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东非侨团转型 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专访肯尼亚著名侨领韩军

2015-01-05 04:26董晓孝
新商务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侨社侨团侨领

本刊记者 董晓孝

“新常态”东非侨团转型 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专访肯尼亚著名侨领韩军

本刊记者 董晓孝

新常态下,向海外转移的不仅是技术,海外侨团工作重点也相应发生了“转移”:由原先主要为华人华侨服务转向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服务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正在新建一条由蒙巴萨直通内罗毕的蒙内铁路,这条现代化新铁路由中国企业承包承建,采用中国设计、中国装备、中国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作为一名在肯尼亚生活了20多年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切,心里无比骄傲与自豪!”肯尼亚著名侨领、现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侨联海外委员、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暨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暨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创会会长韩军自豪地说,“如今,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以建设新型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进非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在非洲的‘新名片’。”

非洲大陆,有无比丰富的资源与潜能,对世界而言,这是“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目前,投资非洲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家的自发选择。对“中式淘金者”来说,当下面临机遇与挑战的非洲,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是一座矿产藏得很浅,且亟待挖掘的富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非洲去“掘金”,同时也为非洲“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带去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非国家在地域文化、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与摩擦,而对当地民族、政策、价值等非常熟知,并已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的侨团侨社,能够帮助中国“走出去”企业处理和化解各类问题与矛盾,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华人社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联结“中非梦”的纽带

随着非洲对世界的开放,中非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当前,中非关系与合作已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经贸合作呈全面铺开、快速上升时期,特别是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中肯两国,在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已成为中非新型战略合作关系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常态下,中国积极推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向海外转移,加大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反观非洲,似乎是改革初期的中国,贫穷又落后,拥有丰富资源,却未充分利用,急需引进国外大量资金与先进管理和技术,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这样的“中国梦”与“非洲梦”携手相连,将为双方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与时代需求下,海外侨领及侨团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1992年离开安徽淮南老家旅居非洲、身为肯尼亚侨团和商会创始人,韩军一直致力于侨社团结发展、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积极发挥侨领表率作用,为凝聚肯尼亚以及东非国家华社力量、服务保障华人权益、增进侨社之间联系,也为中非国家及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了有效的纽带作用。

韩军创建的肯尼亚侨团,是该国唯一的华人社团,也是东非国家成立较早的侨社和商会组织,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该侨团始终秉承“团结合作与协调服务”的创社宗旨,积极组织开展涉侨活动,广泛吸引在非优秀华人华侨,不断增强侨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侨团与中资机构(企业)、华商企业等保持密切联系,并赢得侨团与企业在资金、人力、信息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

伴随着中非贸易的快速增长,中肯合作也随之“全面开花”。为进一步深化中肯经贸合作,韩军在2000年发起创办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在中肯企业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联系紧密、资源共享,成为双方实现“中非梦”的纽带。2005年,在中国涉侨部门和驻肯使馆指导下,韩军又成立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暨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当选首届会长。

2011年5月,韩军积极组建由埃及、肯尼亚、卢旺达、马拉维、南苏丹、苏丹、塞舌尔、坦桑尼亚、乌干达等东非9国华人社团、知名中资企业和华商企业共同参与组成的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暨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兆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肯尼亚特命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人类居住署代表刘光源等领导出席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该侨社的成立,有利于继续加快中非经贸合作,更好地发挥中非桥梁和纽带作用。

早已传遍东非国家的《非洲之声》,开始向整个非洲扩大影响力,正在成为海外华人与祖籍国和住在国政府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

助力中国“走出去”企业

近年来,中非合作成果明显,在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合作多、范围广、增长快。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各行各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投资非洲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新常态下,向海外转移的不仅是技术,海外侨团工作重点也相应发生了‘转移’:由原先主要为华人华侨服务转向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服务。”长期从事侨团工作的韩军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也给非洲国家带去新的生机。老侨领韩军告诉记者,过去一提到华侨,讲的最多的是“三把刀”,即做裁缝的剪刀、理发的剃头刀和厨师用的菜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非洲的华侨,凭借“三把刀”打天下,靠手艺艰难生存,创业十分艰辛。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来非洲的是新华侨,擅长捕捉商机,“抢滩”迅速,主要活跃在批发、零售、餐馆等行业。肯尼亚华人的酒店餐饮行业,在东非国家中属于前列,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肯尼亚境内,中式酒店餐馆有六七十家之多,其中著名的有东土酒店、阳光国际宾馆、江苏饭店、上海饭店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军非洲,建设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尽管承包修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是中国企业的主流,但民营企业投资非洲,在非洲建厂,直接进行“买卖”也日益盛行。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轻工业和种植业等产业领域。失去劳动密集优势的中国制造企业,随着国内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很快锁定了廉价的非洲劳动力,将工厂纷纷转移至非洲国家。

“海外侨团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是新常态下出现的新趋势。如何为‘走出去’企业服务?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韩军微微皱了下眉头,停顿了片刻说,“中非国家由于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等等,存在着不同的习俗、价值和观念,中国企业盲目进驻非洲,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如果企业能找到当地侨社,寻求一些帮助,了解相关情况,那么对企业来说,不无裨益。所以,东非侨社要为‘走出去’企业服务,搭建一个交流、联络、共享的平台,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妥善解决矛盾与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东非侨团的使命。”

“把中国好声音带到非洲去”

在积极组建华人社团、促进中非经贸文化交流的同时,韩军还努力扮演“话筒”角色,一直致力于华文媒体宣传工作,把中国好声音传递到广袤的非洲大地。从2001年11月参与创办肯尼亚《经贸快讯》,到2005年创建东非首份华文报并出任总编辑,再到2007年12月《非洲之声每日电讯》的诞生,以及2010年12月《非洲之声》网站的同步发布,韩军用他的实际行动在诠释作为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

“每逢中国有大事、喜事,《非洲之声》都会及时关注,并用大量篇幅讲述千里之外发生在祖国的故事,把中国好声音带到非洲去,带到肯尼亚和东非国家华人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华人华侨都能够及时了解发生在中国的新闻大事。”韩军表示,“《非洲之声》特别针对海外华人的精神需求和信息需求,将来自于肯尼亚华侨华人动态,非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动向,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奇闻轶事,通过邮件、微信和网站传播到肯尼亚,乃至东非国家每一个华人的内心。”

自《非洲之声每日电讯》诞生以来,韩军每天早上都要坐在电脑前浏览中国媒体对非洲的报道、对世界的报道,以及当地法律、民风民俗和主导文化的新闻报道,及时传送到部分在非驻外使馆、中资机构、企业和华人社团邮箱。既满足海外华人的怀旧思乡情绪,又为海外华人提供祖籍国和住在国各种信息。《非洲之声》在华人群体之间不断被转发,成为他们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美妙音符。

3年后,《非洲之声》从电邮版升级为非洲之声中文网站。除了每日收到电子邮件,网站上汇总了更多新闻信息,丰富了内容,增添了功能,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为在非华人华侨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多维、立体的网络视窗。早已传遍东非国家的《非洲之声》,开始向整个非洲扩大影响力,正在成为海外华人与祖籍国和住在国政府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如今,中非合作不断加深,非洲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华文媒体被时代赋予了新角色。韩军认为,作为东非影响较大的华文媒体,《非洲之声》致力于打造华人社会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肩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非洲文化“引进来”的任务,助力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把中国好声音带到非洲大地。

猜你喜欢
侨社侨团侨领
海外侨社成功举办“赤子丹心100分钟”中外艺术展
从家书看侨领单声的家国情怀
绽放在东赢的侨界之花——记在日侨团优秀侨领、日本北九州华人华侨协会事务局局长孙娟
吴卫东:“三组数字”尽显海外侨领硬核担当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南加州侨团旗手鹿强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