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2015-01-05 05:32赵红娟455000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7期
关键词:吸入性进展脑梗死

赵红娟455000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赵红娟
455000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总结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给予进食训练及吞咽肌的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8.89%,满意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6.67%,满意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伴有吞咽困难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进展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早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临床过程,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6%~43%,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 h~1周,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1],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吞咽功能障碍是进展性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2]。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45例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9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并经头部MRI或CT检查证实。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64±3.78)岁,病程8~14 d。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后遗症的再次发病者;②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者;③发病6~72 h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且发病6 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呈阶梯式加重者;④洼田饮水实验吞咽困难达到2级以上的;⑤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者;⑥本人或者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5]:①头颅CT提示颅内出血患者;②短暂性脑缺血患者;③严重的肺部感染、肾衰竭、心力衰竭、智力障碍的患者;④精神障碍患者;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⑥有帕金森等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⑦无法进行吞咽障碍评定的患者。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在入院后即给予系统的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一般在饭前给患者安排基础训练,包括声门上吞咽、口腔操、发音运动、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每次约20min,3次/d。训练前先清洁口腔,再使用蜂蜜按摩舌头和口腔黏膜。给患者安排摄食训练,进食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取坐位或仰卧位。使用薄而小的食勺喂食患者,尽量将食物喂至舌根处。喂食量从小到大,每次吞咽后嘱咐患者反复做空吞咽,然后继续送入食物。根据患者的病情,一般选择密度均匀、易变形、有适当的黏性的食物,要保持营养均衡,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每次进食量和进食速度不宜过多过快。给予患者排痰法的指导、肌力训练、上肢进食功能的训练。进食结束后,为防止食物反流,抬高床头呈45°,并保持0.5 h。由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出现抑郁、焦虑、易怒等情绪,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让患者了解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地配合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评定标准[6]:根据洼田饮水法评定预后吞咽功能的情况。①Ⅰ级:能够5 s内一次性顺利饮完30mL常温水,不存在呛咳、停顿等情况;②Ⅱ级:分2次饮完30mL常温水,不存在呛咳、停顿等情况;③Ⅲ级:2次可以饮完30mL常温水,但存在呛咳、停顿等情况;④Ⅳ级:5 s内需要分2次以上可以饮完30mL常温水,并且存在呛咳;⑤Ⅴ级:10 s内不能将水完全咽下,屡次出现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根据吞咽功能评价结果判定疗效:①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仍为Ⅴ级,须鼻饲管进食;②有效:喝水偶尔出现呛咳,饮水试验提高1级,较入院时情况好转;③显效: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提高2级。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1.11%)明显低于观察组(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中常见而严重的临床亚型,发病后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呈渐进性恶化,是卒中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白细胞增多、颈动脉斑块形成、脑大动脉狭窄等密切相关[7]。

吞咽功能障碍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所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数量的1/4,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言语不清、饮食误吸、进食困难[8],其病理机制主要由延髓麻痹引起。此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摄入,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会因进食不当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需要及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一方面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失用性萎缩,另一方面修复中枢神经系统。这样使患者在进食时能够密切配合,避免误吸,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本研究早期给予患者系统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有目的地进行进食训练、肌群训练和心理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患者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了功能代偿的目的。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1] 刘艳霞.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5):41.

[2] 万晚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118-119.

[3] 彭艳.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 (18):2337-2338.

[4] 陈巧玲,卢爱金,杨伟英.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30(10):35-36.

[5] 江善芬.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低频脉冲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199-200.

[6] 李彩虹,成红学.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1):223.

[7] 曹亮.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128.

[8] 高兆梅.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4,(24):122.

C linical observation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w ith stroke in progression w ith dysphagia

Zhao Hongjuan
DepartmentofNeur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ofAnyang City 455000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progression with dysphagia.Methods: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prog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on this bas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eeding training and swallowing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swallowing dysfunc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11%;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was 8.89%;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8.89%.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11%;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was 26.67%;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66.67%.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progression with dysphagia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Stroke in progression;Dysphagia;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effect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7.88

猜你喜欢
吸入性进展脑梗死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