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丝路文化盛筵

2015-01-05 04:26郭树宾
新商务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论坛丝路新疆

本刊记者 郭树宾

世界丝路文化盛筵

本刊记者 郭树宾

5月15日,全球总裁联合会秘书长卞洪登在“世界丝路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称,即将拉开帷幕的盛会具有三大特点、十大亮点,将揭开历史钩沉奇闻轶事,探讨“四水治疆”的可行性与治沙方案

波斯猫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有何区别?波斯商人是怎样把中国丝绸带入欧洲的?徐福东渡对韩国和日本的影响有哪些?“四水治疆”又是什么?……

你没看错,这虽不是“十万个为什么”大百科,却能给你诠释丝路文化真谛,给你指点丝路文化迷津。

三大特点十大亮点

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会执行主席卞洪登博士对记者说,一本《丝绸之路考》掀起了人们对古丝路的好奇与关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实施和习近平欧亚之旅之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向他询问关于丝路的相关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科研机构和院校请他解读丝路。

他说,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丝路文化,给更多有识之士答疑解惑,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带来通俗易懂的文化知识和战略商机,一场由国家发改委合作中心和文化部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文洽会”暨“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将于2015年5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在5月15号的新闻发布会上,卞洪登列举了本次大会将呈现的三大特点和十大亮点。

他说,本次盛会共有三大特点:一是参会国家多,有100多个国家使节、商会前来报名参加;二是企业多,共有阿里巴巴等相关企业近2000家;三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将会有徐福故里、孔子、刘邦、张骞、成吉思汗等后代玄孙亲至现场畅谈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承。

本次盛会共有三大特点:一是参会国家多,二是企业多,三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对于“世界丝路文化论坛”的十大亮点,卞洪登饶有兴致地一一解说:第一,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将首次公布比张骞出使西域早800年的周穆天子西巡至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的历史印记;第二,在世界丝路文化论坛举办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使节电视对话会上,将会有韩国驻华公使朴银夏专家披露,接待中国第一批海外移民的就是从秦国而来的徐福东渡船队后裔;第三,韩国全罗南道省长与中国商家和全球总裁联合会签订“徐福东渡影视城”百亿元投资建设大单。届时,将会有3000位投资移民指标可以让华商移民到2000多年前徐福曾经东渡生活过的地方;第四,草原丝路文化电视对话会上,将有成吉思汗第三十七代玄孙讲述20万铁骑三次西征打通欧亚丝绸之路历史;第五,在晋商文化电视对话会上,现在已经是蒙古国公民、并且成为常常穿棱来往于中蒙之间的友好使者、曾经四代贩卖中国货到蒙古的晋商赵勒成一家;第六,在波斯文化对话会上,将会有10个讲波斯语国家的外交官畅谈丝绸之路,另有大批波斯商人组团来中国推销波斯猫和纯手工的波斯地毯;第七,由伊朗企业家联盟主席利马先生从历史上介绍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的区别。另外,他还将向中国参会代表回顾,662年被阿拉伯商人推翻的波斯王朝,卑路斯王子被唐高宗册封为“右威武将军”的故事。另外,他还要介绍波斯猫、波斯地毯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以及中国丝绸通过波斯商人进入欧洲的过程;第八,马本元之子马国超等10位将军将向“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会赠送20米长的丝绸之路画卷,展现多位将军投身丝路文化研究成果;第九,在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会上,将会有中国越野房车联盟举行“移动宾馆”和“移动世博馆”欧洲行仪式,将中国一些物资通过百万华商重走丝绸之路的形式贩运到中西亚和欧洲;第十,他将作为“四水治疆”发起人,发布构建中国西部水网研究成果,以及全面开发沿线丝路驿站,及中国四大沙漠废弃古城变绿洲计划。

卞洪登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详细介绍了“四水治疆”,整治被沙漠掩埋的楼兰古城、米兰古城、且末古城的准备工作情况,以及筹备在“新疆沙漠上兴建房车旅游可移动小镇”等开发计划。

“四水治疆”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其最为重要的支撑要素是水资源,而新疆最大的瓶颈恰恰是缺水。本刊记者对卞洪登“四水治疆”理论体系及其可行性进行了专访—

《新商务周刊》记者:新疆地域广袤,遍布沙滩戈壁,水资源尤其匮乏,“四水治疆”真的能让新疆大为受益吗?

卞洪登:那是当然。

全疆160万平方公里(合计24亿亩),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占地5亿亩。占有中国六分之一土地的新疆,如若与八国相连的边境水资源结缘,就有潜力为中国再添18亿亩良田。

新疆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在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千佛洞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四水治疆”一旦实现,新疆不就是人间天堂了吗!

《新商务周刊》记者:您能谈谈有

何具体措施吗?

卞洪登:可以。首先是贝加湖北水南调缓解北疆缺水问题。

第一,“北水南调”曾经使克拉玛依受益。从北方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及福海等处,引水到南部克拉玛依之后,不但确保了克拉玛依油田“压下一吨水挤出1吨油”的正常生产,而且在解决好灌溉区域用水难的同时,把该市辖区内旱地变成了优质水浇地。

第二,引贝加尔湖水进中国。在我2003年撰写的《国策百谏》书中,曾经提出过将俄罗斯白白流淌到北冰洋的贝加尔湖水调入中国。当时很多人笑话我的倡议是天方夜谭!

今天,俄罗斯媒体已向外透露:将投资6000亿元,修通北京至莫斯科7000公里高铁。首期开工路段应该就是北京至乌兰巴托,再延伸至俄罗斯恰克图、乌兰乌德直至贝加尔湖的2400公里旅游景点。如果在这条草原丝路加密城市带上,再铺设一条“北水南调”水管,将甘甜纯净的贝加尔湖水引到内蒙二连、北京和天津,那将会加大这条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率和综合营收率。

如果从贝加尔湖西南角引水仅需1000多公里,就可以通过管道进入内蒙、甘肃和新疆东北等处。它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几亿亩水浇地,提高北疆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新商务周刊》记者:听您这样说,实现目标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那第二条水治疆是怎么回事?

卞洪登:第二条便是南水北调了。西藏“南水北调”可以使新疆受益。

第一,南水北调新视野。中国利用长江向北调水,已经完成了东、中两条线的部分标段路,它们的目的地全都是北京和天津。为了让北方广大地区旱地变粮田,中国应该再设计几条往北延伸的调水路线。只有把中国东西南北水系科学连网了,才能够发挥旱涝保收,扩大种植面积的粮食安全需要。

第二,雅鲁藏布江水调新疆。青藏高原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和庞大的水资源库。其中,位于西藏西北部班公湖的庞大水系,离新疆只有100多公里;位于青海省境内的沱沱河和通天河距离新疆罗布泊不足千里;还有西藏雅鲁藏布江源头,距离新疆西南部沙漠戈壁滩只有1千公里左右。如果利用拉萨河向北引水,然后再利用纳木错、色林错等中间湖泊作为蓄水池,那么用高压水泵和管道翻过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后,就会顺势流淌到拥有160万平方公里、24亿亩的新疆大地。

《新商务周刊》记者:您的这些建议,很具前瞻性。那,第三条水治疆情况又是怎样呢?

卞洪登:诚然,政令畅通则世人之福焉。再有就是东水西调了,也就是引黄济疆。

第一,东水西调可让楼兰古城复活。从青海省龙羊峡东水西调黄河水到青海湖,既可以遏制该湖的水位下降盐碱化严重,又可以利用盐水重沉底,淡水轻可以飘在上面的物理现象,非常便利的借用青海湖庞大的储水能力,持续不断的向新疆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可以学习美国旧金山翻水站办法,科学利用潜水泵的压力,然后再输送到新疆东南部的楼兰地区,这样既可以恢复楼兰古城水草丰美的塞上江南景象,又可以改变达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生态环境。

第二,青海湖可容纳海量淡水调新疆。青海省的龙羊峡,是黄河上游第一镇,距之以西100多公里的洱海和青海湖水量丰富。如果利用两者之间一条由东向西流的倒淌河,向西积蓄到洱海和青海湖。这一方案既可以减轻下游以东的黄河泛滥决堤风险,又可以让日益缩小水面积的青海湖更加充盈淡化。通过32米落差的库容,把水面扩大到6000平方公里,蓄水扩大到3000亿立方米。以其海拔3194米的水塔高度,向周围浇灌出更多的新粮田。

第三,就是东水进疆,曾引起争议。近年来,有关引渤海“东水西调”进入新疆一事,招来各方非议。其中就有全国知名的10余位院士专家驳斥,称引渤海水入新疆是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

引渤海水入新疆倡议像早期三峡工程那样,遭到各类专家反对。但我认为大胆设想“引进渤海水进疆”的探索精神是好的,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最起码应该本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原则。

《新商务周刊》记者:您不愧为集大成的学者,太精辟了。请您继续谈谈四水治疆之西水东调吧。

卞洪登:好的。西水东调可让新疆塔城、喀什两地辉煌。

新疆可以利用与八国接壤的独特优势,与邻国吉尔吉斯比什凯西湖和哈萨克斯坦伊利湖、巴尔喀什湖签订有偿用水服务协议,调水到喀什和塔城地区,定能增加几亿亩水浇地良田。只要新疆政府下决心,就能够通过上述中亚湖泊“西水东调”工程,为新疆地区增加数亿亩新粮田。

当前,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有利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展开全面合作的大好机遇期。另外,在扩大基础设施调水工程合作上,还可以利用亚洲基础银行和丝绸之路400亿美元的专项开发基金。总而言之,我们提出的西水东调计划对新疆百利而无一害,对增进“上海五国”互利合作是十分有益的!

《新商务周刊》记者:在您的论述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四水治疆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有何现实意义?

“四水治疆”水网投资建设工程,早日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最终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卞洪登:那可不容小觑啊,保守估计可为中国再添18亿亩良田。

从四路淡水调入新疆的路径分析,各有优势。例如,一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进疆距离比引进北京更近;二是引西藏雅鲁藏布江水进疆比东部“南水北调”进京津更容易;三是引进吉尔吉斯比什凯克湖和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水进疆有利于增进“上海五国”之间互利合作;四是引黄河水经青海湖进疆既能减轻下游黄河决堤压力,又能改善青海湖水质,更能让新疆受益,早日恢复楼兰古城容颜。

以上四路水资源引入新疆,皆有可行之处并且利大于弊。如果加上1845年林则徐在新疆做的地下引水工程“增穿井渠”和1880年左宗棠做的“淘浚坎儿井”,至今1300条大约5000公里的地下运河以及待开发的31.8万平方公里的丰富地下水,都是未来解决新疆问题的水资源保证。若再加上“荷叶涨力技术”,解决沙子竖向土壤渗漏水问题,那么未来就能通过“六水治疆”全攻略,彻底解决新疆大地上的缺水问题。

占有全中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新疆自治区,如果通过开发地下水、接住天上水,以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往新疆境内输送淡水资源,那么就可以为中国再开垦出新的18亿亩可耕地。

另外,投资3千亿元可换300万亿元长效收益。当今中国是资本金积累最丰富的国家,也是资本输出增值的新时代。如果早日将3000亿人民币投放到周边国家和周边地区,把“四水治疆”的水利工程网络搞上去,那么新疆就会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新中国创建出新的18亿亩良田。到那时,全中国城镇化再无18亿亩红线之忧,有了“占一补一”的保证,就能够促进加速发展的决心。

我们渴盼西部大开发的“四水治疆”水网投资建设工程,能够早日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最终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论坛丝路新疆
丝路•山海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孙子兵法·创新·发展”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 2019中国航海日“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丝路新政
丝路遐思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