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一个都不放弃》研讨会纪要

2015-01-04 13:03钱利娜整理
文学港 2014年8期
关键词:虚构孩子

钱利娜 整理

纪实文学《一个都不放弃》研讨会纪要

钱利娜 整理

艾伟(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宁波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家):首先我要祝贺钱利娜,上次改稿会时,我说我对钱利娜刮目相看,从叙事文学这个角度说,钱利娜不但能写诗,也能够写报告文学,我相信她也能够写小说,一定会写得比较好。

其次我觉得,要向钱利娜学习,书中所有的细节都是她自己深入到达敏学校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观察所得。有些生活当中的细节,确实很难想象。在我的评论文章《命运是如此残酷及猝不可防》中,我提到两个细节,一个是关于去中国银行取钱,怎么进去。那个细节充满童趣。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吴悦在那个养老院里面,一次次面对死亡这样的事情,我们小说家有时候也难以想象这样的情节。生活当中具有如此尖锐的、如此可喜的、如此丰富的细节存在,钱利娜把它很好地捕捉到了。

我觉得这是一本关于理解的书,一本向特殊教育者致敬的书,一本教人如何在残缺的生活面前保持尊严与爱的书,也是一本激发我们悲悯之心,并令我们学会感激庸常生活的书。

谢志强(宁波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家):钱利娜是诗人,我也编过她的小说,现在又写纪实文学,她的纪实文学的方法就像小说那样扎实,但又不虚构,以真实的方式来写。纪实文学需要认认真真很耐心地去采访,过去很多长篇纪实都很粗糙,为什么粗糙,细部不落地。《一个都不放弃》细部处处落地,你随便翻开一页,都能读到。

我也写了一篇评论,题目是《每个小孩子都是小天使》。我感到这些孩子就是小天使,所有小孩子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是天使般的,而且达敏学校是天使降落的地方,对所有人来说,这些孩子一个都不能放弃。有一篇,写到一个母亲,有一天她正在哭泣,她的母亲、孩子的外婆在旁边抹眼泪,又嘀咕,我们是做好事,做了这么多好事,还要给我们这样的孩子,那一定是上辈子没做好人,这辈子来报应。这是标准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你看她碰到这样的孩子就认为是一个报应,这种思维我觉得在里头处处都是,这就是标准的中国式的故事。现在套梦了,

中国梦,中国式的梦。就是往哪里去?这个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天使降落的地方。

赵柏田(宁波市文联创研部主任、市作协副主席、散文家):对于这本书的出版,首先要代表市文联表示祝贺。无论是书稿本身还是在装帧设计上,都考虑了向日葵这么一个元素,非常好。

这本书我觉得是一本矛盾之书。这个矛盾一方面是因为世界本身的残缺,而在钱利娜的笔下尽可能想去呈现一个美好的世界。那也正是世界本身的残缺、情感的残缺,才使得我们有一种向善、向美的努力。另外一个方面的矛盾之处,就是在写法上,在这个书里面呈现出来的只能是冰山的一角,大量鲜活的故事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展现,这也是一个矛盾之处。

这也是一本独特的书。这个独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题材的独特,二是人物的独特,三是写法的独特。作者钱利娜是一个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歌。她来写这个书,我觉得市委宣传部在点将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诗人的眼光,诗人的笔法,来写这一部特殊的文学的时候,她多了一些诗人的关爱,多了一些女性的理解。这种同情和理解,在一个文学作品当中,是非常可贵的。还有诗人的思维方式,跟孩子天生就可以贴得特别近。所以我觉得,从独特性来说,这个写法——叙事手法的独特,是第一位的。

李森祥(浙江省诗歌创委会主任):昨天下午我刚参加了杭州市一个电影的评奖,看到一部电影就是写这个群体的,倪萍主演,叫《夏天的兰花》。最后提意见的时候,我就说这个夏天的兰花,包括里面几个演员、导演都蛮有想法的,但是拍得比较浮躁,我最后说了一句话:非常可惜的是,他们这个电影拍得太早了,如果电影拍晚一点,如果他们读了钱利娜的《一个都不放弃》,电影一定不会这么拍。因为那个电影,可以说对两个群体的人都不太了解,对弱智群体、对母亲都不太了解,所以倪萍的表演过了。

这本书我从头到尾都读了,本想回头再读一遍。我把里面很好的句子都摘下来,练字时写在宣纸上。我们当下的写作整体是比较浮躁的,报告文学写作都很浮躁。但是这部纪实文学,我特别吃惊的是,前面三分之一部分一读进去,我认为是一部好小说,非常非常好。它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一上来没有摆出我们已有的报告文学包括纪实文学写作的那种架式,在那种比较飘的层面在说话。这本书一上来很扎实,它就在人的那个层面,在人性的层面,在心灵开掘的层面说话。

作品的布局也很棒,前面三分之一部分,孩子的名字都能记住,像陆明亮、王海、崔晓雅等等这些孩子们。对作品主人工刘佳芬心理的开掘,钱利娜没在我要奉献这个层面开掘,更多的是站在一种矛盾心理——怎样打开这个群体的大门去开掘。

钱利娜叙述得非常棒,一加一等于二可能要两年、四年才能教会。到这样一个孩子的心灵里面去,他们的门早就被关得死死的,走进去的那个过程,多艰难。老师们就用各种各样办法一点点走进去。而且走的那个过程,基本上都是用非常生动和形象的细节来呈现。我觉得真的非常非常好,更吃惊的是,钱利娜是写诗歌的,诗写得很好,人民文学新人奖因诗歌而获得。诗人从写诗到写小说,肯定是有过程的。没想到钱利娜好像天然就是一个小说家,里面不仅仅是对人物走进内心的那种开掘,我觉得里面还有很多好句子。我把她的很多好句子写在宣纸上面,用来练字。腰封上说这是关于特教事业的第一本书,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但这样的一本书,我个人认为虽然是纪实文学,我刚才也说了它也是一部好小说。没有极力拔高它或者是在一些比较表浅的部分去走,扎扎实实在走,这些年,很多小说我都不大读得进,这部小说到我身边时,我真的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不仅仅是为了参加这个会。为什么读完了觉得好看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的层面,就是我们作家终于不仅仅是为了主旋律,不仅仅是为了政府的一个什么好工程去鼓吹。我觉得是站在人类的大爱的层面,爱的这个层面在写文章,拿出她自己的智慧把小说写好,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我觉得这本书布局特别棒,这本书到了比较

中间的部分,催人泪下的部分突然出来了。一开始我读了以后,老动脑子,后来情感的冲击力出来了,冲击力很巨大,至少我是有泪花的。有一个孩子终于成了指挥,然后那个母亲就写了一封信,那个母亲的那封信写得多棒,真正是从生活中得来。我不知道这封信,钱利娜是不是加工过。写那封信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散文家。她说她生了一个这样的孩子,感觉让整个家族蒙羞。然后就因为通过我们这个学校培养出来,让孩子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又让他成为这个家族最骄傲的一个人。

我读到这里,我是眼泪就下来了,真的是非常感人。我觉得这本书很独特,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面,对个体的生命并不是那么重视的情况之下,我们宁波居然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生命,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非常令人感动。

政治是文化的一部分,书里面呈现出来的人性的大爱、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特别尊敬。

邱华栋(《人民文学》副主编):钱利娜很有才华,写作非常多面,诗歌、散文、非虚构,各种各样的文体她都能驾驭。

我想谈几点感受。第一,我觉得钱利娜这本书,是非虚构这个文体写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收获。非虚构写作,特别看重的就是一个作家的行动能力。而钱利娜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样一个美女诗人、美女作家,能够深入生活,到达敏学校这个特殊教育的环境里面,跟老师们、孩子们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并用非常好的文笔来写,写得这么好,我非常吃惊。

语言非常好,非常准确、明确,而且生动、简洁、有力量,是一种诗性的语言。而且她在文体的把握上非常精到,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杂志这么多年推动非虚构文学创作以来,我看到的一个特别好的作品。第二,这本书塑造了一批在特殊教育行业的优秀教师,这是钱利娜的一大贡献。第三,我觉得在这个书里面写了好多特别有特点的孩子,这些孩子,当然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了,他们有的获得了残奥比赛的冠军等,应该说是比较有成绩的。孩子的形象非常突出。第四,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形象背后的国家力量。这事实际上还是国家在投入。第五,我觉得这本书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发社会的注意力,让人们能关心关注这个事情,然后推动我们这个特殊教育行业,推动我们中国人的文明本身往前发展。从这几点来讲,这本书的意义就无比重大。所以我特别祝贺作者钱利娜,你获得了新的写作成就。

徐则臣(《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小说家):这本书我读完后,当时极其感动。在之前,我真的没看到哪一个作家这么丰富、全面地描写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之前我了解的比较全面的信息,是从作家毕飞宇那里获得的,毕飞宇早年在特殊学校当过老师,她还写过一部非常有名的长篇《推拿》。但《推拿》主要局限在盲人这个群体,其他的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她很深入地写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窄的一个群体。而钱利娜这本书写到了更多更全面的人物,涉及的问题也更多,比如说涉及了孩子,涉及了教育者,还涉及了家长。

从写作的手法上,她是用一种虚构的手法和技巧来写非虚构的作品。说她用虚构的技巧,不是说这里面是虚构的,而是她用一个写小说写虚构的技巧和方式,来写了一个非常纪实的东西。所以我们读起来既能够得到真相、事实、情感等方面的震撼,也能体会到一个非常充分的审美的愉悦。当然我说这个愉悦,跟看这个书时心情特别难受,是两回事。钱利娜是个诗人,语言特别好,表达也很好,所以这个文字看起来特别干净。

我最初看的是这一本,还没有印出来,从头看到底,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挑出来。我不仅自己看了,也推荐我老婆看,后来她把这个书给她意志比较坚强的同事看,他们都觉得写得非常好,而且对他们的教育和工作,有极大的启发。我觉得他们也跟我一样,感到十分震撼。

王学海:(文艺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读《一个都不放弃》,简直就是在读一部当代的情感史,由此去看,

《一个都不放弃》也是一部情感的历史小说,是叙述隐潜在整个浮躁的、美与善被钱和利渐渐淹没的物欲时代中,一群占少数比例的当代人,虽与主流人群生活在同一公共空间,却又偏被挤在边缘角落遭受白眼嘲讽的特殊现象。它虽占比例不多,却又实实在在烧灼我们的心窝子。它让我们在习惯了高楼大厦上班,假日开车旅游的常态的天经地义的生活外,又去扯开现实生活真实世界的另一角:在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轻松自如地吃喝,飞快灵活地用眼审视用脑思考着事物时,还有一群人在步履艰难地行走,万分费力费神地维持饮食,数月数年几百遍几千遍地重复学习一个词,一个动作,而领着我们从惊恐、厌恶、蔑视甚至攻讦中清醒过来,走出这个认识误区的,正是《一个都不放弃》。它用文学的叙述,以真实的纪实,打开了生活真正广阔无限的空间,它告诉我们并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事实存在;智障儿童与我们的言行举措相对的不合拍,正是我们特殊教育的缺失,而达敏学校的出现,刘佳芬、姚望、田娟们的勇于担当,正是以崇高的教育与高尚的人性在弥补这一缺失。所以,《一个都不放弃》的深刻,不在于描述了几多智障儿童不同的境遇而让我们辛酸地流泪,抛洒出一点同情心。它的深刻在于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包括了这一部分,人类的教育才是完整的。而对于主流人群而言,才能觉着自己知识的真正完整而不羞愧或内疚。试问,当健康的人被培育成一个高智商的偷盗者、制毒者或其他罪犯时,我们还能对特殊教育下成长起来、最后结婚开店,又利用空隙去做义工的成吉们无动于衷吗?所以,《一个都不放弃》的深刻,是以文本在呼喊全人类(或至少这个名列世界经济强国第二的中国)去重视这份特殊的教育,让全社会去关注这类特殊教育,让每个人去投一份爱心去“融资”这份特殊教育——自然,这也就是《一个都不放弃》文本的独特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我们已知,任何善与美,都没有理性的整齐划一的自我认同,从哲学层面上去看,对善和美的社会学意义,正是引导或启示你进行社会人的自我反思性——作为类的社会人,作为迈向更高级文明精神结构的现代人,你为需要资助的人,或你为处于社会边缘,近乎于被社会抛撇的少数人,能去做什么,或已做了什么?而对于智障儿童(成人)来说,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理性能力中的灵魂引进,又可引申到一个哲学神学的层面,(“所有的孩子都是礼物”——刘佳芬),那就是天生的表层的丑与恶,如何让你面对:即你的社会的人性怎样去穿透表面,去发现丑与恶之深处的一丝飘忽不定的美与善的光,然后用你的热能把它引燃,冲出深陷之角落,走向社会与生活的平面上,能够成为一束正常的不再飘忽不定的光柱。这就是对人性的信仰。同时,从教育学的角度充分去看待公共空间与平等的关系。而这一切至为复杂的,富含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与神学的高层次的问题,就在一本平常的《一个都不放弃》的长篇纪实文学中流淌。它以还原生活的真实的创作手法,去以形象诱导读者思维辨析之中,在对本书的阅读流通的延伸中,“在时间在他脑子里从一格一格放置的空间形式,还原了流动的本质”,我们看到的所谓奇迹,正是还原着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正常的面貌,并深刻地印证着一个“真理”:“其实对所有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智力残缺。”为此,才会出现高舞指挥棒,沉着完整又优雅潇脱地指挥合唱的张浩,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用“黄莺般美妙的声音”唱一曲甜美悦耳的《隐形的翅膀》的崔晓雅们。

深刻还在于对吴悦被移送至敬老院环境的描写,直接触动主流人群的神经:我们老了,当身体与精神都不能完全坚定地处事的时候,被送进养老院,以老年临终的一段有限岁月,去重新面对一个陌生的十分不尽人意的生存环境时,该怎么办?那时我们不能咋样,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力气推门逃跑,也没有精神书写或打电话投诉求助,更不能依仗自己的想法去寻找一个自我满意的颐养天年的理想之地,那么,《一个都不放弃》的描写正从这看似遥远的一面给了我们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知识+爱心的护工去维系今后不断增多的老年群体,这恰是本书主题以外的重大意义与社会作用。

特殊教育,既是心灵的沟通,更是情感的等

待,而这一切,乔雪月们“觉得应该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让自己和孩子们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个“觉得应该”关键词,虽然是作者撰造,却分明是神性的启示,尤为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份神性恰恰来自于主流人群的少数人,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敬畏!《一个都不放弃》在这里,以文本替代主体对主流人群的多数,对整个前行的高度文明的社会,提出了一个更加深远的问题,我们的爱,不能只停留在爱里。我们的爱,要跟上这个伟大的发展的时代,去创造更多更大的爱。

钟求是(《江南》杂志副主编、小说家):三天前拿到这本书,因为比较忙,中间插进去看,一部分一部分地看,确实被感动了。我觉得现在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怎么可以这样写?是不是我这段时间都没看报告文学,整个已经发生变化了?觉得这个写法确实有点新鲜。

我觉得有几个特点,第一,作品一个很大的艺术特点,就是把小说的虚构方式引入到纪实文学当中。我们看这个作品,每一个个体的孩子都很丰富,我们既感到奇怪,又感到很丰富。这么一大堆材料,钱利娜通过半年多的时间把它搜集起来,其实这个材料是一个仓库,太多的材料了。

我相信,钱利娜当时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决定,就是说她可以把几个孩子的故事,或者几个人物的故事,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这在当时写的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样的话,把几个很典型的故事,通过一个人一个故事发生,本来比较死板的,但是因为好几个故事同时在一个典型的人物身上发生,就获得了空间。

我举个例子,有一章讲到老师带着九年级的孩子和七年级的孩子上公共汽车,七年级的孩子先下来了,自闭症小孩王海不肯下来,后来有一个中年男子带头下车,全车的人都跟着下来了,是我们小说家都想不到的,只有生活当中才可能发生,这个细节十分感人。

接下来九年级的学生又去银行取钱,艾伟刚才也讲到了,就是银行的门在哪他不知道,因为那个石头上刻着中国工商银行,他以为这个银行就在这儿,那怎么进去?大家就觉得很奇怪,这又是一个很好的很奇妙的故事。那银行出来以后,一个小孩发病了,攻击那个老师。这又是一个故事。我相信,这三个故事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可以把几个故事同时集中在一个时间、一个人物当中。在一个很小的一个篇幅里头就把几个故事都可以展示出来,看起来就很像小说了。

第二,我觉得钱利娜用不断变换的视角,使这个作品既有立体感又有现场感。几乎每个故事、七个孩子、每个篇章都是不同的视角。首先是孩子的视角,然后老师的视角和家庭的视角,不断变化。我们看第一个视角的时候,是智障孩子的视角,以为可能接下来这一章都是这样的,但不是。不断变换的视角使整个故事就立体起来了,因为好几束光打在一个地方。而且你从小孩的眼光来看周围的时候,你就会很贴近那个小孩,你会跟着他的眼光去走。这样就很有现场感,就好像跟着摄像头一样,你跟着那个小孩去打量周围的世界。

第三,细节的扎实,使得作品不会大而空。写这样的作品,你很容易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变得很虚很空,有口号式的东西在里头。但是因为这里头有很扎实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包括老师那些爱心的行为,其实是大于文字的。尽管我刚才说钱利娜写得很好,文字也很清爽,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本身这些老师散发出来的爱心和行动,是大于这些文字的。因为有很多这种感动的细节,很扎实的这种爱心在那儿支撑着,使得作品显示出来的爱不是空的、虚的。我们一般看纪实文学,很容易对一种很虚化的、很主旋律的东西有排斥,心里觉得不服的。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对老师的爱心,对家庭心里的痛苦,大家心里一定是服的。

所以一方面是她的作品本身,文字、结构撑起了这个作品,另一方面是老师的这种行为撑起了这个作品,使得这个作品非常的好。

猜你喜欢
虚构孩子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0年4月)
虚构的钥匙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