。③硒粉加料系统采用微负压状态下机械自动加料;二氧化硒产品包装采用机械自动化包装装置,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④硒粉燃烧后产生的残渣,属危险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经收集,装入铁桶密封保存,由具有回收资质的工厂定期收购后综合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⑤在生产厂房设置抽风排风系统,保持工作场所空气畅通。

5.2 高温防护措施

采用优质的硅酸铝纤维和聚氨酯发泡材料对产生高温的氧化炉、烘干箱及其管道进行保温,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设备管道。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汇编.职业病分类和目录[S].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张海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大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组织编写.危险化学品目录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5]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AQ/T8008-201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8]现代企业职业卫生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写.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9]现代企业职业卫生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写.工业防毒实用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10]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11]邵强.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及识图[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12]王洪德.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The Discussion for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on the Production of Selenium Oxide Two

LAN Liu-heng
Guangxi Institute of Safety an Technolog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22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elenium oxide two,To identify its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analyze its harmfulness,From the engineering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To eliminate accid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from happening in the first place.

Selenium oxide two;Occupational hazards;Preventive measures;Safety;Occupational health.

R19

A

1672-5654(2015)04(b)-0006-03

2015-01-14)

蓝柳恒(1978.10-),男,瑶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工程师,国家注册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职业卫生评价人员,从事职业安全健康评价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经口职业病限值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ICNIRP限制电磁场暴露的导则(100kHz~300GHz)解读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链接:新GB1589出台后 货车尺寸限值有这些变化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