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01-05 05:37章秀清颜炳灿30005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荡弄卫生服务站30000杭州市拱墅区长征桥卫生站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7期
关键词:呼吸肌稳定期步行

章秀清颜炳灿30005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荡弄卫生服务站30000杭州市拱墅区长征桥卫生站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章秀清1颜炳灿2
310005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荡弄卫生服务站1
310000杭州市拱墅区长征桥卫生站2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87例,给予1年的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我国COPD总患病率高达9.4%,每年因COPD致死的人数高达10万,因COPD致残人数达500万~1 000万[1]。COPD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肺功能可随着病程进展而不断下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而社区康复干预对于COP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87例,男55例,女32例,年龄55~82岁,平均(69.9±10.2)岁,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中稳定期COPD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有急性加重发作并应用抗生素治疗者;②合并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肺部疾病,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③不能完成随访者。

研究方法:本组患者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行呼吸肌锻炼,包括呼吸操及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①呼吸操:肘膝关节屈曲时交替伸呼,展臂抱膝时交替吸呼,上身旋转伴一吸一伸,运动量在身体可以耐受的前提下由小至大、由慢至快逐渐增加;②缩唇呼吸:经鼻缓慢吸气并尽力应用膈肌的力量,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适度的标准为呼出气流可将距离口唇20cm处的蜡烛火焰吹至倾斜,每天进行2~3次,每次20~30 min;③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两手分别放于腹部及胸前,上身肌群放松后进行深呼吸,吸气时尽量挺腹并且以手对腹部加压,呼气时腹部内陷并将气呼出,缓呼深吸,每天进行2~3次呼吸,每次10~15min,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时间为1年。

观察指标:①呼吸困难评分:呼吸困难明显不能离开房间或者穿脱衣服时气短明显定为4分;在平地上步行100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定为3分;因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速度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定为2分;当快走或上缓坡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定为1分;一般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定为0分。②6min步行距离。③应用圣乔治问卷(SGR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3],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1年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CO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本病为有害气体或颗粒引起的肺部异常炎性反应,使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出现慢性炎性改变[4]。COPD患者因气流受限、通气受阻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呼吸肌疲劳加重而引起肺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药物治疗COPD在延缓肺功能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有限,因此延缓患者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是治疗的关键。康复治疗是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康复训练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已被临床证实[5]。目前认为,呼吸肌力量、耐力和其他骨骼肌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6]。国内吴学敏等的研究就证明了呼吸肌康复训练即使对于严重的老年COPD患者也同样适用[7],通过呼吸训练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另有研究证明,呼吸肌功能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尤其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对呼吸形式进行优化进而提高呼吸效率,以提高肺通气功能、降低呼吸耗功。此外,呼吸训练尚能够防止呼气时小气道的陷闭和狭窄,对肺内气体的充分排出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膈肌肌力的增强可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8]。

表1 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s)

时间 呼吸困难评分(分) 6min步行距离(m) SGRQ评分(分)干预前 2.15±0.86 424.6±38.1 30.2±6.7干预后 1.28±0.62 496.4±56.7 26.5±4.3 t 7.654 9.749 4.335 P <0.05 <0.05 <0.05

本研究对辖区内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主要通过呼吸操、缩唇及腹式呼吸进行呼吸肌的锻炼,并且长期、循序渐进地进行,发现呼吸训练干预1年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运动耐力增强,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玉民,冉巫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 (5):60-8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30(1):8-17.

[3] 刘珞,杜毅鹏,贺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GRQ评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11,9(22):1533-1537.

[4] 高风英,王星海,伏春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慢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J].实用 心 脑 肺 血 管 病 杂 志,2012,20(10):1595-1597.

[5] 李玉明,刘若琳,高磊.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 (7):737-740.

[6] Croitoru A,Bogdan MA.Re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Pneumologia,2013,62(3):166-171.

[7] 吴学敏,侯来永,白伟,等.呼吸训练对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21(4):307-310.

[8] Tout R,Tayara L,HalimiM.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muscle training on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oraco-pulmonary respiratory mechanismin COPD patients[J].Ann PhysRehabilMed,2013,56(3):193-211.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respiratory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 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ilization

ZhangXiuqing1,Yan Bingcan2
Shuangdangnong Health Service Station,Xiaohehushu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ofGongshu District ofHangzhou City 3100051
Changzhengqiao Health Service Station ofGongshu DistrictofHangzhou City2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spiratory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stabilization.Methods:87 cases of patientswith COPD in stabilization were given respiratory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for one year.The dyspnea scores,walking distance in 6minut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dyspnea scores and SGRQ scores of the pati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walking distance in 6 minut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espiratory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could improve the dyspnea sympto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ilization and enhance theathletic stamin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ility;Respiratorymuscle;Rehabilitation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7.30

猜你喜欢
呼吸肌稳定期步行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